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是想要一直见到他。 想看看他的近况,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 还想面对面诉说对他的思念。 这种想念,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是打电话、说语音、发微信视频都无法化解和代替的。 必须要见到面,才能一解相思之苦。 而在所有的告别里,最喜欢的也是明天见。 有一句话说:“喜欢你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 同样的:喜欢你的人,今天明天,天天想见你。 在表达喜欢的所有方式里,见面是最有诚意的一种。 但在如今这个交通便利的年代,依然有很多人在谈着见不到面的恋爱。 他们的爱情,隔着屏幕开始,也隔着屏幕结束。 连最后的告别,都见不到彼此一面。 很不幸,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今年一月份,喜欢的男孩子跟我表白。 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刚确立关系的第二天,就因为疫情不得已隔着屏幕谈起异地恋。 人在同一个城市,心却相隔几百公里。 疫情期间,我们每天都在微信上聊天、语音、视频。 每天早午晚安,一次不落。 聊得最多的就是等疫情过去,我们就能见面。 我最想跟他去看电影,他最想带我去见他的朋友。 我一遍一遍地想象着我们见面的场景。 我从车站走出去,他也迎面走来。 在人来人往的站台,我们紧紧相拥。 每次一想到不久就能和喜欢的人见面,睡梦中都不自觉嘴角上扬。 三四月份,疫情有所好转。 我把见面的时间提上日程,他却总说再等等。 等今天忙完工作,等明天加完班。 等我们都有时间,等疫情过去。 等到最后,疫情还没结束,我们却分手了。 分手后才两个月,他就去见了新女朋友,为了见她,他坐了四五个小时的高铁。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 真正喜欢你的人,再远也会来见你。 心里没你的人,你去见他,他都会将你拒之门外。 而见面这种事,要两个人都愿意才有意义。 一个人的单向奔赴,在感情里无济于事。 我所认为的喜欢,就是跟喜欢的人见面。 在哪里见,什么时候见,见了面聊什么。 这些都不重要。 只要见到那个人,聊天气也好,聊心情也罢,聊八卦也行。 甚至不说话都很美好。 重要的不是见面的形式,而是要见的那个人。 就像《三十而已》里,当梁正贤第二次出现在王漫妮眼前时。 她毫不犹豫就翘了班,飞奔到酒店去见他。 也像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三部曲里,男女主角在火车上一见钟情之后。 尽管分别多年,但依然抓住一切机会去再见彼此一面。 毕竟,见面才是表达爱意最有效的方式。 再多的甜言蜜语,都不如见面的触手可及。 昨晚在朋友圈刷到老胡晒的女朋友的照片,配的文案是: “你问我爱有没有期限,山脚的野草一年又一年,我想陪你的,不止北方的冬天。” 原来,他又去沈阳看女朋友去了。 他们虽然分隔两地,但谈得不像异地恋。 老胡常常因为女朋友的一句话,一条朋友圈动态,就连夜坐高铁。 甚至赶飞机去见她。 印象最深的一次,女朋友过生日。 但老胡刚从外地出差回来,飞机刚落地厦门,他又订了最后一趟航班飞去沈阳给女朋友过生日。 有次聊天时,我打趣他:“这么远来回折腾,不累吗?” 老胡说:“见到她的那一刻,再累都值得。” 就在今天,老胡刚交了辞职信,准备去沈阳和女朋友一起生活和工作了。 从老胡身上,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 吹你吹过的风,走你走过的路。 你的过去无法参与,你的未来一定奉陪到底。 因为我知道: 再美的远方,都不及你的身旁,有你在身边,就是人间四月天。 “愿我所念之人,岁岁平安,即使生生不见。” 这句话乍一听很感人,很浪漫。 也很符合很多人对感情的态度: 喜欢就够了,不一定非要拥有。 但是我想说: 喜欢就想拥有,这才是人之常情。 所以相比起这句话,我更喜欢: “我想见你,不远万里。” 而且对成年人来说,远远看着却不靠近和直接见一面争取结果,一般都选后者。 与其隔着屏幕互相猜测,不如见面互说心意。 成年人的喜欢,不论结果,就是要直接见面。 隔着屏幕表达的关心,对方只能收到10%,但面对面说出的在乎,对方能接收100%。 所以,线上一万句,都抵不过一次高质量的线下见面。 与其花时间在线上聊得火热,不如在线下建立高质量高浓度的见面更有意义,毕竟一个“撩人的姿态”,一个羞怯的眼神,可比语言传达的情感更让人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