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半夜三点,我让男友去买冰淇淋! 我叫微微,25岁,典型的双子座,算是双重性格吧,张扬又内敛。 用陈奕迅的话说,是个“外向的孤独患者”! 我对一个男生有好感,往往是他有意思,喜欢跟他在一起的感觉。 比如我的第上任男友。 因为怕他看到不完美的我会离开,所以我很内敛,像带着好看面具的洋娃娃,表现得很乖,不作不闹,有了委屈也不诉说。 可很快,他就厌倦了,觉得我太“正经”、没意思,没有自我,太听话了。 这让我很受打击。 下次恋爱时,我决定改变自己,遵从本心,更爱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 所以,我和现男友(辉辉)刚开始时,他喜欢我比我喜欢他要多的多。 可能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我喜欢折腾他来验证他是真的爱我。 每次出去吃饭,只要他没有先问我吃什么,或者最终没有按照我的爱好去选择,我就会显得不开心。 每到这时,辉辉都会哄着我直到把我逗笑。 我怕他跟别的女生暧昧,就让他微信删除所有女生的联系方式,抖音不准关注美女····· 他虽然很犹豫,但最后还是按我的要求去做了。 这时,我才觉得有被爱,感觉到对方很在乎我。 而且每次“作闹”完以后,男友似乎比以前更在乎我。 有次,我在半夜三点突然想吃冰淇淋,给他打电话让他去买,他也是起床穿衣开车二十分钟送到了我家。 因为冰淇淋化了,我责骂了他几句,他也没有说什么。 现在想想,我当时真的觉得,他会无条件包容我的一切,才会越来越忽略他的感受。 才会没察觉出他一次又一次失望的眼神,欲言又止的无奈。 终于,在我又一次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时,他终于爆发了,坚决提出了分手。 此后,不管我怎么挽回,包括发小作文、去他公司死守无数次、喝酒威胁他来接我等等后,他把我微信拉黑了。 我从来没想过,那个在我午睡时用身体帮我挡阳光的男孩、在我来例假的男孩,会这么绝情。 挽回了三个多月,用尽了一切方法,根本没卵用。还好我遇见广思,不然都想放弃了。 老师跟我进行了一次语音通话,然后又根据我报名填的学籍表,为我制定了三个月的学习计划表。 02 小作怡情,大作伤身! 语音时,老师还说:“一开始决定男人想不想和你在一起的,是你的外在;但决定男人想和你在一起多久的,是因为你们的舒适感。” 一段好的感情,不只是你感觉到舒适,男人也要感觉到舒适,这样的感情才会平衡,才能一直走下去。 (一)不要大作——要小作,且会作 小作怡情,大作伤身! 如果把感情比作100块钱。 你每次小作,就等于是存1块钱,于是你们的感情就变成101,102,103,104块,感情自然会越变越好。 而你每次大作就等于是花掉20块钱,于是你们的感情就变成80,60,40,20块,甚至可能变成了负数。 因为大作,导致感情花钱太厉害了,于是感情就破产了。 “作”的女生就一定可以收割无限宠爱吗? 作一点的女孩的确更可爱,但是这个“作”需要充分具备两个前提: 1、敢作:你本身处于优势方,不怕失去他 2、会作:你的情商足够在线,懂得如何作 而我,两个条件都不符合,本身价值也没高到压倒性的地位,沟通情商也不在线,男友自然受不了。 解决完根源问题——“作”后,剩下的就是最重要的沟通聊天了。 (二)不要无脑沟通——用蜥蜴脑沟通 为了恢复正常沟通,广思教了我超多的平和且奇妙的沟通方法,我特意做了个笔记,给大家瞄一眼。(想要完整笔记的文末扫码可领这张图) 内容很庞杂,三两句也讲不清。 不过,实战下来,我发现对我最管用的是这个替换句式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有什么感受?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我希望对方如何做? 比如,老师教我用蜥蜴脑,找准男友的切入点,再用“放风筝法则”、“咸鱼原理”等牢牢抓住他的心,然后通过这四个过程里的三秒原则聊天,一改之前作女不成熟的形象。(添加微信领取这些方法:lianaichengzhang027) 当天去公司找他回家后,他就取消了拉黑,还请我喝了奶茶。 他对我说:“知道我为什么拉黑而不是删除吗?因为还想给你一次机会。但你之前来找我各种哭挽留,我看着很失望,你一点没变。不过今天见你,发现你确实有点不一样了。” (三)不要引爆式交流——要互动正循环 咨询第二个月,我聊天情商肉眼可见的提升。 不夸张的讲,我之前的聊天是那种能气死人,一句不合就爆炸、终结话题的类型。 改变后,自己都觉得轻松不少,话题也很多。 比如之前: 男:你给我发一张你没给人看过的照片呗 我:不行,我怕泄露隐私,你给别人看 男:我是你男友哎,我都不给,你觉得我是别人么? 我:我可没说,你自己说的···· 男:行,别发了,以后都别发了 冷战、不说话~越想越生气!!! 现在沟通起来就好很多: 男:你给我发一张你没给人看过的照片呗 我:那不行,你要用照片来换 男:我的照片你不是都看过,我也不喜欢拍呀 我:那换成其他的,比如请我喝奶茶之类的··· 男:没问题,想喝什么都给你买 但是,按广思教给我的方法,实战几次后,我越来越上道了。 当聊天卡住,或者要争吵时,我会用共情、示弱、试探男人心等小技巧来“压火”避免矛盾升级,再用“扮演孔雀”角色形成互动正循环,用阿伦森效应保持高价值印象,让他最后听我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