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敢谈钱的夫妻,百事哀? 年底贷款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男同事调侃我:“你怎么不全款买房呢?那这房就完全是你的婚前财产了。” 我说:“买房主要是买个自信,婚后贷款部分夫妻共有,挺好的啊。” 他笑:“得了吧,你不就是计划着以后离婚嘛?压根儿没打算好好过日子的女人才会婚前买房呢。” 我傻眼了,询问身边好几个男性,都给我一个相同的观点: 女人把婚前财产算得很清楚,说明她没打算和男人过日子,这种女人城府太深。 我有些急了,男朋友安慰我:这说明他们害怕,怕自己一旦在经济上掌握不了优势,就会失去家中顶梁柱的地位;也怕女人一旦财富自由,就没有办法绑住她留在婚姻里。 2020年了,很多女人依然不敢谈钱。 谈吧,说你城府深、势利眼、不想过日子;不谈吧,结婚后被坑了,男人瞒着你负债了,你找谁说理去? 图片来自作家陈岚微博 知乎上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女人应该嫁给爱情,还是嫁给金钱? 点赞最多回答是:嫁给爱情和金钱都罕见,更多女人嫁给穷男人,整天为钱吵架。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对夫妻,妻子几乎每天翻丈夫的外衣口袋、钱包,查丈夫的手机聊天记录,即使什么都没有发现,也不肯善罢甘休。 她一口咬定丈夫一定出轨了,咬牙切齿跟我说:收拾得这么干净,反而更说明有鬼! 实际上呢?丈夫真的是清白的,他不知道妻子为什么疑神疑鬼,但妻子也有苦衷: 自己是个上班族,每月几千块死工资;丈夫开公司,每天过账如流水,她不知道丈夫到底挣了多少钱,也不知道丈夫有没有背着她把钱给别人; 一想到自己离婚后就会一无所有,她心里跟猫抓一样难受。 为了让自己的权益有保障,她想抓到丈夫出轨的证据,哪怕只是一个暧昧的短信,她也能以此为理由,向丈夫索求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样的婚姻还能继续吗?很难说。 现在两口子整天为了“钱”吵个不停,日子就像散架的沙子,抖一抖就空了。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年头,不敢谈钱的夫妻一样百事哀,因为这暴露了一个事实: 没钱,我就没有安全感。 婚姻关系是否幸福美满,跟金钱有抹不开的关系。 2 婚姻,让夫妻成为利益共同体 小时候老人们常说:“别跟我谈钱,多伤感情”。 现在的年轻人爱说:“别跟我谈感情,多伤钱啊”。 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钱的重要性,承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不敢谈钱”这张遮羞布,依然裹在夫妻的塑料感情里。 小A是我大学的学姐,她不止一次跟我们强调:结婚一定要谈钱。 “我和初恋分手后随便找个人嫁了,心想以后大不了离婚,结果现在才知道,离婚比结婚还难!” 她结婚第三年,老公去北上广创业,此时孩子不到一岁,老公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消息时有时无,但小A觉得,这些都可以忍。 唯独不能忍的是,老公不拿钱回家。 小A的挣钱能力比老公强,现在房贷是她在还,孩子是她在养,跟老公伸手要钱,他就搪塞:资金紧张啊,追求梦想是要花钱的! 两个人的家,她一个人在撑,铁打的女人也扛不下去啊。 小A想离婚,但算了一笔账: 离婚后房子分割,贷款全是她在还,家里还有十几万存款,但都是她自己攒的; 老公创业之初从家里拿了二十多万,之后一直至今不出,对家庭毫无贡献,离婚后却要凭空占一半存款,白得好几十万! 连身边的朋友都替她感到可惜: “以你的能力,一个人完全可以过得很滋润,现在拖了一个不劳而获的男人,连离婚都没办法保持体面。” 很多年轻人把“婚姻”想得太感性,以为结婚就是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共享幸福,但只有身处婚姻多年的人,才会体会到“利益共同体”这个词的分量,有多沉。 当今世上,90%的女人都向往嫁给爱情。 但到最后,10%的女人却嫁给了“月入过万,有房有车,工作稳定”的物质条件。 但要我说,这10%的女人是幸运的,因为嫁给金钱是一种能力,表明她有着很高的自我认同度,对于什么样的生活符合自己的未来预期,她有着相当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余下90%的女人,既没有嫁给爱情,也没有嫁给金钱,而是嫁给了生存。 整日为生活奔波来去,得了多少钱却无法自己做主; 没有挣到更多钱的能力,也没有胆量主动为自己索取利益; 离婚吧,害怕图一时痛快人财两空,以后买不起包养不起娃; 不离吧,每天和老公为了几块钱博弈,堤防配偶从婚姻里多得一分利益、自己少得一分。 这年头,只索取不付出是骗子,只付出不索取是傻子,还有一种人活得更纠结:明明心里计较钱,却死活不承认。 谈钱的婚姻伤感情,不谈钱的婚姻过着更加揪心。 3 金钱背后,其实是人的自我认同 很多时候,不是贫穷让我们感到焦虑,而是“无法掌控钱的不确定感”让我们焦虑不已。 因为金钱是个符号,背后藏着人们生存的原始动机。 心理学中有一个“过度满足”效应,成人对幼年时缺乏的事物,渴望作出极端的补偿,来弥补内心因这份缺乏产生的空落。 比如小时候因为五块钱,被父母狠狠责骂;或者因为家里贫困,无法得到更多资源的儿童,成长过程中,会在“钱”这件事上表现出极大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直接的“索取”:试图从配偶身上捞到更多好处,认为留在自己手上的钱越多越好,一旦利益受损,就会像挖心挖肺一样难受。 另一种是间接的“自私”:一提到钱就会在心里盘算自己能得多少,总想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可面对伴侣总是耻于说出来,于是找其他理由抨击、打压伴侣。 比如,明明自己计较钱、抠门,却转而指责伴侣:你怎么那么小气、那么自私? 再比如,明明夫妻感情不错,却担心自己离婚后一无所有,拼命压榨配偶、把钱捏在自己手里。 钱本身只是一种生存货币,并不会伤人感情,让夫妻之间反目成仇或者心怀芥蒂的,是双方“谈钱”时的心态。 如果夫妻都想从婚姻里获得更多钱,这背后的潜台词是: "我的经济是匮乏的,我不认为自己有强大的挣钱能力,我需要用钱来换取安全感,否则我会觉得我活不下去。" 同样的,夫妻都避免从婚姻里获得更多钱,也有句潜台词: "我无法掌控金钱,它随时都可能从我手里溜走,谈钱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得脆弱易碎,我不可能同时得到钱和爱。" 这两种心态,都指向较低的自我认同度,也就是“自卑”,这导致我们对婚姻的看法变得非黑即白: "我和老公要么是利益共同体,要么是神雕侠侣,我不能和他又谈情、又谈钱、还保证关心不减。" 金钱的自由和幸福的婚姻两全其美,这听起来很贪婪,实际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又穷又不幸的婚姻才不正常啊。 4 谈钱,其实不一定伤感情 很少有人意识到,婚内谈钱有一个大前提:我是值得被爱的,无论谈不谈钱,配偶都会一如既往的关心我。 过度索取或者不敢谈钱,都是不良金钱观,可藏在不良金钱观背后的,是人们较低的自我认同感。 小时候父母总是教育我们:金钱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这在我们脑海里植根一个观念:花钱是一件让人羞愧的事情。 成年后,我们花钱多了肉疼,看配偶花钱心疼,提到钱就会自责,除非把钱牢牢捏在自己手里,谁都抢不走,才会觉得自己和钱的关系是健康而安全的。 如果伴侣出生优渥、天生心大、一点都不计较钱,婚姻关系或者会比较和谐。 可绝大多数人都把金钱当成生存必需品:你重视钱,配偶也一样重视;你想要从婚姻里获得更多金钱,配偶也一样想要。 所以比起揣着小心思避而不谈,敞开心扉谈钱,显然更能投其所好。 比如坦诚地告诉配偶: “亲爱的,手里没钱我会很焦虑、很不安,我相信你也有一样的感受,我们可不可以就婚内财产分配,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呢?” 或者当配偶指责你“自私”“小气”时,婉转提醒配偶: “我的确重视钱,但这不代表我不重视我们的感情,我很希望我们都能对婚姻、家庭有贡献,你说呢?” 金钱是流通货币,生活中如此,婚姻里也是如此。 它不是僵化、固有、私有的符号,也不是损耗亲密关系的毒药,而是流通在夫妻之间的货币。 它不属于“你”,也不属于“他”,而属于“婚姻”这个共同体。 所以婚姻里,夫妻双方应当随时随地、敞开心扉、毫无顾忌地谈钱,这样货币的流通作用,才能如同一汪活泉,来回滋润夫妻双方的安全感。 别等到有问题了才谈钱,也别等到对配偶的金钱观忍无可忍、满是委屈,才后悔当初没有心平气和的讨论婚前财产归属、婚内财产分配。 财务心虚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做出顺心如意的选择。 要记住:无论这钱是他的,还是你的,最终都是你们的。 成熟的婚姻,不是钱和爱的权衡,而是谈钱和谈爱的平衡,担得起金钱这碗水的夫妻,才走得了幸福这座大桥,如果你有类似的情感困惑,立即添加咨询师助理微信,获得一次免费的情感分析机会,帮你解决你的难题。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