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晚睡,不好意思,打扰你了。宝贝临睡前,我冲她发了脾气,脑袋发热,什么都说,我说我不要疼她了,我不想理她了,因为我被她气死了。她哭着睡着了,可我还听见她的啜泣声,忽然很懊恼,自己真不是个好妈妈。 我结婚4年,是3个宝宝的妈妈。我一直很喜欢小孩,婚前也很期待拥有自己的小孩,马不停蹄地生了3个。。。 终于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大宝3周岁,性格很是调皮,成天在家上串下跳,摔跤了不怕,抢别的小朋友玩具,打妹妹,弟弟在睡觉会故意尖叫把弟弟吵醒,偷吃糖果饼干,喉咙发炎也不怕,生病了绝对不吃药,不讲卫生,别人批评她的时候她一脸不在乎,压根不管你,喜欢挑战别人的极限,当别人生气了,大声斥责她,她就立刻大哭,无休止地哭。。。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跟她沟通。 接到这个咨询已经是一周之前的事情了,不过这几天,我脑海中一直转着这件事。我很难过,我心疼这个才3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需要父母大量关爱的时候,你却还有两个小的要照顾,精力肯定顾不过来,所以她的一系列糟糕表现其实都是在努力赢得你的关注,想要被你在乎,得到你的爱。 孩子不会理解你的困难,她只是看到,在她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总是忙着别的事情,妈妈总是搪塞她,希望她听话,或者塞给她一个娃娃让他自己玩,那两个只知道吃了睡的弟弟妹妹却占据了全部的妈妈。她要把妈妈从他们手里夺回来,那些顽皮和挑战,是幼稚的竞争和嫉妒,也是一个孩子的绝望和伤心。 当你呵斥她,说“我不疼你了我不要你了,我被你气死了”,她不会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只会明白一件事情,我的妈妈不爱我了,我是一个讨人嫌的家伙。 心理学证明,当父母的爱过于疏离,不能与孩子共情,或者无法满足孩子的安全感的时候,会孩子的人格形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心理学家曾经跟踪观察过一对农场主培育他们的孩子弗朗克的过程,这位母亲因为工作的艰苦而筋疲力尽,在孩子面前过于冷淡和消沉,少有笑容,总是表现得心不在焉,把孩子哭泣的时候,她把孩子抱起来,却不知道应该做什么。1岁的时候弗朗克已经会呈现出多动、外向、易怒,很难安抚,容易受挫的特点,3岁的时候变得更加抗拒和多动,还尿床,本来想表达善意,却常常失败,比如想要帮母亲清洁房间,结果变成了用玩具枪往画上喷水,被母亲强力要求停止,最后还打了屁股。 父母的感情淡漠和嫌恶,让弗朗克无法和父母建立情感联结,他的多动是想要引起父母对他的兴趣,或者想要让自己在父母疏远的情况下依然感觉到自己充满活力,也可能是对父母的疏离表达愤怒。总之,逐渐长大的弗朗克越来越难以控制,而且开始变得焦虑和压抑,而他的父母依然疏远,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的问题和需求,而且对他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 我写这么多,并不是说你家大宝一定会变成弗朗克那样的孩子,而是告诉你,不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希望她来理解你,一味地要她听话,情况一定会原来越糟。她现在已经呈现出“轻度躁狂的防御行为的早期形式,以此抵御内心的空虚。”这种迹象不缓解,我可以预见,她会越来越不可爱,越来越讨人嫌,然后有一天,你会真的不爱她了,觉得她是个累赘,顺理成章从你的情感中将她淘汰出局。 你永远不会知道,她真的曾经绝望的向你伸过手去,只是你太忙太累了,没有注意到。你以为倔强中只有倔强,调皮中只有调皮,悲伤中只有悲伤,其实不是,那都是在说,“妈妈,我也需要你,爱我多一些。” 著名作家龙应台生下老二之后,安德烈被忽视,更是产生了自我怀疑。晚上,他爬上小凳子,对着洗手间上的镜子,认真地看自己。他困惑地问妈妈,“我的头发不软吗?我的手,妈妈,我的手不可爱吗?……” 到了菲利普两岁后,安德烈的逆反心理更强烈了。他拒绝刷牙,妈妈哄和劝都不行,非得用梳子打几下才肯一遍哼哼唧唧地哭,一边开始刷牙。到了吃饭的时候,又拒绝吃饭,然后妈妈重复一遍刷牙时的那一套,哄、劝、打,眼泪掉在饭里不情不愿地吃。 为什么要这样,龙应台非常疲倦和困惑。都是六岁的孩子了,为什么越来越不懂事呢? 安德烈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你比较爱弟弟。”弟弟可以不刷牙,也可以不吃饭,还可以不洗脸,弟弟能做,而自己就不能做,所以,妈妈偏心! 龙应台明白了安德烈为何会越来越顽皮,不让做,他就偏要做。这是对妈妈偏心的抗议,更是他在为自己争取权益。 她告诉安德烈,弟弟有特权,是因为他还小,而这个过程,安德烈小时候已经先拥有过一次了。安德烈不相信,“我两岁的时候也那么坏吗?”“更坏。”她说。那时候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所有时间和精力全都属于他自己,当然还要更任性呢。 安德烈听了这些有点安心了,妈妈让他知道,他现在所拥有的很多事情和资源,比如身上的新衣服、每周五去看戏、每天听妈妈讲故事、冬天和爸爸去滑雪,全都是弟弟所没有的。“有些事是六岁的人可以做的,有些事两岁的人可以做的。” 安德烈逐渐明白,两个孩子都在父母那些获得相同的关爱,只不过年龄差造成了时空的交错,不在一个时间段,无法进行比较。他终于能够放心的接纳弟弟的存在,不再用逆反来赢得妈妈的关注。 孩子不是布娃娃,喜欢了就多买几个,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忽视不得。你忙不过来,也要让做父亲的参与进去,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尽可能的度过这个困难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恰当的尽可能充足的爱。这才是你真正生他们养他们的目的,你并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受伤的生命把他们带到世界上来的,不是吗? 做妈妈,真的是一件需要智慧和耐心的事情。当她哭泣的时候,抱紧她,说妈妈永远都是爱你的。孩子需要的不过是爱,只有爱才能止住哭泣,安抚绝望,化解悲伤。好母亲的爱能点石成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