本帖最后由 过日子游戏 于 2015-1-10 12:30 编辑 孩子和成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孩子比较缺乏“内在加工”的过程,他们似乎是“透明”的,你可以很轻易地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边界。所谓“边界”是指我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感受,而这些内在的部分不必和其他人分享。这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另一方面,我们也从此开始拥有了经验,可以独立地判断其他人言语的意义,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眼力见儿”或者“察言观色”的能力。但有意思的是,我们似乎都是对如何获取对方的想法感兴趣,而对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对一对爱侣来说,在感情好的时候,双方都认为对方和自己是完全一致的,并且希望两个人可以一直默契下去。但事实上,这种仅见于热恋期的不说自明的能力并无助于了解对方,因为在爱情状态中的男女和在婚姻状态中的男女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不存在欺骗的问题,就好像你在工作场合和在家庭中看到的老板也是不一样的。婚姻带来了彼此身份的转换,更有许多需要双方共同合作解决的事情,完全不同于热恋时期的享受状态。这必然要求双方对以前的相处方式有所调整。 语言的局限在于,很多时候,说话是有多个层面的。比如下面的对话: “亲爱的,你帮我打扫房间了吗?” “没有,我忘了,明天我会做的。” “你已经说了多少个明天了?你根本不上心,你心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家?” “你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一件小事你至于吗?一回家你就跟我叽叽歪歪,烦死了。”“我说的不是这件事,而是说你根本不在乎我。” “你这个人也未免太夸张了吧?你说我一天这么累,你一回家就跟我为了一件小事吵半天,家还有什么意思?” “好啊,你终于说出来了,你已经厌倦我了,你不爱我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好了好了,对不起了……” 一场争吵的必不可少的第一要素是:我们认为对方的蓝图和我们一致 在我们恋爱的“融合期”,我们是没有“假想敌”的,因为那个时刻,我们没有蓝图,有的只有你侬我侬的爱,享受在爱里面,这就是我们所有的想象。 但当我们的感情稳定以后,进入到“过日子”的第二阶段的时候,我们还会生活在前一种假象中,那就是我们还以为对方完全了解我的需要,以及我们对婚姻中的角色期待是一样的。 比如在这个例子中,也许在妻子看来,一个合格的丈夫=在乎自己的感受+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珍惜干净整洁的环境;而在丈夫看来,一个合格的妻子=提供温暖的安慰+随意包容的家庭氛围―充满欢乐的家庭气氛。 但事实上,很明显,在家务这个环节上,他们有不同的预期,虽然这是非常小的事情,但却和爱相关联。所以,婚姻之中无小事,或者可以说,小事都是大事的导火索。 因为这些蓝图有些在意识层面,有些根本就在潜意识层面,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认为天经地义,甚至觉得全天下人都会认同的“公理”,但恰恰是这种所谓的“公理”,让我们有时面对伴侣像面对外星人。 一场争吵的必不可少的第二个要素是:我们的蓝图都和我们内心的爱有关 当两个人的蓝图不一致时,遭遇到创伤的不只是个人习惯不能被尊重,而是我们的爱有了缺损。蓝图就是通往我们内心的路线图,是关于如何获取爱的说明书。所以,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彼此内心对婚姻的图景,也不去探索一幅属于我们共同的蓝图,那么,这份爱在打地基的时候,就已经出了致命的错误。 一场争吵的必不可少的第三个要素是:我们以为我们已经讨论过,或者我们不需要讨论,或者我们认为自己没有所谓的蓝图 当我们彼此还是男女朋友的时候,我们对对方的期待是一致的。比如女朋友对男朋友的要求不会那么严格,因为他们的距离还没有那么近,或者男朋友可以满足女朋友很多超出他承受范围的要求,因为他还在追求的状态。 但是他们没有谈过,在婚姻中他们彼此能够承担什么,彼此的福利是什么,权利义务是什么,未来会期待什么样的生活,工作和家庭生活分配的比例又是什么。 比如,结婚以后有没有五年计划?有的丈夫在结婚的头几年遇到事业的成长期,需要将时间更多放在工作上,妻子能接受吗?如果接受,家庭生活如何平衡?又或者,有的丈夫想要做创业型的人,那么意味着家庭的经济有可能面对动荡的风险;有的丈夫打算平平稳稳做事情,侧重家庭生活,而妻子可能却希望能过上更优越的生活;有的妻子想要转型,需要丈夫更多侧重家庭生活,而丈夫也在面对事业的爬坡阶段…… 除此之外,还有例如财务如何管理,家务事如何分配,闲暇时间如何度过,如何与双方父母相处等等细微而烦琐的事,都需要双方达成共识。 我们不妨先给婚姻算一卦 婚姻的未来 下面, 1.有信心能建立美满婚姻,原因 2.没有想到未来,原因 3.担心配偶会否不忠,原因 4.担心经济,原因 5.担心与姻亲相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