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婚前一定要尽早见男方父母 梁爽 潜在或既定的婆媳关系是不是永无止尽的水逆? 为什么最近我前耳才听到表妹哭诉“我和男友感情已经很稳定了,没想到他家人出面强烈反对”,后耳又听到朋友发飙“之前要是知道婆婆逼我辞职回家带孩子,说什么也不嫁进他家”。 论坛帖子里,有的是抱怨极品婆婆的爱子行径;新闻报道内,不缺少婆媳不和导致的社会问题;现实生活里,多的是娘家婆家逼人太甚的一地鸡毛。 每当我看到预备儿媳紧张地接受婚前男方父母大考时,我心里疑问:谁给他们挑剔你的权利了,你干嘛不先主动挑选他们? 每当我看到已婚少妇们以“万万没想到”的语气在吐槽婆家人时,我脑里不解:你嫁人前婆家人的习性和理念应该就这样,当年是盲嫁吗? 我认识的女伴儿们,大多数是在与男友认定彼此后,甚至快谈婚论嫁时,才去见双方家长。但我觉得这样的弊端不少: 1、第一次见面就是准儿媳和准公婆的关系,仪式感过于重大又没铺垫,心态紧绷导致言行失真,很容易与角色期待形成差距; 2、在感情较深的基础上一旦崩坏,心理创伤大,恢复周期长,留给大家的缓冲空间极为有限,麻烦和痛苦成几何级数扩大。 见父母可以不是压轴,作为前传也不错 我和我配偶之前是互有好感的朋友,在我还没答应做他女朋友之前,他邀请我去他家吃饭,我第一反应是八字没一撇这是闹哪样。 他跟他父母的说辞是“我想请我正在追求的人来家吃顿便饭”,他跟我这边的说辞是“你去我家感受下我的家庭氛围更能增进了解”,我觉得在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去他家做客了。 以前我一直觉得准儿媳见未来公婆是件极为尴尬的任务,可那天因为大家都没多少心理负担,他爸妈就当我是他儿子的同学一样,我也当他爸妈像普通长辈似的,聊天自然随意,气氛轻松愉快。 我和他家人没产生排异反应,甚至一见如故融洽自在,他父母的恩爱与教养,以及他与家人相处时的原装状态,在我看来都是加分项。 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胎记式的家庭烙印,父母恩爱是对子女最高级的爱情启蒙,原生家庭成员的交流方式会对以后小家产生指引作用。而一位脾气和煦、人格独立、被丈夫宠爱的婆婆基本剧透了你将来顺畅的婆媳关系。 在这种没那么正式的会面下,更能看出彼此不拘束、无压力的生活状态,也让你更加全面地、真实地认识他和他家人。 如果你有点眼力劲儿,成家后你先生是否顾家、爱不爱做家务、会不会照顾人,结婚后你公婆是否与你们同住、产房里保大还是保小、尊不尊重你的职业发展,你都能提前得到一个开通局部预览权限的机会。 我身边的一个感情大神誓死坚持还在男友追你时,就该去见见他的父母,理由是“他父母知道儿子在追你时,如果你不错,二老会帮儿子齐心追你;他父母得知儿子已把你追到手,就算你再好,二老也会忍不住给你个下马威”。 表面上见的是他父母,其实是见证他的心 对很多人来说,双方的家庭是我们在感情行进中避不开的问题,既然如此,见父母这回事宜早不宜迟。 我大学有个舍友,大三时交了个男朋友,才相好半个月,男友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 原来她是她男友的初恋,她男友从小就是他妈独自带大,得知儿子这么重视一个女孩,爱子心切的母亲说第一时间来把关。 他们是在校外一家饭店会晤的,见面体验很糟糕,听说他母亲不苟言笑、严肃强势,堪称场面冷凝剂,初次会面居然问起舍友家有无遗传病史,最夸张的是,他母亲嫌弃舍友个子矮,委婉反对他俩交往。 我们听说后都觉得舍友的感情已完蛋,可没想到,她男友一直在中间协调,向他妈不断植入舍友的优点与心善,向舍友持续普及母亲的艰辛与难处,两个女人开始在双面胶男的努力下渐渐和解。 这段开头奇葩的感情居然打了个戏剧性的U-turn,他俩研究生毕业后步入婚姻。 他们摆酒时我无法到场,只得电话远程祝贺,我还是操心她们婆媳相处的问题,舍友倒是想得开,“我婆婆确实有苦衷,多亏我早有心理准备,当我和先生相爱并结婚时,我决定了要体谅婆婆,况且几年下来我和她的相处越来越好。” 早点了解情况,早点做出选择,早点婆媳磨合。爱屋及乌也好,就此别过也罢,总比一路被动强多了。 而我认识的另外一个小美女,她相亲认识一位本地男,来电后开始交往,可本地男绝口不提见父母的事。 我们一直提醒小美女制造机会去见他父母,一年半后小美女坚持给男方父母送特产才第一次见面,他父母因小美女家境平平而趾高气昂、爱搭不理。 本地男应该早知道他父母的品行才一拖再拖,后来他母亲强行逼迫他俩分手,软弱的本地男不干不脆地放弃爱情,这对深陷爱情中的小美女打击很大,情伤久治不愈。 如果你男友根本没打算让你见他父母,或者当你主动提出后各种推脱,可能他也对这段感情不抱希望吧。 但风险前置的境地,你更能知道他爱你的心意和魄力,你更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处境,你更知道这份感情是否值得坚守。 我当然不觉得你和男友父母三观相克,磁场相斥,就完全否定你和男友之间的感情,关键取决于你男友如何处理,以及你对这份处理结果的接纳程度。 一个轻言放弃感情的男人,一份父母不祝福的婚姻,一段经不住考验的恋情,长痛不如短痛,早知道比晚揭晓强太多。 如果条件允许,如果保证安全,能早点去见他父母,为什么不早去? 说到底,还是喜欢选择权在自己手中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