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嫁这件事似乎是很多女人一生中最艰难的一道坎。迈这道坎之难犹如狗熊掰棒子,似乎一大片玉米地,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玉米,可是到底哪一个是最适合我的?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玉米棒子?不知道;我又为什么一定要抱个玉米棒子?还是不知道。 对某些人来说,父母这个“职务”主要有两件难事,第一件事是督促孩子学习,第二件事是督促孩子结婚。两件事不成功,那就是超级失败。我们的某些文化传统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这两件事,否则人生就没有价值,都白辛苦了。 一个女孩,到了快30的时候,如果她还单身,她就要面临一个问题,一个茫然的狗熊,站在一片玉米地里,还有一群监工在旁边看着,要她拣一个最符合观众们审美标准的玉米回来。我在北京的景山公园经常会看到,每到周末就会有老头老太太举着小纸板,上面写着“征婚”——不是为他们,而是为他们的子女。 看着他们白发苍苍一副投入的样子,真的觉得很难过,因为没有人为自己活着,那些进入相亲期的男女们,有多少是因为恐惧来到这个“配种站”的?这句话说得有些极端了,但很多时候,如果连爱都是因为恐惧而萌发的,这还是爱吗? 我高度怀疑。因为爱不是用来保证我们安全的,爱不是解决恐慌的阿司匹林,它没有那么大的功效,我们太过理想化我们的爱了,以及理想化我们的婚姻,把它当成正常人的徽章,当成搪塞父母拳拳之心的糖果。结婚了,最快乐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父母,这就是一件非常扯淡的事情。 2006年,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离婚率已经达到了42%,不知道今天,它的离婚率是上升还是下降了,其他大城市的离婚率大概也相差无几吧。我们离婚率这么高,高到几乎可以用抛硬币来预测我们未来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太草率地步入婚姻,换句话说,我们太不尊重爱情了。 我们不尊重它是因为它本来是一杯《红楼梦》里妙玉的“清茗”,而我们却像刘姥姥那样“驴饮”了。我们用焚琴煮鹤的方式对待婚姻,那么婚姻也不会对如此唐突感情的人有什么客气的举动。 我们如何不尊重?因为我们都将爱当成工具,当成塞住父母嘴巴的袜子,当成偿还父母情感债务的货币,把爱当成了应付未来心理生存危机的麻醉剂,把对方当成了拯救自己世界末日的超人蝙蝠侠。看上去我们似乎对爱很饥渴,可是我们根本不关心这份爱是否成色十足,我们的恐惧驱使我们不加选择,换句话说,爱情这样复杂和需要高级情商才能玩得下去的游戏,我们却试图用婴儿生存需要的方式应对它。它是关于一个幸福的人如何更好生活的事,而不是关于一个悲惨的人,如何活下去的事。 如果你是一个悲惨的人,那么请不要走入感情,因为你就像一个溺水者,感情只是你拉入自己痛苦海洋的另一个箱子而已,它只能加速你的下沉。如果你有足够理智,你会知道这很愚蠢,但问题在于一个溺水的人,在鼻子灌满水的情况下,是无法运用他有限的理智的。 婚姻属于可以幸福地过单身生活的人。如果你有一个不幸的单身生活,你多半会有一个不幸的婚姻生活。婚姻只是一个容器,最终它还是要装下你的各种定义——你的定义是“雾都孤儿”式的,还是“远大前程”式的。 荷塘和男朋友在一起三年了,但他们双方都非常“规矩”,双方都没有越“雷池”一步。本来他们约好今年要结婚的,结果男友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办事,要不干脆分手。他们当初是别人介绍的,交往很谨慎,现在也老大不小了,分手后荷塘唯一的收获就是成了剩女。现在男友告诉她,其实当年和她在一起,也是很勉强的,都是家里逼的,那时候他与前女友分手已一年,家里怕他找不到媳妇,就死活逼着他跟她交往。其时,男友对荷塘并不满意,觉得她挺胖的,但是接触下来又觉得她人不错,很善良,就一直处着。 同样,荷塘一开始对男友没有很深的感情,但是三年了,荷塘却慢慢对男友有很深的感情了。现在男友说要分手,她很难过,如今荷塘都28岁了,她真的觉得自己没有勇气一个人走下去……当然男友也狠不下心来,之前他们分开好几次,又不知不觉地拖着了,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不能这么耗着了,现在两家大人都盼着他们办事,可男友又变招…… 其实两个人都曾咬牙切齿地想要分手来着,可是目前的关系却成了鸡肋。明显他们都不太满意对方,从两个人三年都不越雷池看来——也许他们俩并不是那么喜欢做君子和淑女,而是因为,他们也许根本还没打算进入爱情,却还要想由此发展一段幸福的关系,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经常发生的画面:从前有两个人,因为种种非本人意愿的原因,他们虚鸾假凤地在一起,没想到时间久了,似乎又有了一点儿弄假成真的意思。他是为了做给家人看,且觉得她性格善良,也就先“随便”处着;而她也似乎开始没有投入感情,后来却发现自己感情投入其实蛮多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都没有真正解决的手段。狠不下心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内心都害怕一句话:你怎么知道以后会有好玉米等着你,万一下一个更差呢? 就像一个猎人,他知道必须要打到一头鹿才能给全家老小吃,但一只松鼠成了他的猎物,他就坐在树桩上,不想再走了。恋爱也像打猎,因为树林里有太多让他恐怖的东西,比如说孤独,比如说被歧视,比如说内疚感和罪恶感——无法满足父母的痛苦;还有最重要的是:无法认同自己的价值,感觉好像被这个世界的人都抛弃了…… 我们的爱用一个成语“按图索骥”就可以形容。我们的爱情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我们按照内心的图纸找到的,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缘分,而只是有各种不停的选择,如果我们在同一个地方摔倒,是因为我们有反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的理由。 一个价值感低的人,会收集各种证据证明自己是多么的没有价值,一个价值感高的人也是个善于发现自己各种优点的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你是一个毫无希望的剩女,同样也可以证明你的确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女孩,只要你愿意去做。 我在培训中,经常会玩一个名叫“戴高帽”的游戏,就是让人们分成几个小组,让大家坐下来,每个人都要说另一个人身上值得欣赏的部分,一定要将这个欣赏的部分用事例来说明。很多人都感慨,长这么大,真的是头一次会有这么多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原来自己有这么多值得欣赏的部分…… 但是我们的文化中经常会出现“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的关键词。我们习惯于将自己的价值或者过分放大,或者过分缩小,很多剩女之所以剩下来,是因为她们将自己关起来,不让自己有任何可能,那么锁住她们的牢狱,名字就叫“你不配”。 是什么让我们的感情成了替补?是什么让我们无法承担风险?又是什么让我们委曲求全,就找一个次好的对象,勉强填补眼前的巨大空白?是什么让我们无法有勇气将一切推倒重来?因为我们害怕面对自己,面对“危险”的世界,于是我们宁愿舍弃掉机会,也要勉强自己在井中观天。这是很正常的,其实很多人都宁愿做那个把脑袋埋到沙子里的鸵鸟,也不愿意面对现实的世界。 因为我们习惯于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没有资格拥有幸福,我们没有能力拥有幸福,我们是差的,我们是不够好的,我们是没人要的……当这些悲惨的字眼充斥我们的内心时,我们就会将这个剧本变成现实。 有时候,我们不做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不分手,可以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聊胜于无;分手可以拥有新的可能。不分手,对未来没有任何预期,总处于濒临分手的崩溃状态;分手了,又好像要进入“剩女”的大军中,等待我们的是一个人走下去的孤单和空虚。未知总是可怕的,所以我们宁愿抓住眼前能抓住的。眼前的安全感和未来的安全感在内心冲突着,两种焦虑在PK,现在它们势均力敌,谁也不肯退让。于是我们僵在半空中,进退两难。 中间状态的好处可以让我们将一切归咎于外,而不用自己负责,但也许不做选择是我们在情感中不太好的选择之一,很多人就是在不做选择和仓促选择之间来回晃悠,其结果就是一连串糟糕的选择,这个情形可以参照那些股市的套牢者。 往往那些无法承担风险的人,却是风险最爱选择的人群,因为恐惧,也因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抓住机会,即使机会到了,他们也不愿意相信这是机会,更不愿意相信自己有能力抓住。他们闭上眼睛,将这个世界想象成可怕的地狱,然后按照他们的墨镜来定义这个世界。结果是什么呢?他们果然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世界。 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我们也许通过蹉跎岁月这种方式来向父母示威,因为这是折磨父母最好的方式,也是显示我们意志的最好方式,因为我们的内心会告诉我们,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场全力以赴的爱,而不是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剩骨头。 怎么办?第一种选择是持久战,这种痛苦的状态不会持续很久,痛苦会逼迫我们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毫无疑问,伤害性很大。第二种选择是相对快速的解决方式:第一要承认我们的第三状态,分与不分的临界状态;第二是给这个状态一个期限,如果在这个期限内,通过我们的努力无法“前进”,那么就要分手。有最后期限的好处是给我们一种确定感,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第三,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交心,看一看,阻碍我们继续在一起的到底是什么?但这一过程比较微妙,因为就是因为我们无法充分满足彼此需要,才让我们处于尴尬的境地。我建议鸡肋情侣们最好一起精确地梳理三年的感情,才能做出最终的判断。否则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巨大恐惧感和对情感付出的不甘心分手,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比较大的伤害。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