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别太过,点到为止即可 一位国王下令兴建一座九层高的楼台,群臣一片哗然,纷纷批评国王穷奢极欲,自毁长城。听够了大臣们的批评,国王干脆再下一道命令:敢劝阻建九层台者死! 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前来求见。与国王闲聊间,他说他能把九个棋子摞起来,上面还能再摞九个鸡蛋。国王听了,觉得这事挺新鲜,立即要大臣露一手让他开开眼界。大臣也不推辞,就把九个棋子摞在一起,接着又小心翼翼地往棋子上摞鸡蛋。先放第一个,再第二个…… 大臣故意做出非常紧张、战战兢兢的样子,一旁的宫女、侍从大气也不敢出,国王也憋不住了,大叫道:“危险,再往上摞就要塌了!”大臣一听,停下动作,从容不迫地说:“这算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呢!”国王疑惑地问:“什么事比这还危险?” 大臣便掂掂手中的鸡蛋,慢吞吞地说:“建九层台就比这危险百倍。据臣估算,建这个楼台三年难成。三年中征用民工无数,男不耕、女不织,百姓没有收成,国家也穷困了。国家穷困了,敌国便会趁机攻我,百姓就遭殃了。您说这不比在棋子上摞鸡蛋更危险吗?” 国王怔了一怔,仔细一想,顿时恍然大悟。之后,国王不但夸奖了该大臣思虑深远,奖赏了大臣,还马上取消了建楼台的命令。这位大臣明明是抱着批评劝谏国王建九层台的目的来的,但他并没有直言,而是以摞棋子、摞鸡蛋的小把戏形象而生动地对国王的穷奢极欲表达了批评与不满,让国王听着一点都不觉得刺耳,反而很震撼,很认可。 我们都知道,批评人是一件吃力却不太讨好的事,而被批评,更是一件不那么愉悦的事。那么,有没有办法能让批评人的人更省力一些,更讨人喜欢一些,让被批评的人心里更舒坦一些,接受起来更乐意一些呢?上面故事中那位睿智的大臣告诉我们,批评不一定非要直言直语地说出来,直言也可以曲达,曲径也可以通幽。批评人时,如果能委婉一些,曲折一些,于旁敲侧击或者风趣调侃中娓娓道来,那么,这样的批评对被批评的人来说,冲击力与伤害力几乎能够降到最低。最高明的批评,是批评者根本不用吐出一个代表批评与指责意味的字眼,却能让被批评者心知肚明,自省自察,自己发现不足,自己纠正错误。 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自己的创作非常严肃认真,很注意独创性,并对那些模仿、抄袭的行为深恶痛绝。有一次,有位作曲家制作了一曲自己的新作,特意邀请罗西尼去听他的演奏。罗西尼坐在前排,兴致勃勃地听着,开始听得蛮有精神,继而有点不安,再接着,他脸上出现了不快的神色。 随着作曲家的演奏,罗西尼一边听,一边把帽子摘下来又戴上,过了一会儿,他又把帽子摘下,又戴上,这样,摘下戴上,戴上又摘下,接连好几次。那位作曲家也注意到了罗西尼这个奇怪的动作和表情,于是在演奏结束后,就私下问他,是不是因为这里的演出条件不好,是不是太热了。“不,”罗西尼轻声答道,“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刚才,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所以不得不频频脱帽了!” 艺术贵在独创,而那位作曲家却多处抄袭他人的作品,罗西尼不好直接加以批评,因为那只会让对方十分难堪。所以,他运用身体语言,频繁摘帽戴帽,并委婉解释为“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言下之意是暗指那位作曲家抄袭了别人的作品。这层意思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想必作曲家已经了然于心了。 幽默大师马克•吐温也很善于运用这种直言曲达的批评法。有一次他坐火车前往一所大学讲课,火车一路上开得非常慢,而眼看着离讲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十分着急,当列车员过来查票时,马克•吐温故意递给他一张儿童票。这位列车员也很幽默,故意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说:“真有意思,看不出您还是个孩子哩。”马克•吐温耸耸肩,无奈地笑答道:“我现在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火车票时还是孩子,这趟火车开得实在太慢了。”这一句话在风趣之余又带着明显的批评意味,既泄了马克•吐温一肚子的不满,又不会令对方感到难堪或丢面子,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赏心悦意的事。 将批评的话换种方式、绕个弯子说出来,意思点到即止,话锋柔和不少,隐而不白,柔而不弱,曲而不涩。无论是批评的人,还是听取批评的人,心理上都要轻松很多,相互一视一笑之间,彼此意思就能读得明明了了,既达到了批评的效果,又不致伤害双方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