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如意,之前我们聊了自己是怎样从失恋的阴霾中快速走出的经验和过程。 有很多学员来跟我探讨他们的感受,其中有几个学员问到:“虽然说想从失恋的痛苦中出来,就要接受已经分手的事实,但是我怎么能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放下了呢?是不是真的不爱我了呢?如果对方还爱我,我应不应该放下呢?” 还有学员说:“每次失恋之后,对方还是会有一些小动作,比如会在朋友圈点赞、会发一些有暗示性语言的朋友圈,或者在共同的群里说些有的没的的话。” 让学员很难判断这是不是对方对自己还有意思,直接放手担心错过,可主动去找,对方又不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些问题里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心戏。 第一,对方是否放手和我们自己要怎么样看待这段关系并没有完全直接的关系,想判断对方是否放手然后决定自己是否放下,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对方。 第二,对方到底是不是已经放手,从他不再主动找你,而你找他他也不回复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但还纠结着一些有的没的的小动作,发挥自己的内心戏,认为对方是在暗示自己,发的圈说的话都是专门说给自己看的。 这其实并不能说明对方不想放手,更能说明的是我们自己不想放手。以上的行为在心理学叫做投射。 投射这个词来自弗洛伊德,发展于关系学派的克莱因大神。投射指的是我们内心、意识无法接受的感受和想法压抑在潜意识中,然后这些想法会以我们无法意识到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被投射到外,从外界表现出来。 比如说,一个人不能够爱自己、内心很否定自己,但是这在她的意识层面可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在意识层面她可能会告诉自己,人要爱自己,要接受自己。 于是这种否认成为潜意识,但它不会完全消失,就会投射在外,会不断将别人的行为解释为:“他拒绝我是因为不喜欢我”、“对方不热情是因为我被他讨厌”等这便是投射。 一个人分手了,她并不能接受自己被人抛弃后还不想放手的低价值感,不愿意承认自己还很不甘心,于是这种念头会被压抑在潜意识,然后投射出去解读对方的行为,把对方的某一句话,某一个朋友圈解读成不想分手的求关注行为,其实不放手是自己内心的想法。 习惯投射其实也是帮助我们理解外在世界,我们拿自己已有的熟悉的认识,投射给外部,这种理解也是一种对未知恐惧的克服,因为理解一件事,说明这件事我是可以控制的。控制,本身就是在克服恐惧,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控制着我们认为可能控制不了的事情。 觉得自己理解了一件事,内心的感受就是可以控制这件事了,感觉离这件事的真相更近了,也就体验到了暂时的安全感。 所以,我们在关系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以为我们了解了对方,摸清了对方的路子,但很可能并不是设身处地的真实的去理解他,而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用我们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投射了对方。 甚至你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对对方产生了巨大的误解。比如当你分手后不想放手,又拉不下面子去主动找对方,于是会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照片,说一些有关孤独的话,在共同的朋友群里发自己最近的状态,期待着对方的反应和看见,这是你的行为模式。 所以当你看到对方有类似行为时,就会下意识的解读成这是做给你看的,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的。但到底是不是,还有待考证。所以,投射说白了就是你以为的很有可能都是你以为的。 那我们的投射完全是假象,还是会有一定的准确率呢?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呢? 确实是有一定的准确率的,因为我们的投射一定都跟过往经验和体验过的经历有关,或者是自己熟悉的行为,肯定会有准确的时候,所以我们也会经常体验到自己的判断和感受有时候很灵很准。 但不可避免的,一定会有不准确的时候,而不准确的时候就完全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内心戏,和对方毫无关系。 那我们到底怎么判断真相呢?其实就是放下自己的投射和解读,真实的分析事件的真相。 比如最开始的例子,对方虽然发了很多朋友圈,发了很多看似暗示性的话,很符合我们认为的吸引关注的行为,但是学员主动去找对方,对方并没有理学员,这就可以很明显的说明问题了,一个真心还想求和好的人,是不会给了台阶不顺着下的。 而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只有先接受分手的事实,将注意力撤回到自己身上,关注自己的成长和提升,才有可能重新收获幸福,而不是将精力消耗在解读对方一举一动的内心戏上。 还有比如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喜欢自己的女生,我建议也要从对方有没有主动找你聊天,有没有为你做什么,有没有真诚的表达过喜欢来判断,而不要完全根据对方细节上的小动作来解读成对方可能对我们有意思,只是不敢表达,继而等不及对方的反应现先暴露了需求感。 要知道,男生是非常直接的,他们如果喜欢一个人一定会表现的很明显,而不是像女生一般的小心翼翼试探。 所以用女生的行为模式去解读男性的心理,这其实也是投射,我想这也是学习心理学和亲密关系知识的必要性,就是真正的了解他人了解关系,放下误解,从而更好更舒服的相处关系。 总的来说,因为内心戏过多,所以会产生有一种错觉“付出越多,对方就会更加离不开你!”因此恋爱中,很多女孩子都有通用的口头禅:“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如此对我。”“为什么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却如此对我。” 但我们都忽视了,你的付出是否是对方真正所需要的,又或许你一开始的付出对方可能会很感动,但时间久了对方就会把你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并对你有各种不满。 这种行为叫“边际递减效应”,是指你的付出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让对方越来越廉价。所以就算你做到极致,对方最终还是会给你一个低估值。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