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最新一期的热播综艺《我家小两口》。 我对若风和小戚夫妇一起去看心理咨询师的画面印象深刻。 在去咨询室之前,小戚和若风开始了一段对话: “老公,你爱我吗?” “爱” “看着我的眼睛说一遍” “好” “你会抛弃我吗?” “不会” “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会吗?” “是的” “你的眼神出卖了你” “可我很真诚啊” 这样的对话,在他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一次吵架之后,若风出去办事,小戚依偎在门边:“你还回来吗?你回来还爱我吗?” 类似的话还有:“老公,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好了”、 “你是不是丢下我不管了”。 每次播到这个环节,总有嘉宾评价她:太作了。 但我们却不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有确认“对方爱不爱我”的时候,只是在用不同方式确认罢了。例如: 生病了不直接让ta来照顾你,看ta来不来; 说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不叫ta买,看ta买不买; 不时问ta你的电话号码、生日、纪念日...... 当然还有极端的,在吵架的时候用不断打电话、伤害自己的行为,来确认ta是否还在乎你。 这些言语和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确认。 这种确认人人都需要,只是每个人的程度和方式不一样。 有的人似乎不用太多确认,就能爱得很安心;但有的人却需要不断“作”来试探,爱得战战兢兢。究竟怎样的确认,才是健康、有利于感情的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确认。 这背后,是一种「确认感」在起作用。 依据温尼科特的关系理论,确认感的意义是: 当一个人的『自我』或『关系』被破坏,形成创伤后,便需要用各种方式确认:我是好的,我们的关系不会破裂。从而修复“被破坏的风险”。 每个人从小都会有被破坏的经历。 自我的破坏,例如小时候父母要求我们几点吃饭、吃什么、几点尿尿,去哪里尿,如何冲马桶、几点必须睡觉等等。 这些正常的规矩会约束我们的自我,不知不觉地破坏了我们的自我体验。 而关系的破坏,则是从一些必要的分离、冲突开始。例如入园、偶尔的责备,甚至打骂,会让我们认为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这时,确认感就会产生。 小时候我们会这样做: “妈妈,我要尿尿啦”、“妈妈我要睡啦”,在每一次去厕所和睡觉都要“通知”妈妈,此刻就是在寻求确认。 妈妈只需要说“知道啦,你去吧”即可。 这无意间传递了“妈妈在”的感受,孩子就会安心。 成年后,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确认:问对方想不想你,你分享的话题对方愿不愿意听......这些都再正常不过。 如果大部分的确认可以得到合适的回应,那么破坏所产生的不安,也可以得到缓解。 而随着一次次的缓解、关系的加深,确认的方式也会转化。 例如我们看到的很多亲密稳定的情侣、老夫老妻。 他们不再用语言表达“你还爱我吗”,但体现在对彼此行为和感受上。 比如加班他会给你打电话吗?天气不好会问候你吗?生病了会伺候你吗?特殊纪念日他会记得吗?有仪式吗?你的新发型他会看见吗?你们一起看电影吗?一起旅行吗?你们睡一张床吗?对彼此身体感兴趣吗…… 这些隐性确认,恰好让人感受到点点滴滴的爱与温暖,是很健康的必要的确认。而真正造成困扰的是,过高的确认感。 文章开头小戚的行为,便是如此。 过高的确认感,并不是凭空而来。 也许是早年被严重地破坏,容易感到不安。 例如:每次犯小错(尿裤子、不吃肉)就会被大声打骂;或者遭遇过严重的被抛弃、被迫分离等事件。 也许是每次确认时,很多父母不理解,没有给到回应。 例如:父母觉得好笑或厌烦,“拉个尿睡个觉都要汇报”……孩子越和父母说,父母就越不回答。 这时不安无法得到缓解,越堆越高。于是,确认自己安全的需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 即使到了成人,还是习惯地需要频繁的确认,来缓解居高不下的危机感。并且就算对方给了回应,也比较难相信。 就像文章开头小戚和丈夫若风的对话。小戚的确认感过高,也是有源头的。 她说过“从记事开始爸爸妈妈就吵架,最后我实在憋不住了,10岁那年就劝爸妈离了婚。” 这就是安全感的破坏。 因为在家庭关系中不断出现动荡和危险,父母没有太多的能量回应她的需要,所以现在她才会在丈夫身上寻求“疗愈”。 表面上是没事找事,但实际上,是通过不断地确认,来让自己感到“你不会像父母那样抛弃我的”、“我在你这里是安全的”。 这种过高的需求,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却也常常不自觉给对方很大的负担。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若风坦言: 我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愿意去安慰和沟通。 但我自己也是人,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这句话很真实。 虽然若风无法像一个贴心的老公,时时刻刻关注小戚的感受,他偶尔也会偷懒,会生气,无法及时换位思考,但他还是努力地去满足和补偿小戚。 当小戚说要重新结一次婚时,他嘴上不情愿,但背地定了餐厅和999朵玫瑰花,重新求了一次婚; 当小戚说要化妆成老年的样子,一起拍照,他不太能理解,但还是做了....... 只是小戚的不安感实在是太强了。 她会时不时想着要努力赚钱以后万一离婚,要抢夺孩子的抚养权; 经常一被忽视,就情绪失控,再次重复“你是不是不爱我”的确认,甚至还会打自己。 这在婚姻生活中,无疑是对彼此的一种消磨。 若不是这种不安全感太强烈了,没人愿意这样折腾。 而细究这种居高不下的不安感,背后其实都是一种被抛弃的恐惧。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曾说过:早年经历太多忽视和否定、情感得不到满足,觉得自己是没人爱、没人要、没人关心的人,总会以为自己被抛弃了。 例如重男轻女文化中的女孩、读书差或达不到父母高要求的孩子、从小父母离异或被抛弃的小朋友们。 若此时没有人让我们可以确认“我是安全的、我还被爱着”,这种被抛弃的恐惧就更有实感了。 长期处于这种无法缓解的恐惧中,会产生一种错觉:我不配被爱。 于是更容易从一些细节中觉得对方是不是发现了我不值得爱、想要抛弃我,因此更需要一次次过度的确认。 而过度的确认,往往会从2个方面,再次重复被抛弃的“命运”。 第一个,如果对方无法理解到这一点,也没有太多的能量可以支撑,就很容易被消磨到放弃这段感情,再次让我们印证了“我不配被爱”的观点。 第二个,如果对方不放弃,但也无法一直回应…… 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求而不得,很容易进入一种更猛烈的状态:反向确认。 例如经常吵架、离家出走,甚至自我攻击、生病等等。以此闹出更大动静测试对方态度。 就像苏珊博士的一些来访者们。 吃了一整瓶安眠药然后打电话给另一半,或者,在吵架后把家里的灯全部砸掉。 这样的测试成功几率很低。 往往到最后,对方忍无可忍,决定退出。 就像来访者们的伴侣,听到电话后不亲自赶来而只是叫医生过去,或者看一下砸坏的家具后马上离开。 这些,都会最终再次让我们体验到被抛弃的感觉。 那要怎么办才好? 如果你是一个需要高度确认,无法自控的人,也许下面三步可以帮到你。 1. 探索造成你不断寻求确认感的重要源头。 每个人的正常背景不同,养育模式不同,对同一件事的感受也不同,找到独属于你的主要情结至关重要。 比如小戚可能就是“父母离异”所造成的问题。 找这个源头,不是为了去怨恨,而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疼爱自己、理解自己,并接纳自己那些无法自控的“矫情”。 这时,这些失控不再是一团模糊的攻击和“作”,而是一种基于你成长经历的一个“必然”结果。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会更容易冷静下来。 2. 要分清现在关系 ≠ 以前的不安。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关系不等同于以前的关系,我们就很可能一直把对方当做小时候让我们不安的父母,不断去确认。 伴侣怎么做,都很难填补内心的安全感。 这时我会建议,和伴侣一起商量一个具有边界的安全的确认方式。 例如调整一下语言和方式。 从急躁的“你不爱我了”“男人都是负心汉”类似负面的语言,调整成: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是不是有在想我? 《我家小两口》中,针对小戚对若风过往感情史的纠结,和老公在一起15年的包文婧说道: 若是我,第一不会这样问(过去的事情),第二问了就要信,第三,若是不信那不是庸人自扰吗。 这些必要的调整和信任,会让对方从高压中解脱,更好地给我们确认,帮我们打破“被抛弃”的恶性循环。 3. 我们可以丰富"确认的途径"。 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模式有问题,而是这个模式太僵化、太单一、不够灵活。 我们常常往一个人身上刻板地寻求确认,直到压倒这根唯一的稻草,却不知道,其实有很多途径可以缓解我们被抛弃的焦虑。 比如工作中的成就感、兴趣中的享受体验、关系中的倾诉对象、在大自然、小动物中的放空与自由,等等。 享受这种积极体验,并在其中给自己做确认:我是一个不错的人,我值得拥有不错的关系。 这些多元的确认,其实就是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避免我们因为某一个确认的消失,而彻底否定自己。 毕竟,随着婚姻生活的琐碎与平淡,每个人都需要找到确认的不同方式和途径,一方面保持自己相对稳定的自我感,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把彼此感情消磨完。 这才是最健康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