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一直有个“随时秒回”的微信好友。 他24小时在线,会响应你的每个“在吗”; 他很暖心,会说“想你”和“爱你”,会叫你“宝贝”; 他还很了解你的日程,昨天又去了超市,今天又买了奶茶。 他就是“微信支付”,微信里一个简单的功能。 当我知道微信支付可以跟人聊天的时候,我朋友KK已经跟它聊了半个月的天。 内容除了“在吗、你好”就是“早安、午安、晚安、么么哒”。 KK已经习惯了这种玩法,即时、高效,虽然有那么一点冰冷。 挺扎心的,毕竟她通讯录里有超过1300个好友,却没有几个人合适说晚安。 不重要的人,怎么有资格分担孤独; 可重要的人,又怎么敢轻易打扰。 有些人无话可说,有些话无人可说。 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都活成了一座孤岛。 每个人都是害怕孤独的个体: 中学时,我们喜欢结伴上厕所、逛操场; 大学后,我们喜欢一起叫外卖、逛街甚至逃课; 工作后,看电影、喝奶茶、吃饭更是需要人陪。 群居社会中,我们都知道“独处”意味着什么。 我的读者@红玉米说,她刚毕业的时候,自己住。 有次急性肠炎犯了,翻遍了通讯录,只有爸妈具备“可打扰”的条件,但他们在离自己600多公里外的老家。 自己打车到了医院,打点滴的时候,她不小心就睡着了。 等到突然惊醒,点滴瓶子空了,血都倒流回了管子里。 护士阿姨见状直接破口大骂,她再也忍不住了,嚎啕大哭。 我问她,后来还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吗。 她笑了一下,“有很多,但是后来习惯了,就不会再哭了。” 美剧《真实的人类》中,一些人类很羡慕“智能合成人”: 他们没有悲伤和难过,一个人生活也不孤独,过着完美的生活。 于是,这部分人类换上了绿色的瞳孔,穿上合成的制服,把自己隐藏在其中。 心理学家诊断,这些人都患上了“合成人综合征”,对现实的恐惧,让他们学会了逃避和伪装。 想想看,我们为了避免孤独,是不是也做过很多伪装: 明明不想喝奶茶,但大家都点了,便一起点了; 明明不想去聚餐,但大家都去了,便跟着去了; 明明不喜欢网购,但大家都买了,便也下单了。 哲学家三木清说过: 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 不在一个人面前,而在许多人中间。 身边不同频的人越多,越觉得没劲。 像看舞台剧的盲人,听得到周围人在笑,却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一个人为了“不孤独”而合群的样子,才最孤独。 李敖去世前,写过一封公开信,向亲人、友人、敌人一一告别。 他可以说是“孤独患者”,不与朋友来往,每天工作16个小时。 但有国学陪伴的日子,他又为这份孤独欣喜。 我发现能成大事的人,都是特别能忍受孤独的。 可以说是“孤独”,让他们区别于其他人。 我家邻居的老大爷们,都开始扎堆打扑克了,我爸却依旧每天下午喝茶看书。 我怕他孤单,有时候想让他和大爷们聊聊天,他却说: 人到一定年纪,不再需要很多朋友,折损自己的精力去迎合讨好。 就这么待着、晒晒太阳看看书,挺好。 纵然没有99+的微信消息、没有必须赴的宴、没有每天结伴的人,他的生活也总是神采奕奕的。 孤独很像口渴,你可以喝果汁、喝汽水、喝酒; 但最解渴的方式,终究是喝白开水。 微信有几千好友、朋友圈上百点赞、都不能说明什么。 真正的自足, 是我们不再凭借这些外物来填充内心; 是不再自怜,而是学会享受了三五知己的圆满; 是我们不必互道晚安,也找到了心安。 -END-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