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关注你有段时间了,很喜欢你清晰的思路和独到的视角,把一团乱的生活层层捋顺。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倾诉,不知能否有回音。 我来自四五线城市,目前在一线城市做医生的工作,985硕士毕业,经济独立,性格外向,颜值日常生活够用,兴趣爱好广泛。父母工作都不错,感情和睦,没有什么童年阴影。 我发现自己潜意识里自卑心理很重,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拼命地挤时间考各种证,学各种技能,增加竞争力。不是跟谁比赛,只是怕被工作和生活抛弃。我爱读书,但却不敢读小说,只是天天读工具书,考一个又一个额外的试。 遇到最大的挫折是大学毕业时,发现谈婚论嫁的男友劈腿,虽说现在已能轻描淡写,但当时用了一年时间自救。我跟父母求助,去看过心理医生,自己阅读了十几本婚姻家庭和男女思维模式的书,才接受了感情出现问题是两个人的错,才真正放下。 但似乎矫枉过正了,我从完全信任一个人,到了另一个极端,疑神疑鬼。后来已经影响到跟其他男友交往了,在度过3-6个月的甜蜜期后,心里就开始倒计时,不相信一段感情能走很远。 目前的男友其实挺好的,有责任心,兴趣跟我很搭,但我又开始犯了毛病。 他晚点回复我,或者忘记约定,我就特别生气。会忍不住想翻他手机,看过他跟女同事嘻嘻哈哈,也看到过交友软件他给别人的留言,可能他真的没做什么,但不信任感铺天盖地的淹没了我。每次争吵过后,都有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感觉,特别累。 大家都说喜欢从前的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但诱惑来的时候,别说拒绝了,自己不扑上去就不错了。大家都讨厌这个时代,却又是时代的弄潮儿,真是讽刺。 这不是瞎讲,在跟伤我最深的男友分手后,我有堕落过一段时间,也试过跟有女朋友的人联系。发现只要我话锋一转,表露兴趣,对方立马就跟上来,完全不顾跟其他人几年的感情。当然,我不会去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但这种试探让我更加消沉。 像三十而已里面,顾佳再优秀,外面的新人也是新鲜的,像一个无限循环的死局。 我知道自己不是对男友的不信任,是对人性,水至清则无鱼,我却总是想着过滤残渣。也并不想换人,因为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再换几个也是一样。 请问这个局还能破吗,我该怎么样才能少想一些,不那么敏感呢?我也想放过他,放过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掩耳盗铃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吗? 另外还想问,为何感情到后面会越来越自卑,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他?直至分手,男友都觉得很诧异。我很想知道这种自卑和不安全感来源于哪里,是性格,还是早期那段情感经历? 非常感谢! 晚睡回复: 你的问题整理下来,是两个困惑。 一个是我那么优秀如何还会自卑? 一个是为什么我在感情中如此没有自信? 我先来说第一个。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适应性的自我,一个是真实的自我。 这个适应性的自我是我们创造出来用来应付世界的产物,就像出门我们会化化妆换换衣服,我们展示给别人的样子总是会比自己本来的样子更好、更精致、更优秀。 这是很正常的,即使最真实的人,也会存在不为人知的秘密、缺点,内心都有不符合自己最终期许的地方,在对外交往时,都会下意识地将这些东西藏起来,用完美一点的面目示人。 当然,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正相反,比如有的人会故意表现出比真实的自己更糟,那往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心的一点软弱和善良,害怕被人看穿。 《新中年主张》这本书中说,大多数人在20岁和30岁阶段中都会生出一个虚假的自我,“在奋斗的早期阶段,向外界透射这种虚假的自我并没有错,只要这种透射没有远离真我或与真我脱节,都是可以的。” 这两个自我之间的差距越小,代表这个人的心态越健康,差距越大,就越拧巴。如果脱节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就是病态了。 现在你的核心问题就是两个自我脱节了,你展示给外界的那个自我优秀出众体面(其实事实也是如此),但你认为真实的自我,根本配不上这一切。 所以你努力上进、学习、考证,一刻不能放松,都是为了掩藏那个真实自我。 你害怕被人发现内在的虚弱,只好不断从外在入手堆砌自己的实力。那些考试成绩,那些证书,良好的工作,体面的职业,都是你的底气。 可惜这些东西能够说服别人,却不能说服你自己。 你自己不能认可自己,你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这让你感觉到非常累,因为人都希望可以真实的生活,讨厌伪装,但你不伪装又觉得自己本来的样子太难看,必须把假装的那个自己当做是真实的自己一样——双倍的压力和疲惫。 我接着说第二个困惑,第二个和第一个是密切相关的。 很多所谓在感情中没有安全感的姑娘,都有过和你类似的疑问:为什么我那么不相信男友?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不相信自己。 你不相信自己能得到幸福; 你不相信自己能够长久地拥有爱情; 你不相信自己身上有足够吸引人的魅力; 你不相信自己真的挺可爱的。 对自我的怀疑才是最折磨人的,表面上看,你努力在别人身上寻求安全感和被爱的证明,其实你真正寻找的是另外的东西:验证自己是个愚蠢、失败、无聊的家伙的那些证据。 到最后,你一定会得偿所愿,没人喜欢总是证明爱,而不是享受爱的姑娘,无论你有多少优点,都不足以吸引别人留下来。 那么,一个本来优秀的人却自卑,一个似乎毫无心理创伤的人却丧失了安全感,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 你没有说自己太多的成长经历,我只能从泛泛的角度给你分析一下。 在幼年的人格发育中,如果能够得到比较自由、积极、宽松的环境,我们的自我和个性会很完整,对自己的认知也会很客观。 但如果环境僵硬、苛刻、而且附有各种条件,比如你发现,只有你考得更好你父母才会对你更好,你就会把“我只有更优秀才能得到爱”的想法烙印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你会逐渐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来满足这种需求模式。 总之,为什么有人会用适应性的自我或者虚假的自我替换了真我,是在长久的生活经验中,你发现这样才会让父母更容易接受你,让老师更容易夸奖你,让亲戚更容易认可你。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市场就没有交,从本质上来说,放弃了真实的自我,是一种生存策略,假如一个小孩子发现这样可以活得更好。 我之前在“那个让人敬佩的成功女人,抑郁了十年”的咨询中分析过,为什么有些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成为高成就者,原因是一样的,都是渴望证明自己优秀,而不是真的喜欢追求优秀。 “你把自己的价值和自尊建立在事业的成功之上,你外表是强大的,内心却并不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满意。 这种不满意来自于你的自我是虚假的,是为了满足生存的条件或者别人的需要而伪造出来的,你成为的这个看起来很成功的人只是一个别人让你成为的人。 在心理学上,醉心于自己的工作也可能成为一种类似酗酒、药物成瘾或者暴食症的破坏行为,和这些行为一样,它的作用同样是让人对痛苦麻痹。” 不是那一次失败的感情经历改变了你,让你变成那个在感情中完全丧失自信的女人,而是那次的感情失败促使那个真实的自我复苏。 在成长的若干年中,你已经用虚假的自我替换了真我,你甚至不让自己意识到那个真我的存在,直到你被一个男人抛弃。 引信拉开,炸弹爆炸,那个完美的虚假自我顿时灰飞烟灭,你重新回归为那个忐忑不安自卑的女孩。 所以我常说,即使被用完全正当的方式抚养长大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心理创伤。成长本身,从懵懂、未知穿越到清醒、理性,也是一种伤害。 比如父母特别害怕孩子会有童年创伤时,会努力保护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过上更容易过的生活,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过于夸张的表扬和赞赏他们,即使孩子并无法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骄傲。 这样反而会剥夺孩子的效能感,让孩子对自身的才能缺乏信心——被偏爱和溺爱的孩子也会自卑,这个看似很不合理的结论,却正是现实中随处可见的事实。 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也是试水过河,没有绝对的完美,更没有绝对的成功,一个孩子一个样,一个家庭一个样,最终的好与坏,圆满或者遗憾,都是父母和子女双方互动的结果。 我相信,这篇文字并没有办法让你马上就变得自信,但这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你开始思索自己内在的焦虑到底源自哪里。 所有的感情问题背后都有深层次的性格问题、认知问题、观念问题,爱情常常是暴露人性缺陷的最佳窗口,是你自己有了病,不能只给爱情吃药。 只有你接纳了真正的自我,懂得拥抱自己的美好,爱情很快就会好起来。 至于世界上会不会有天长地久的爱情,说老实话,我现在真的不太关心这个问题。 今天的我很好,今天的爱情很好,这就够了。明天会怎么样,谁知道呢? 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人生下来都是要死的,我们都无法掌控未来和命运,但我们可以掌控现在,我可以决定这一刻的无忧无虑,在风霜雨雪未曾侵染之前。 我愿意相信最好的而不是最坏的,是因为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对付最坏的,所以我才有资格享受最好的。 每个人面对社会的那张脸上,都有另外的内容,你看我在网上淡定从容,其实生活中也有慌得一批的时候。 我们努力维持一张完美的面具,最终不是为了隐藏真实的自我,而是努力向它靠拢,希望有一天能够真的做到那样,真的和假的变成了一样。 看起来自信,其实真的也自信,看起来豁达,其实真的也豁达。 要走到这一步,你缺的,就是一点生活的阅历和底气罢了。 成功了,欢庆胜利;失败了,总结经验。打不死我,我就会重新再来,怕什么。 请每天默念一百遍“我是医生我怕谁”“我是985我怕谁”,包治百病。你走到今天已经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大赢家了,你如果过得不好,天理难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