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了15个男友,还不敢走入婚姻 一一恋爱不是游戏,关键要走出心里那扇暗门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诗的原意我不想过多阐释,我只想强调在这里引用的寓意,那就是,即使很多时候,我们看上去似乎有很多选择,但如果我们内心没有选择愿望的话,那么选择就不是选择,而只是一些缭乱的幻影。 这些幻影有时是如此有欺骗性,以至于让我们以为它就是真实的。有时幻想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起码它不会让我们疼,就好像运动员打了封闭一样,似乎是止住了病痛,但那根本是治标而不是治本。 我鼓励大家偶尔可以发挥下想象力自欺,但不鼓励大家长期服用这种“致幻剂”,丧失现实感。其实并不是“精神病患者”才会脱离现实感,我们很多人在很多时候的现实感都是比较低的,而且坚持用自己的想法来定义这个世界。如果这种定义在封闭的环境下做出来,而没有一种交互的信息,那么这种交流往往会让我们在某些时刻,在一个恶性循环中痛苦。 佛理在我眼里是一门很好的哲学,因为它把很多道理说明白了3我浅显地理解,如果用轮回来定义循环会更形象一些,佛教里说某人和某人有因缘,并没有说两人是关系好还是关系坏,而是说两个人之间有很强的能量相扣在一起,所以从前生纠缠到今生,再从今生发展到来生。 其实没有什么深奥,你就将前生看成过去,将今生看成当下,来生看成未来就可以。轮回可以在一生中完成很多次的,这是我的轮回观。 其实我们的内心不管如何判断,它关心的是这个人是否和你有比较强的联结感。如果这个人和你有很深的联结,那么你可以用很多方式和对方有联结,当然形式可以多样,比如爱或恨,遗忘或不可忘,崇拜或蔑视,这些都不过是这个能量的定义或者看待方式而已。 民间传说有一种小鬼叫“伥”,这种鬼是被老虎吃掉的人,其鬼魂变成为老虎服役的鬼,经常引诱别人来喂老虎。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为虎做伥”的“伥”,被某种无法拒绝的需要所推动,用扭曲的方式喂养它,最后变成我们自己的一个巨大的“鬼打墙”。 如果我们的生活见了鬼,那是因为那个“鬼”有很多未了的心愿,如果你不让它“安息”,它就会一直闹腾,直到你真正愿意正视它和化解它。和传说中相反,心中之鬼是无法驱散的,反而是越驱越强;也是无法封印的,只要有机会它就会破壁而出,比如当你内心没有足够力量的时候,而真正解决鬼的方式就是阳光,阳光不是让这些鬼死掉,而是让这些鬼得到真正的解脱。相信我,没有人愿意当鬼,我们所有人都想上天堂。 这么说似乎有些费解,不妨看下面的一个故事,也许你就明白,不是造化弄人,是我们弄造化,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是那么无辜和无助的。 一个叫云朵的女人,正如她的名字,是飘的。她已经32岁了,却谈过15个男朋友,每次一到男友要带她回家见父母、谈婚论嫁时,她就开始害怕,不久后选择分手,再换一个男友,然后再重复这个模式无法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关系。 云朵很清楚,自己是受了父母的影响。他们为了她,长期维持无爱的婚姻。从小让她最难忘的是,母亲向她痛诉父亲的出轨,这对她造成了伤害。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她感到难以言表的沉重。在云朵13岁那年,母亲找到父亲,请求他回家。父亲很受震动,他回来了,可人回来了,心却没有回来。虽然没有再发生什么事,但云朵不能忍受他们那种客气小心的态度,他们不是在生活,而是在做戏,观众就是她!也许就是在那时,她丧失了对婚姻的信心。 现在云朵很矛盾,很渴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可自己对婚姻又没有信心。她的岁数已经不小了,她很害怕,如果还不能改掉这个毛病,她也许要痛苦地生活一辈子! 15个男友,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一方面是像“小强”一样拥有永远打不死的顽强生命力,另一方面是不断重复的伤害;这让人很感慨。必须要说的是,做咨询这么多年,我印象最深的是,赞叹人的生命力的超凡绝伦,同时对人的九死不悔的顽固和偏执,感到悲哀。 如果将爱看成一条路,那么云朵已经在这条路上迷了15次,那么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条路是变化的,每次都有新状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也许在犯同样一个错误。而这和智商没有关系,看上去好像每次她都做了糟糕的选择,但其实也许她犯错,在她的视角里,不是犯错,而是一种“正确”。或者说,也许她看上去总是犯错的一个原因是,她根本不想改,或者改了以后要付出成本,而从她的视角里看这是得不偿失的。 人生最大的烦恼就是我不知道我想要干什么。如果你认同,我们的内心有不为我们所知的“独立”意志的话,那么很多时候,我们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当我们的身体往东走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往西走的,这种内在不一致就造成了一个暗中的“破坏者”和“搅局者”。吴思写了一本书叫做《潜规则》,他试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新闻联播》不能涵盖世界的所有东西,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一些暗暗潜在的趋势,在以不为我们所意识到的方式参与我们的生活。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云朵根本没有想谈恋爱成功?因为如果这些都是她告诉你的经历,那么你就会注意到,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总的来说,这个女孩似乎讲了16个故事,15个男友加上她的原生家庭的故事,但在故事比重的分配上,前者被一笔带过,后者却花了90%的篇幅。其实当她告诉你一个具有多重线索的故事时,她对故事比重的分配本身,就说明了她内心情感分配的比重。 那么她的内心真正在意的是她的复杂恋爱还是她的爸爸妈妈?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更多地朝向原生家庭,而不是打开心转向外面的世界,那么她如何能恋爱成功? 如果用佛法里的“业报”来形容支配我们人生的那股暗在力量的话,我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上是有轮回的,或者说,我们的前生、今生和来生都发生在此生,只不过可以用过去、当下和未来一一对应而已。很多因缘要纠缠,是因为有些事情未了,了结就是好,好就是了结,如果不了结“过去”或者说“前生”的因缘,或者说只是表面上终结了某事,但潜在的部分还是在翻涌着,那么轮回还会一次次发生。它的作用正类似于疼痛,警告我们:你不能这样下去了,这样做除了虚耗生命以外,别无真正建设性意义。 人生正如流水,就是从僵化和固结中走向运动和融汇,这是我们人生的整个趋势,正如海纳百川一样,这也是我们的命一必须像流水一样,而不是死水一样生活。 不知你是否追问过自己:人这一生都在做些什么?我想就两个字:突破。突破命运施加给我们的种种局限。不错,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一对恩爱的父母会成为孩子婚姻的良好模板,当他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时,这个模板开始发挥作用,如同指南针一样指引着我们。 老实说,拥有如此恩爱父母的人有多少呢?如果父母没有美满的婚姻,我们的婚姻是否就必然会一塌糊涂呢?当然不会。 其实在云朵的情感旅程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两个年龄段的女孩。在男友提出见父母之前,有一个32岁的女人;在男友提出见父母之后,女人的年龄回到了13岁(少女最敏感期)。32岁的云朵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被13岁的云朵心怀的恐惧打败了。 十几年前,云朵的确无能为力,因为她太小,而且她想解决的是一个自己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孩子,我们无法成为父母婚姻的主宰。所以请消除以为自己可以主宰父母婚姻的幻觉吧,婚姻是他们的事,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人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婚姻关系。这句话,我真的想赠给所有活在父母婚姻阴影中而迷失了自己的人。 如果一个人到了成年还沉浸在对母亲的内疚感和对父亲的怨恨中,他就很难活在当下,这时候,人往往有一个倾向就是将现在复制为过去。比如对云朵而言,她会有一个误区,觉得父亲离开她,她就得不到父爱了。事实上,一个父亲为了孩子愿意延续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足见父亲对她的爱,即使他离开了,也会爱她。 小时候,云朵的一次请求,让父亲回到了家,这会让她有一种幻觉,那就是她以为自己可以主宰父母的婚姻。很多孩子就因为这种爱的幻觉,而不得不为自己父母的婚姻负责,以至于他们不能允许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婚姻,而愿意成为父母婚姻的最后一根保险丝。 一个小孩子是可以这样幻想的,作为一个32岁的人应该知道,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不是这样的,她没有挽救父母的婚姻,父母的婚姻只是像植物人一样维持了多年而已,当一个人的婚姻只成了表演给孩子的戏剧,那么这种痛苦是难以言表的。 所以很多人会为了爱而折磨彼此,乃至杀死一个人的心,这不是爱,而只是恐惧而已。 如果父母的婚姻成了作戏,我们又如何能对自己的婚姻拥有信心?真实的生活,那才是一切幸福的开始。一旦失去了真实感,我们只能靠幻想的致幻剂苟延残喘而已。 对云朵而言,如果她再遇到男方提出见父母的要求时,不妨尝试着跟他表明自己暂时没有做好进入婚姻的准备,告诉他,自己需要一段时间,建立对亲密关系的足够信任。让他支持她度过这个人生中比较难熬的阶段,一个男人的包容的爱可以给这小小的惊弓之鸟更多的勇气。 而云朵也需要和自己内心中那个恐惧的小女孩对话,告诉她自己准备继续探索。感觉太痛苦时,可以稍微停下来,但姿态要一直往前走。换句话说,云朵要明白,恐惧不是来自和男友之间的关系,而是来自十多年前;她恐惧的不是现在,而是过去。 归结为一句话:活在当下,寻找一段温暖的感情,告诉对方自己需要时间,让他的温暖鼓励内在的受伤的孩子,放慢脚步,但一直向前。 卢悦解“毒” 恋爱其实是一种犯错,并在犯错中一次次修正。 父母没有美满的婚姻,不等于我们的婚姻就必然会一塌糊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