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吗? 作者: 由牧 人生应该有很多种可能。不放弃传宗接代,但是不把它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由牧 几年前,柴静采访54岁的杨丽萍:不要孩子是不是为舞蹈做出的牺牲? 杨丽萍很坦然地回答:“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有时候一些事情过于普遍会让我们误以为是绝对正确的存在,比如:你要在适龄的时候找到个合适的对象结婚;要在合适的年龄生育后代;努力为后代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所以,大龄未婚被称为“剩男”“剩女”(我一直认为这种词汇带着很严重的侮辱意味);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帽子压到选择丁克的人身上;等到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时,都不用别人再说什么,自责都会使父母们陷入焦虑。 有时候把自己置身于随众的洪流之中,没什么不好。除了主动选择这种生活的人,无知无觉去重复这种活法就意味着不用过多思考彷徨,更无需承担特立独行带来的舆论压力。 而且结婚,生子,养育这种事情,不管能不能做好,但到底谁都会做,又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当懒得思考,懒得选择时,为此牺牲“事业”,“爱好”,总归能得到理解甚至同情;反之,遭受的就是谴责和讨伐了。 所以20多岁,我们把很多精力放在找一个优秀的伴侣上,若无心于此,或者挑挑拣拣,长辈和所谓“过来人”都该跳出来指指点点,传授“经验”了。 结婚后得赶紧生个孩子,否则最常听到的话就是,“你们结婚那么久了,怎么还不要/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等孩子生出来,吃穿用度上自不必说,若没能力备上一套学区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父母都算是做的失败。 这是人生道路的一种常态,有时候会正常到让人感觉绝望:尽可能找到更优质的另一半,得到更优质的基因;努力工作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让后代更具竞争力,好把自己基因延续甚至不断优化下去。 似乎这一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传宗接代。 “努力是为了遇到更好的人。” “我认真做人努力工作,为的就是有一天当站在我爱的人身边,不管他富甲一方还是一无所有,我都可以张开手坦然拥抱他。他富有我不用觉得自己高攀,他贫穷我们也不至于落魄。这就是女人去努力的意义。” 听起来很励志是吧?但是剥开教你独立教你强大的外壳,内里还是把女人与婚姻繁殖捆绑在一起,而不是自我实现。抑或,世人眼中女性的自我实现总离不开一个如意郎君若干伶俐孩子? 男人也是一样,“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我”还要赚钱养家不是? 并不是对仗押韵的都是真理。 繁衍是烙刻在基因里的本能,但绝对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 现在中国的环境对“不婚”和“丁克”已经多了些包容和理解,人生终于有机会从传宗接代的桎梏之中解脱出来,而不必冒着与社会近乎决裂的风险。 但是那些有了孩子或者计划要孩子的人,却仍然很难摆脱焦虑。 前段时间一篇文章《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很火。有次好友群里讨论起来,几个朋友不太赞同文中的观点,说希望自己有能力创造环境让孩子可以“绵如羊”,可以选择不去面对残酷的竞争。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实习那家公司的女老板,一个已经在北京落户的外地人。有次一起吃饭,她讲起自己当年高考以高分考入北京某一流大学,却发现同宿舍北京户口的女孩录取分数要低很多。 她当时觉得很不公平,凭什么只因为户口,自己就要比别人费力那么多。她当时就下定决心:以后决不能让自己孩子也遭受这种不公平。 十多年后,她如愿以偿。 事情过去几年,后来我也换过好几家公司,很多事很多人都忘记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却独独对她说这话时的语气和神情记忆犹新,那是一种无比笃定的,胜者的姿态。 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而且让人钦佩。 但是不这么做,也同样无可厚非。 不愿意为后代付出这么多,说是自私也好,也是一种应该被尊重的选择。 而且在付出之前也应该很清楚地知道,即使你再努力,也永远无法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 就像那个女老板用奋斗给孩子换来一纸北京户口,却失去了很多陪伴的机会。很难说这到底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一个在北京的亲戚,在帝都当然算不上多有钱,但也绝对比很多中产阶级要好。他家孩子生下来就注定要继承好几套房子,是很多人要挣一辈子的东西。吃水果必须都是进口,上幼儿园的每月费用超过我的月薪,妈妈不用上班每月收收租就上万,每天到点开车接送孩子。 这对他们来讲稀疏平常,比他们好的当然还有很多,但他们已经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了。 当然并不是因为做不到,所以不去追求。他们如今拥有的优渥条件也是祖父辈努力的结果。只要肯努力,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要好上一些,不管物质还是精神上。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更高级意义上的传宗接代。 只是,有些人的人生可能会有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月亮与六便士》是以高更为原型。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选择了在绘画中燃烧生命。他的人生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得到了圆满。 高更的好朋友梵高也没有走寻常的道路,甚至需要弟弟的接济才能生活下去。欧文·斯通为他写的传记叫《渴望生活》。 杨丽萍在采访里也说,每个人寄托的对象不同,一棵树,一朵花都可以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说这些选择都有点极端,我想分享我一个老师的状态。 他是一个七十多岁的普通老人,生活上非常朴素。熟了之后知道他有一个儿子,已经快40岁,还没有要孩子。 有时候也会开玩笑问他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他倒是很不在意,总说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从来不管。 他去学校开不怎么挣钱的公开课,教国画和老子;业余参加绘画协会,出几本书;周末去古文化街逛,去公园写生;不出门的时候,我们一帮学生逮着机会就上门祸祸,一边教我们画画一边闲聊。 人们总是对点评他人的私生活保持着一种旺盛的好奇心,所以明星们恋爱,分手,结婚,生子,永远比出了什么新作品能更快传播出去。所以借着这种新闻炒作品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更别说自己孩子的生活,即使孩子长大独立,想把孩子攥在手上的父母也有很多。而这种往往是年轻时为孩子付出甚至牺牲很多的父母,他们为了孩子已经丢失了自己的人生,离不开孩子,甚至会阻碍孩子建立自己的家庭。 我更喜欢那位老师可以维持得体的距离,保全各自独立的生活。 说起来,越是看起来“自私”的父母,不为孩子做出过度牺牲,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反倒是能得体退出,“无私”地把孩子送去组建新的家庭,同时还能把自己生活过得很精彩。 我也希望几十年之后,“父母”不是自己最重要的那个标签,可以和孩子有各自精彩的生活。 不放弃传宗接代,但是不把它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也许是一种还算不错的选择? 作者简介:由牧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