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祸不单行,情人节正好又连着新春佳节,单身狗们急需用已经剁掉的手再网购几对备用的膝盖了。在接受父母亲朋“动之以情”的逼婚攻势之前,不如祭出“晓之以理”的科学大杀器,分析分析逼婚背后的原因,这样起码能……嗯……死个明白。 在心理学领域内,对个体行为进行分析和描述的众多理论中,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其中影响较大、体系相对较完整的理论模型之一。研究者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影响,前者表现为个体态度,后者表现为社会主观规范,两者共同决定了个体最终的行为决策——并以此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基于这套理论模型,我们或许可以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这三个心理学角度弄清楚——为什么你妈会逼你结婚?
如果你觉得文章太长,请随时记得看两眼这个九宫格,非常实用,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果壳网诸君亲测有效。 一 行为态度从内部动机来看,根据父母对于婚姻的态度,从积极到消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看好婚姻,不置可否,消极面对。 看好婚姻:“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结婚了,过得也挺好啊”父母发自内心地相信结婚是美好的,希望你也能一样幸福。可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为什么父母非要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我呢?我这么发自内心地热爱果壳网,也没有强按父母的头过来看这篇文章啊! 这全都是因为“亲子参照效应”(parent-child-reference effect)。亲子参照效应是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的延伸和扩展。一个人进行字形及语义加工的记忆任务时,与自我相关联的字词,记忆成绩会更好——这就是自我参照效应的作用。实际上,那些与自己较为亲密的他人相关的字词,记忆成绩也会更好。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个体通过建立亲密关系,而将他人包括进了自我的表征之中。 而亲子参照效应,是指父母与子女互相都会将对方包括在自己的自我概念之中。国内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于更多地基于社会关系而非自我定位来定义自己的中国人而言,亲子关系可以说是最亲密的社会关系之一,因而对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父母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子女,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置可否:“我结婚这么多年,不也过来了嘛”父母并不觉得婚姻多么美好,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习惯了每个人都应当处在一段婚姻关系当中的父母,自然会觉得还不结婚的你怪怪的。习惯成自然,越自然越好。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扎荣茨(Robert Zajonc)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证明只要让被试多次看到不熟悉的刺激,他们对该刺激的评价就要高于其他没看过的类似刺激。这就是所谓的简单曝光效应(the mere exposure effect),越熟悉的事就越有好感。其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大脑认知加工陌生事物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比较累;而加工那些相对熟悉的事物时,就轻松许多,于是会觉得“如沐春风”。所以当看到与自己生活经验不符的情况时,父母就会觉得你可能出了问题,于是催促你赶快结婚吧。 消极面对:“我过得不好,现在就看你啦”父母的婚姻生活可能非常不幸福,觉得婚姻简直是苦难。可他们还是要眼睁睁地看你往里跳,甚至闭上眼把你往火坑里推。是亲生的嘛?这是几个意思啊?简单来说,两个意思: 1. 自私的心理补偿机制 心理补偿(compensation)是最早由阿德勒提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它是指个体为了弥补自身在某一方面的心理劣势感,而努力在其他领域追求成功。这种补偿不仅会体现在个体的不同方面,而且会扩展至与个体心理距离相近的其他个体——比如父母自己未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成就,就会愈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同理,有的父母越是自己婚姻不幸福,就会越发盼望子女能尽快找到幸福的婚姻,补偿自己在情感方面的遗憾。 2. 邪恶的嫉妒心理 我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某样东西,就会希望别人也得不到,维持心理平衡。如果不巧正好身边的人得到了,我们就会更加痛苦。比如情人节时你的男神/女神对你不理不睬,甚至另觅新欢,这本来就够你难过的,可新欢居然是你的好闺蜜/好哥们儿,恐怕你就更不能忍了,很可能要和这个“叛徒”一刀两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嫉妒。婚姻并不幸福的父母却逼迫孩子结婚,很可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心态。上一代人所处的那个压抑人性的年代里,连自由恋爱都是奢求,更不要说单身主义。在成家立业步入不惑之后,父母那一代人回顾这一路的时代不公和命运多舛,那些不甘、屈辱、痛苦、愤懑迫于政治正确和人性光辉的压抑无法释放,只能像火山爆发一样找到看似合理的出口喷泄出来,灼伤甚至焚毁身边的至亲至爱。单身的你即使过得很好,有的父母也希望你能一起到这挣扎的围城里来住着。
过个年容易么!图片来源:epochtimes 二 主观规范从外部动机来看,根据父母对于社会规范的看法,还是从积极到消极,可以分成三种情况:积极导向,应当遵守,被迫达标。 积极导向:“你看别人家孩子都结婚了,多好啊”父母觉得跟大家保持一致才是正常的,而正常的才是幸福的。其实正常的未必就是幸福的,同时幸福未必一定要和大家一样才行——你爱看果壳网的文章,跟朋友圈里专门挑谣言转发的亲戚说不到一块儿去,求同存异不也挺好嘛。可为什么父母会产生那样的错觉呢? 因为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证实偏差是决策偏差的一种,英国心理学家皮特·沃森(Peter Wason)最早提出这一概念,说的是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寻找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忽略不支持自己观点的意见,并将模棱两可的信息向着有利于自己立场的方向进行解释,甚至不惜花费时间和资源贬低与相反观点。父母那一辈人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预设了结婚才能幸福的假设,而后只记住了那些幸福的已婚者和不幸的单身狗,越来越强化这一观点,于是逼迫你结婚。 应当遵守:“随大流不会错的,别人都结婚了你也结吧”父母觉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既然大家都结婚了,你也应该结婚。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别人的选择未必适用于你,为什么父母会希望你跟多数人保持一致呢? 因为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社会认同是指群体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偏见(out-group derogation)。社会心理学家塔杰菲尔(Henry Tajfel)认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觉察,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群体成员这一身份带给自己的价值和情感意义”。个体获取社会认同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主观不确定性,获取积极的自我评价,提升自尊。基于对“儿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样传统价值观的认同,父母觉得结婚的才是 “正常人”,而将一直不结婚的人看作“异类”。他们当然不希望你也变成异类中的一员,因此盼着你早点结婚。
咦?大爷你说啥?图片来源:youtube 被迫达标:“别人都结婚了,你别给爹妈丢脸” 父母其实并不关心结婚好还是不好,只是觉得别人家孩子都结婚了,而你还不结婚,他们自己脸上挂不住。可是你才是爹妈的亲骨肉,又不是买彩票中的或者充话费送的,为什么别人的看法比你的想法还重要呢? 因为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社会比较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里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他认为,个体有一种内驱力,希望将自己的观点和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获取有关自身观点和能力的评价。人们通过与和自己类似的人平行比较,来更准确地评价自己(evaluate self);通过和比自己差的人向下比较,来提升自己(enhance self);通过和比自己好的人向上比较,来提高自己(improve self)。然而,由于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更重视负面和消极的信息,因此社会比较往往会导致自我评价降低和自我威胁感知。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都是因为你这个不肖子孙连个婚都结不了,爹妈才觉得自己在同辈人中简直抬不起头来。可问题是,别人都还在看果壳网呢,你们跟别人比点儿这种好的行不行啊! 三 知觉行为控制从内部、外部动机来看,你已经明白了父母为什么想要你尽快结婚。可是想归想,很多父母还是愿意尊重子女自己的选择,并不会出言相逼甚至出手干涉。但为什么有的父母最终还是下了逼婚的“黑手”呢?根据父母最终做出逼婚行为的直接原因,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社会责任,自我评价,权威控制。 社会责任:“我催你结婚还不是为了你好”父母觉得逼婚也是为了你好,当爹妈的有责任把你从小养大,一直照顾到你成家立业。可是子女毕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结婚这种终身大事上父母为什么不能听听子女的意见呢? 因为社会责任感。研究者认为,在亲缘关系越相近的对偶角色中,相互之间越熟悉亲密,就越相互负有责任。不管现实中的你身高多高,年龄多大,在父母的内心深处你仍然是那个只会张嘴吃奶,抬屁股拉屎的小婴儿。这个世界仍像当年那样危机四伏,撞伤你的桌角变成了生活中的挫折,绊倒你的石头变成了工作中的困难,你那么羼弱、那么无助,父母怎么忍心放手不管,眼睁睁地看你装逼看你飞?特别是面对婚姻大事,父母觉得自己负有相当的义务来替你做出决定。 自我评价:“你听我的,肯定没错”你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了,为什么父母还总想要事事控制着你呢?这和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有关。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是自我意识(self awareness)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类通过外界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帮助自己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以及决定人们的期望。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这辈人在工作环境中逐渐从核心骨干慢慢边缘化,在信息爆炸劳动力剧增的变革中话语权快速丧失;其次,上一代人由于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局限,普遍没什么业余爱好来填充逐渐空洞的日常生活;最后,父母早已习惯了子女在幼年时作为附属品或“宠物”般的存在,对自己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子女试图摆脱父母的控制,寻求自身的独立,一直都大包大揽的父母无法面对“空巢”后留下的内心空虚。在连番打击下,父母难免会自我评价降低,并且急于提高。就算没法再次扮演时代弄潮儿,重新奏响改革主旋律,管教一下子女总是可以的。于是,不逼你结婚,逼谁?不是你结婚,谁结?你不结婚,干嘛?
你不结婚你想干嘛?图片来源:enet 权威控制:“你还听不听你妈的了!”相比于你到底结不结婚这件事,父母其实更关心的是,你到底听不听我们的赶紧结婚?相比于你不结婚这件事,父母更生气的是,你居然不听话不去赶紧结婚。虽然这看起来是一回事,但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对于事实的不解,后者是对于权威的质疑。 质疑权威其实并不像人们平时提倡的那样受到鼓励,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高权力距离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由著名的跨文化研究和管理学专家,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提出,用于描述一个国家的机构或组织(例如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场所等)中,弱势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期待和接受程度。霍夫斯泰德使用权力距离指数(Power Distance Index, PDI)来描述不同国家的差异,得分界定为0到100之间。权力距离越高,个体越认同社会中存在的权力不平等,甚至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同时社会流动性也越差,这种现象常见于亚洲、非洲、东欧、中东、拉丁美洲等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中国的PDI得分为80分;相反,权力距离越低,整体社会对于权力不平等的容忍度就越低,就越关注个体是否拥有相对平等的机会,这种现象常见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信奉个人主义的国家,美国的PDI得分为40分。 只有存在服从,才会存在权威。当被社会赋予了服从预期的子女居然开始反抗父母时,基于高权力距离的家长权威受到了直接挑战,父母感到自身地位受到了威胁,有必要捍卫自己的权威地位。这时结婚与否的事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这家里谁说了算。你结不结婚?听不听我的?你还认不认我这个妈?你还算不算是个人?你让我还活不活了?刀刀见血,步步紧逼。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你妈在看着你。你再多说一句,你妈就炸了——实际上,每次拿着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文章试图向父母解释他们的错误时,碰到的情况都差不太多。 小结现在,我们用一套分析方式,拆解了“为什么你妈逼你结婚”这个问题。其实这套分类体系还可以用来分析各种行为,比如为什么你妈逼你穿秋裤:
所以,今年春节,你妈逼你结婚了嘛?(编辑:球藻怪) 文章题图:subaone来源:果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