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幸知发了一篇全职四年的妈妈写来的信,针对信件的内容,给出了详细点评:拜托,老公,你让我成了一无所有的全职太太 同样作为一名母亲,这封信让我特别有感触,此文,献给所有现在的以及曾经的全职妈妈们。 当这位爸爸说,你看现在的生活多好,我们渐渐能够买得起更多想要的东西了,能吃得起更贵的饭食了,能在周末一家人出去逛个超市顺便带儿子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 对于这位妈妈来讲,这确实是一种幸福。但妈妈对于幸福的理解已经从温饱水平,上升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上,而对于爸爸来说,能够达到这种状态已经耗尽了他很多心力,才给予了家人这种程度的幸福。 妈妈对于幸福的理解已经更新迭代,而爸爸还没能够迎头赶上。爸爸口中的幸福是要在妈妈牺牲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换来的,但这份牺牲的背后,妈妈咽下的委屈,委屈背后的渴望,却没人能懂。 换一个角度来讲,爸爸其实不是不懂,而是没能力懂。或许从男人视角来讲,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会激发起他巨大的无助感。因为既不可能自己辞职带孩子,让老婆上班去忙事业,也不愿意找别人来带孩子,自己妈妈也帮不了忙。 从现实来看,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题,如果他真的去站在妻子的角度看思考问题,就会让他自己陷入恐慌,我已经这么努力了,却还是无法让老婆孩子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我怎么那么无能,那么没用。 我们来做个假设,假如这个爸爸能力非常强,强到足矣给家庭雇一个非常好的保姆,家里经济问题早已经不是问题了,一些打杂琐碎的家务劳动可以外包出去,妈妈便有时间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所有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但事实是爸爸现在还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妻子来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所以当妻子抱怨时,他便会竭力说服妻子,你看现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嘛,你干嘛还要那么多?你怎么那么事多,儿子这么可爱,别人都可以这样带孩子,为什么就你不高兴? 他在试图让妻子接受这样的生活的同时,也在试图让妻子看到自己的努力,看到自己的辛苦。 在妻子看来,当他这样说的时候是他不理解我,是他不懂我,但在男人看来,当他这么说的时候,他其实是想告诉妻子,我只能做到这些了,我已经很努力了,再多的我真的做不了,求求你,不要再挑剔我了,知足吧,给我些认可吧。 在婚姻中,最大的悲哀便是:我的悲伤你永远听不懂。 这种痛苦全职妈妈能感受到,丈夫也能感受到。只是他们的痛苦点不同,妈妈的苦能够说出来,但是好像永远得不到回应,而爸爸的苦在于无法言说,竭力隐藏。很多时候,社会文化教会我们:男人的软弱是不能被表达出来的。 在关系中,谁向谁传递焦虑,承担的一方就需要是内心更强大的那一方,当被传递者其实并没有看似那么强大的时候,就会选择逃避这种焦虑,用各种方式截断这个传递的过程。 这个道理在所有的关系中都说得通,不单单是夫妻关系。 婚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个场景,妈妈抱怨指责不满,刚说两句,爸爸转头就走,不愿意听,或者用各种理由说服妈妈接受现状,甚至不断地把事情的责任推到妈妈自己身上,然后两个人因为小事情发生大的争执。 在这所有的矛盾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预期:一方想让对方承担自己的焦虑,一方拒绝承担,拒绝的原因可能是不敢,不能,也可能是做不到,但被拒绝的一方却更容易归结为,你不爱我,然后自己就可以停留在自己的逻辑体系中,让自己焦虑下去。 回看这位妈妈整封信,你会发现,她其实想要的无非两点:一个是有人能够帮她承担自己的焦虑,一个是能够让自己从这样的现实中解脱出来。 但她的焦虑太巨大,当她表达的时候,老公的心理能量是承担不了的,所以他直接便拒绝了,连可能改变的路都不愿意想,或者说他也被妈妈这种焦虑给影响到了,而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了。 这个时候其实她需要的不单单是老公,更应该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能够让她的焦虑有个出口,随着焦虑的出来,她才能渐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去看一看,她到底在焦虑什么,我想在她的身上,其实有很多全职妈妈共有的焦虑。 一、被抛弃的焦虑 4年没有接触外面的社会,甚至拿着钱都不会花。那种恐惧和慌乱,放在我身上,我相信我未必会比她做得好。 想出去走走,想证明自己是个健康而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带孩子的家庭主妇。 想想确实很可怕,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只有孩子的世界里,各种能力急剧退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虽然衣食无忧,但自己明白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重。 全职妈妈需要一个从自以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的冰封期,慢慢让自己回暖,尝试找回自己原有的特点,重新找回自己的自信的过程。 只有当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的时候,那种被抛弃的焦虑才会得到缓解,而不是自己沉浸在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被抛弃的焦虑中。 二、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在许多人心中有这样一个价值评判,那就是只会带孩子的家庭主妇是不好的,而身在职场的妈妈才是好的。 不管是人在职场,还是在家带孩子,都只是一种生活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让自己活着,我们是否能够认可自己在做的事情的意义,是否能从这些事情中看到自己的成长。 在现代这样一个互联网社会里,这两种生活状态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一个身在职场的妈妈也可能像一具行尸走肉,迫于生活的压力,应付工作,凑合活着,遭遇职场人际关系危机,停留在职业的瓶颈期,甚至倒退期。而让自己痛苦无比。 一个在家里带孩子的家庭主妇,也可以在带孩子的间隙,让自己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去学习提升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带宝宝的间隙让自己跟其他人接触,去看到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职场妈妈有职场妈妈的伟大,全职妈妈有全职妈妈勇敢。职场妈妈牺牲了一部分陪伴孩子的时间,势必要承担一部分无法陪伴孩子的内疚,还有未知的潜在风险,比如跟孩子亲密度的培养等等。 职场妈妈需要去平衡家庭和工作,自身的价值可以通过工作、家庭等多方面来得到反馈。 全职妈妈的价值体现在对孩子的爱和陪伴上,这份陪伴和爱,对于孩子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也是妈妈重新养育自己一次的机会。孩子的成长不可逆,妈妈的这份付出和辛苦需要被看到,被体谅,被认同。 三、全职妈妈≠全部时间都要用来陪孩子 全职妈妈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即使妈妈选择了全职带孩子,不等于妈妈就是孩子一个人的责任了,爸爸同样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比如在爸爸下班的时候,周末的时候。 当然爸爸上一天班也很累了,也想要自己休息的时间,但是对于爸爸来说,陪伴孩子又何尝不是换一种方式休息? 如果妈妈不能跟爸爸协商完全一刀切式交换谁来带孩子,是否可以在具体的陪伴孩子的时间上,两个人做个协商,比如妈妈每周留出多长时间来自己一个人待着,爸爸每周陪伴孩子多长时间,等等。 没有一种生活形式会把你定死在一个地方,除非我们自己的心死了,失去了灵活性,变得僵硬。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把让我们变得僵硬的心生活形式给扔掉,而是慢慢用自己的方式来自己暖化自己,让自己找回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