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讨论:月收入多少才会考虑结婚? 说实话,看到这个话题我有点儿诧异,用钱衡量感情这种事儿,多少都有点俗气。 但不可忽视的是, " 钱 " 的确成了是否能步入婚姻的一道坎儿,虽然每个人想法各异,但有时候,决定两个人能否走得长远的,恰恰是手中的金钱数。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我在评论中,看到了年轻人最真实的情感状态,很多人的留言直戳人心: " 房和车至少要先解决一样吧。 " " 四线城市月薪6k,但我还是不敢结婚。 " " 坐标深圳,我觉得起码得一万五,而且不考虑生小孩。 " 他们诉说着苦累,倾诉着身上背负的压力。先结婚还是先赚钱,成了横在年轻人面前的一道坎儿。 当然我也见过一些毫不在乎对方财务状况,说裸婚就裸婚的人,我认识的姑娘小洁,大学一毕业,就跟谈了5年的男朋友结婚了。 她老公很有上进心,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她也没完全呆在家里,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清闲工作,两个人虽然赚不了太多钱,但也够自己花。 婚后第二年,他们要了个孩子,男主外女主内的日子,过得也很舒心。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他们的好运气,我身边的很多年轻人,手里工资勉强够自己花,别说结婚了,连恋爱都不敢谈。 在现实面前,大部分人秉持着三十而立的态度,认为大好时间不容浪费,只有赚够足够多的钱,才有能力结婚。 其实不光年轻人这么觉得,同事小峰和女朋友见家长时,就被双方家长一顿叮嘱,尤其是见到丈母娘,被问了不少问题: " 以后有什么打算啊? " " 光靠攒钱可不行,还得多挣钱啊。 " " 工作现在怎么样,一个月能挣多少? " 这些问题看似都是一些令年轻人反感、不想回答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双方父母对孩子的不放心。 老一辈的人很清楚,虽说结婚不费钱,只要9块钱工本费就够了。 但婚后的生活,却是由无数顿99的饭、399的衣服和999的婚宴构成的。有时候没钱,你连丈母娘都说服不了。 前阵子知乎上有个提问: " 女方父亲说没有房子不准结婚,并对女儿说如果她擅自做主就断绝家庭关系。作为男方,我该怎么办?" 其中有条回答是这样的:"父亲希望女儿有房再结婚,不是刁难,而是希望女儿未来的生活有保障,这是父母对孩子最本能的爱。" 作为过来人,他们很清楚,单凭爱去支撑的感情,只是听起来很唯美。真正到了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没有钱,连最简单的一朝一夕也过不好。 只有先把钱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才是踏实的爱。 但也不是说,一定要在结婚前赚够多少钱。比拥有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赚钱的能力,尤其是两个人一起为家庭付出的能力。 经济学家薛兆丰在参加《奇葩说》时,曾说过这么一个理论: " 婚姻如同合伙办企业,两个人地位平等,责任共担,风险共扛。 " 婚姻是将两个人放在一条船上,一头沉了,另一头也会沉,只有双方彼此付出、互相成就,这艘船才会有航向,更稳定。 如果说物质是爱情的保障,那么爱情就是努力赚取物质的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先赚钱,或先让自己事业稳定下来,再去谈结婚的原因。 追逐钱,不是拜金,而是希望自己婚后的生活不至于鸡飞狗跳。它可以保持最起码的体面,让自己和相爱的人不至于因为没钱而失散。 所以,我们不是一定要攒够某个数目,才敢迈进婚姻的殿堂。 我们更希望的是,和相爱的人一起为爱情付出,保持一份不失体面的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