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工作做得好不过是错觉 《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地活》的作者契克森米哈赖教授,认为投入地做事情是最大的幸福。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从工作成就中感受幸福,这的确也是幸福生活的方法。正因为如此,不能说埋头工作的人就不幸福。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只专注于成果和目标,不断地督促自己前行,出于争强好胜的性格和习惯,每天只知道工作,这样的生活会很危险。因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状况,所以很难客观地认识到它的危险性。 一位男子,中学时期每天在11点结束补习班的学习,大学期间,为了拿到奖学金,学习一直很刻苦,从名牌大学毕业后,如愿进入了一家大公司。这下可以轻松一点了吧?不是的。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去学习班听完课后再去上班,下班后做完运动后便开始准备理财师资格证书考试,直到夜里11点以后才到家。他说,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要尽早做准备才行。 乍一看,像是模范的职场人士的样子,然而,他过度地把生活的焦点都放在职业和将来上了。日程安排得这样满,要想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家人融洽相处、高效地工作学习,是很难的。虽然我们还很不适应,但是我们要从现在起开始创造生活的余暇了。从已经形成的惯性中脱离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没有闲暇的理由。 我曾经在医院被认定为患有“工作中毒症”,被劝告减少工作量,而当时我却认为那样的工作量是理所应当的。在我看来,减少工作量,公司就会出问题,作为责任人,是不能允许那种情况发生的。要查的资料很多,要批阅的文件也很多,要开会,要和员工谈话,要见客户,要讲课,还要写书。这里面,没有一件事可以不做。 然而,这只是借口。其实,是因为我不想认输。潜意识里,是想多赚钱,想把公司规模扩大,想得到人们尤其是公司内部员工的认可,想在竞争中胜出,潜意识里的这种欲望,过了很久我才意识到。这种欲望一叶障目,让我无法看到世界上其他有价值的事情。我只是做了基本的一些事情,然后假装看不到其他应该做的事情。为了家人,为了将来,我一直在用这样美丽的借口,让自己在既定的生活轨道上不停地向前。 事实上,这样把精力都集中在工作上的生活,身心都很累,事情也不会做得很好。与其说是事情做得好,不如说是事情做得多罢了。就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也要关注如何快乐地生活。快乐地生活,大脑会更好地工作,工作会更有效率,更有成效。 和家人在一起时产生的质朴的幸福感会让我们感觉温暖,不觉得寂寞,这样心里就会有余裕,就能把这份温暖发散到周围的人身上。如果神经紧绷着,就会觉得工作不尽如人意的部下令人失望、唠叨的上司让人很烦。要每天和这些人在一起共事,压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而事实上,产生压力最大的原因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没有余裕的心。周围这样的人很多——自己觉得是为了家人努力工作,却和家人产生了距离感,感觉很孤独。幸福,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寻常。把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累积起来,就是我们的幸福。 有一个故事,是仁川国际机场国营公司社长李采旭几年前担任GE柯瑞亚公司会长时候的事。当时我正在他的办公室,他女儿打来了电话。简短的通话之后,在挂断电话之前,他说:“爸爸爱你。”他语气极为慈爱,让我觉得是时隔很久的通话,于是我问:“女儿不在首尔吗?”回答是在一起生活。当时,他的女儿在读研究生。和已经长大的女儿这样讲话的父亲能有几人呢? 虽然在一起生活,李社长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年有200多天在国外出差。可是他的两个30多岁的女儿却说,当时自己从来没有感觉爸爸不在家。认识李社长有很久了,知道这话说的是事实。出差在外地的时候,他也会每天打电话或是寄一张只有寥寥数语的明信片表达对家人的爱。他女儿说,还曾经收到过一张只有问号的明信片,因为当天父亲特别忙。 李社长平日里幽默、坦率、洒脱,因而深受比他年轻的员工们的尊敬,他的秘诀是将繁忙、枯燥的工作与温情、感性协调起来,从而达到一种平衡。如同绘画艺术讲求画面效果的平衡,对于人生,平衡也是最重要的。在健康的状态下,对生活中的时间进行和谐的分配,用于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学习、与亲朋好友聚会以及信仰等,就是幸福。作为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爱好经常被大家提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生活中除了努力工作以外,如果还能投入地做另外一些事情,如此达到的平衡状态就会给人带来满足感。 三圣江北医院的张忠贤教授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他因为给一位被称为“电风扇大婶”的整容成瘾的妇女治疗整容后遗症、让她恢复了正常的容貌而闻名。张教授对建筑很感兴趣,曾经学习过建筑学,在决定从医的时候,选择了和建筑最有相似之处的整形外科。 他的工作服口袋里总是装着很多糖果。.因为,每当门诊结束回研究室的时候,他总是会经过儿科给孩子们分糖果。张教授说今天是和妻子约会的日子。我问:“哇〜会做什么啊?”他回答说,每周五妻子都在附近做义工,他下班后会和结束义工工作的妻子一起回家。医生们都说因为门诊诊疗、研究、论文等许多事情无暇他顾,张教授却总是能有意识地想出一些能带来幸福感的活动,并且抽出时间践行之,真的很了不起。 我在写书的时候,要专注于写书才行,张教授和我不同,他可以生活写书两不误。在日本进修的短短一年里,他写出了《张医生眼中的日本风光》一书;为纪念其父去世一周年,他把弟弟妹妹们的感受收集整理后写出了《父亲,我们的父亲》。张教授是家中的长子,他说,通过写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对于父亲,5个子女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他说,在20多年里,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他都会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吃晚饭。他说自己平时没能为妻子做什么,在日本进修的时候,每天都给妻子写信,他把这些信件汇总,后来编辑出版了《爱的信札》。 有一次因为工作而见面,他亲手煮了普洱茶招待我,还把病人亲手制作的漂亮折纸作品送给我。他要退休了,用他的话说,在做“美好的整理”,他说,会把诊疗室里所有的东西都分给大家。到贝贝罗节和白色情人节,张教授总不会忘了送护士们礼物。对此,护士们都心怀感激。张教授每年为医院捐赠1000万韩元,还计划退休以后免费为病人们看病。一直忘不了他的研究室里一直爬到天花板的常春藤,因为它正像它年轻人一般充满活力的主人。张先生每天早上做完弥撒步行去医院上班。他说,他在青少年时期一路都很平坦,长大以后,经历了一些磨难,使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现在的他每天都努力地践行着自己领悟到的道理,努力让他人和自己生活得幸福。这就是他虽已满头白发,却依然让人感觉很年轻的原因。 最近我迷上了料理。要想把菜做好,要动脑子,又要赶时间,在短时间内又是煮、又是焯、又是煎炒烹炸,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要把食物制作得色香味俱全,就更不容易。料理其实也是一门艺术。以前只顾着工作,身心俱疲的我没有做其他事情的余暇。现在,工作和生活实现了平衡,对其他的事情有了兴趣,就注意到了很多工作以外充满趣味的事情。即使不是节日,也会下厨准备料理,和家人一起享用、招待亲友,这让我觉得很开心。家庭晚餐气氛轻松、其乐融融,不像那种要恪守餐桌礼仪的拘谨的晚宴,增进了和家人、亲友之间的感情。这么好的事,在以前只顾工作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去做的。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