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之爱是什么?就是我们真正地把对方在心理意义上纳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而不是身体层面的简单的连接,或者幻想层面的想象的融合。这意味着我们真正理解了对方,也拥有了对方的某些特质,比如一个内向的人虽然还是宅,但也可以相对开放地参与到社交的活动中;或者一个总是流连于外面世界的精彩的人,开始有了一些独自面对孤独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在与伴侣朝夕相处的时候所获得的一种“内化”和“消化”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我不需要时时刻刻和你在一起,我已经将你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连接,远比身体的依附更坚固。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依附:一种是身体的依附,一种是心灵的依附。 对婴儿来说,身体依附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他见不到妈妈出现,就意味着生死的危机,所以一离开妈妈的怀抱,婴儿总会哭泣。 随着婴儿慢慢长大,成长,妈妈用她无微不至的爱将自己的形象固化在了孩子的内心深处,而非视线里,这时母亲和孩子已经在精神上同在了。所以,尽管孩子去了远方,或者妈妈去世了,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也永远有一块地是温暖的。 同样,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对一个人的爱也存在这么一个过程。一开始当我们彼此相爱的时候,是有一个身心相伴的关系,身体的关系往往会大于心理的关系,因为那时我们都退回到了婴儿的状态。心理学家发现,婴儿的照看者和成人的恋爱伴侣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处于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谈”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比如喜欢用叠词,比如“我想要爱爱了”;或者用一些小孩子气的方式说话,比如撒娇:“不嘛,人家就想要嘛,宝宝想要要……”总之都是鸡皮疙疼掉渣的词语。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通过谈恋爱来修复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某些“缺损”,所以我们会回到最原始的起点,再重新长大一次。 犹如婴儿的成长,我们在爱的关系中也要完成从身体层面的依附到心灵层面的依附的转变,真正消化掉对方的特质,最后将其变成自身的一部分,这就是爱的最终的归宿和真正的意义。事实上,爱是有四个阶段的,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我们也会在某些时空的条件下在这四个阶段来回穿梭。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拥有这四个阶段的爱的特点,但却根据每个人的特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 第一个阶段:是无差别之爱,俗称“有奶便是娘之爱” 有些人会永远停留在爱的这个阶段——“甜点”阶段,而无法真正进入到爱的“正餐”,因为过去伤害的阴影还在潜意识层面影响着他。 所以你可能只是看到一个花花公子在欢场上流连花丛的逍遥自在,却不一定知道当他回到住处,那种形单影只的凄凉,更不会知道,每当他进入到一段感情的深处时那种莫名的恐慌感。因为他们的爱都是“碎片化”的,他们必须靠收集“身体”,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在一个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他是不认生的,也就是说,对他来说,任何人的“抱持”都是可以的。直到6~8个月以后,孩子才开始认生,开始懂得区分陌生人和亲人,开始对陌生人有了不安全感。同样,一个浪荡子的爱情就是寻求“不特定”的怀抱的过程,他的感情还停留在原始的“有奶便是娘”的阶段,无法深化到唯一性这部分,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不安全的,这时就好像狡兔三窟一样,当我靠近你的时候,我随时都在想着如何撤退。 相反,当两个人处于“狂热的绝恋”之中的时候,好像一切艰难险阻都能成为让两个人更加疯狂热恋的催化剂。两个人完全沉浸在这份爱里,认为这个世界只存在这么一个人值得自己去爱,或者说当两个人分手以后,觉得自己很难再去爱一个人了,那么这份爱就进入了爱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的爱:VIP之爱 这时候,我们已经从“有奶就是娘”的状态中走出来了,我们对特定的人为我们提供的特定服务产生强烈的依赖,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全部世界,比如我们的妈妈。我们会发现妈妈的爱和其他人的爱是不一样的,是对我最好的,我不可能从其他人那里得到这份唯一的和独特的爱。很多人一生都生活在父母的世界里,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是“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 其实这不是依恋而是依赖。依赖和依恋的区别就在于:依赖者不相信自己可以独自生存,他所需要获取的资源都来自别人,对他来说,爱就是“施”与“受”的关系,要么我对你的需要不闻不问,要么我认为你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或者我认为你有什么需要,我就给你什么需要。这样的关系不会有创造性。而依恋则是一个1+1〉2的过程,是有创造性的,是满足了双方的需要以及两个人共同创造出更新的一种彼此满足的模式。停留在这个阶段的爱人深信自己无法创造资源,必须要依靠伴侣才能活下去,所以当爱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放弃一切来挽救,但这恰恰会让他们最终失去爱。因为这个世界的平衡来自交换,而不是吞并。 第三个阶段的爱:是内化之爱 很多人说,夫妻生活在一起久了,就会有“夫妻相”,这就是所谓的“耳濡目染”,一段好的关系是可以在人格层面互相浸染和渗透的。比如说,一个宅男和喜欢社交的妻子在一起多年后,他也会渐渐爱上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而他的妻子也会逐渐懂得享受独处和安静。这就是一种扩展,两个人在真正意义上丰富了彼此,渐渐在安全的氛围中去一点点探索自己未知的或以前无法展露的内在部分,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这样活”。而这种长大是已经深化到自己的内心了,即使两个人彼此分离,也不会更改。当两个人可以进化到这样的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真正和对方有了身心的融合。 第四个阶段的爱:依附之爱 现在我们终于讲到“依附之爱”了。依附之爱和“热恋之爱”的区别在哪里?我们不妨说文解字一番。两者之区别正如“愛”与“戀”的区别。 “恋”的繁体是“戀”:上半部是两个“乱绞丝”加一个“言”,充分地诠释了恋的意义,恋是缠绕的语言,是缠绵的山盟海誓,而且是边界不明的。而“爱”的繁体为“愛”,是用手抓住的“友”。一个语言,一个行动;一个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雄心壮志,另一个却是一种“行动”层面的把握。 “恋”是一种原始的激情,而“爱”是一种有创造力的感情;“恋”只是一种瞬间的情愫,是不包含理性的钟情与痴缠,像瞬间爆发的烟火,炽热而耀眼;而爱,是在理性的参与、漫长时间的考验下,去把握感情的一种能力。它经过思考,并包含生活的物质成分,是一种经营,像太阳的温暖,持久而有力。 “恋”每个人都能做到,但“爱”却需要能力。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多始于“恋”,最终进化为“爱”。从“恋”到“爱”,是从海誓山盟的激情,演变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更有创造性之情。所以“爱”到最后,都是用手抓牢的友伴之情。 有很多人也许并不清楚,我对他是“喜欢”还是“爱”?其实这就是一个“恋”和“爱”的问题,如果你只能在情感上钟“爱”他,却没有能力做些什么,去把握住他,那就是“恋”,是喜欢,而不是“爱”。也就是说,区别“喜欢”和“爱”的,不是你的情感有多深,而是你愿为之做多少。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Dr.Robert Sternberg)提出了关于爱的三元素理论,第一个要素叫Passion,也就是天雷勾动地火式的“激情”;第二个要素叫作Intimacy,就是那种相濡以沬,充满安全感和支持感的温暖;第三个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叫作Commitment,就是理智层面的控制和付出,以及承诺。 根据斯坦伯格的理论,支撑爱的大厦,其实需要以上三个椅子腿,而如果只有激情的话,遇到危机的时候就很难有足够持久的力量应对。有一项针对15年以上婚龄夫妻的调查发现,这些坚持长期婚姻的夫妻都认为,友谊在他们的关系延续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恋的世界是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在魔法的世界里,一切错误都是正确的,一切瑕疵都是完美的,一切肮脏都不存在。所以如果一个热恋当中的朋友告诉你她男友吃饭抠鼻屎是多么帅的话,不要奇怪,因为魔法可以让一切丑恶变成美好,即使她的男友根本不照顾她,丢下发烧的她去和朋友喝酒,在她看来依然是充满孩子气的举动,是那么充满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