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家庭主妇的日常,和你的一样的吗? 早上6点,起床,洗漱,去菜场买菜。 从菜市场这头挑挑拣拣到那头,一定要确保儿子和老公吃到的食材是最新鲜的。今天的蔬菜和鸡蛋看着很不错,孩子正值长身体,营养一定要均衡。 7点,回到家,开始做早餐,儿子和老公陆续起床。 儿子睡眼惺忪草草刷完牙,坐在餐桌旁:“妈,早餐怎么老是吃这个呀?我都吃腻了。” 老公在房间找衣服,嚷嚷道:老婆,你上次才给我买的领带放哪儿去啦?女人无法只好放下早餐去帮老公找领带。 老公皱着眉头胡乱吃了几口早餐:“味道太淡了,吃不下。”说完就匆匆出门上班了,临走前还说鞋子脏了需要洗一下。 儿子和老公都走了,女人面对着一半都没吃完的早餐,有些委屈又有些失望。买菜拖地洗衣做饭,自己什么都做了,甚至修电灯泡……可是,自己做再多也没有人能体谅能理解,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似乎所有人都习惯了她的付出,心里觉得很累很迷茫,每天重复这样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总是极尽全力对家人付出,讨好家里的每一个人,希望可以得到他们的关注,却一再得到的是嫌弃。 -02- 讨好型人格总是不敢做自己,委屈自己! 近期的《奇葩大会》上,“天才作家”蒋方舟就自曝自己曾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她7岁就开始写作,9岁出书,22岁做上副主编,本应该身披“骄傲”光环的她,却因为讨好型人格而无法经营好各种关系。 “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她甚至提到:“我从没有和任何一个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 所谓的真实关系,就是你可以跟这个人去争吵,可以把自己最真实,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这个人。 在恋爱关系里,男友不停地打电话来骂她,她道歉了2个小时,最后看着电话焦虑恐惧,却不敢说一句“我生气了”; 在工作时,有时候觉得对方说得完全不对,她也会恭恭敬敬地说“老师您说得太对了”; 在和朋友相处时,她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经常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在节目上,如果看到有观众打哈欠,她就也会开始忐忑不安: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实际上,过度的讨好是没有意义的,别人是不珍惜的,是廉价的,我们该讨好的人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人。 一味委屈自己,别人是不珍惜的;一味不敢做自己,也会被别人当做廉价的产物。 我们有多少人心里也藏着个害怕失去而学会讨好的小孩?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错误的心理逻辑: 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 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做了什么别人会不喜欢,越重视对方,越会担心,导致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一个小错误也会懊恼很久。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没有主见,别人说吃什么就吃什么,别人说玩什么就玩儿什么,自己的举动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很怕被嫌弃,降低自己心里才更安全。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害怕说不,不懂拒绝,被人占了便宜也会选择默不作声,担心一旦拒绝,与别人的关系就会破裂,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很怕给别人添麻烦,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 缺乏界限和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以取悦别人为目的,既守不住界限,允许别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指手画脚,又经常突破别人的界限,渴望建立亲密关系又常常因为别人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受伤。 习惯性讨好的人,走到哪里,都以低到尘埃里的方式,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03- 取悦自己,永远比讨好别人更重要!讨好背后的本质是一个人的低自尊。 讨好型人格的人,内心缺乏自我价值感,而“讨好”是他们唯一知道和掌握的获取自我价值感的方式。 为了获得这种自我价值感,他们会不惜牺牲自己、贬低压抑、委屈自己,努力去满足别人,以交换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可。 渐渐内化为对自己的错误认知,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无能、不值得被爱或爱人,是个失败者,甚至不配活在世上……被低自尊困扰一生。 事实上,每一个卑微的低自尊者,不是不优秀,只是他们太在意别人看自己的目光,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看不到自身的闪光点,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过。 而对自我负面的评价,让低自尊者在任何事情上都倾向做出一个负面的预期,带来额外的焦虑压力,更容易把事情办砸,然后更加怀疑否定自己。 这种“否定怀疑自己——负面预期——事情办砸——负面预期实现——否定自己”的恶性循环怪圈会一次次地重演。 低自尊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生最大的限制,让人更少地感受到快乐,更多体验到抑郁、焦虑、恐惧,活在一个自我建构的囚牢中,甚至连好的机会和幸福都会害怕。 因此想要走出低自尊的阴影,为自己而活,最关键的就是克服已经内化成思维习惯的“我不行”、“我不配”、“我就是个loser”这类负面的核心信念,从向外索取关注变为向内获取能量,重构一个积极的思维模式,并通过专业的训练付诸行动,从根源上打破负向信念,树立正确的自尊水准。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