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功夫财经的推送很多人可能看了,但这个号毕竟是我亲生的,所以我详细说说这事,也就是有个比自己能赚钱的太太,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跟太太结婚的时候,就对我们家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我的提议是我们家的钱都归太太统一管理,这是欲擒故纵你们晓得伐?她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朕很欣慰,理由有三个:一是这样不利于分散风险;二是身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她无法接受这种被包养的感觉;三是如果财务统一由她管理,情人节生日之类的节日我给她买完礼物,事后这个词用的好她还要帮我还信用卡,感觉是自己在给自己买礼物,心理上不爽。 于是我们家就确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自己赚的钱自己管理;成立一个家庭基金,每个月双方都往里放1000块钱以做家庭日常支出;遇到大的支出比如买房孩子教育之类的每人出一半;彼此都有随时查对方账户的权力。 我自认为每天在财经圈里混,天天接触各路投资大佬,学的又是财经专业,赚钱能力肯定比太太强多了,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哭着喊着要求两岸统一。 但结婚十几年来,越来越不对劲,每次我查她账户都比我钱多,而且差距愈演愈烈,这就引起了我的警惕,到底是为什么,她赚钱的能力比我强呢?我回顾了结婚以来我卧底的经历,我觉得在这么几个方面她明显比我做得好。 --- 首先是我们对赚钱的意识差距甚大。 我始终迷信一个观点,提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资,然后用自己不断地去赚钱。比如我做演讲,那就是名气越大,出场费越高,但这是典型的“穷人思维”,用时间来换钱。而一旦生病体力不支,收入也就断了。但她却一直在用别人赚钱,也就是我一直在挑水,她一直在造水渠。她的淘宝店已经四个皇冠了,还雇了十几个人为她工作,她每天只需要看看今天又赚了多少钱。剩下的时间就养养花,读读书,那个自在啊。而我天南海北的到处接客,疲于奔命却收入了了,关键是生活品质降低的很严重。 所以一个人靠自己来赚钱,始终有个上限,因为方法无非就两个:要么增加工作的时间,要么提高单位时间的价格。如今是一个合作的时代,互联网让人与人的合作变得越来越简单,利用合作弥补自己能力的缺陷和时间的短缺,去实现价值的倍增,而不应该只是单枪匹马地去拼杀,这样最终只会: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种意识非常难改变,这几天我跟太太说,为了更好地研究经济,我想去斯坦福读一个经济学的博士。她哈哈大笑了一番说:你想要几个斯坦福的博士,我给你招聘,你何必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这件事情上,你要去整合资源,而不是仅仅把自己当做一个资源。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 其次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这可能得益于女人查岗的天赋。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一起去美国看房,我想的是如何尽快挑到一套心满意足的房子,然后尽快签约。她想的是,为什么他们可以在美国卖房?他们是怎么销售房子?如何在美国拿到地开发房地产?等我签完协议,她基本上把这事也摸得门清,等回国没出一个月,她已经开始谈地建房子要开发美国房地产了。 我只专注一件事,她专注的是每件事背后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这件事的本质上做的是什么?这件事的商业逻辑是什么?这个商业逻辑的关键是什么? 再比如我们春节前去英国逛商场,我买得不亦乐乎,她逛完后跑去跟商场的公关经理聊如何帮他们在网上做推广,聊得对方云山雾罩崇拜不已,觉得她是来自东方的一股神秘力量。 这几天我去买了一个Playstation重温《古墓丽影》,我太太跟在旁边跟我聊的是:这行业是怎么赚钱的?他们一天租多少张碟出去?一个月的利润大约是多少?回家后我玩游戏,她端杯咖啡靠在旁边说:怪不得游戏直播那么火,你可以去做直播吗?衣服穿的少点的那种。 一个人看问题有多少角度,她做事情就会有多少可能。一个人看问题有多深入,她的收益就会有多大。 --- 我跟太太的最后一个差异是,对风险的定义不同。 我认为超出我现在承受能力的事情就是风险,比如买房如果首付凑不齐,我是绝对不会买的。我太太对风险的定义是超出未来支付能力,才是风险。比如买房,我觉得美国房子买完自己已经掏空了,她觉得钱不够还有支付宝可以借款啊,我说那怎么还呢?她说可以用微信借款还支付宝借款啊,我只需要接下来赚出需要付的利息就可以了。眼瞅着她在合肥买的房子翻了三倍,我心里那个滴血啊,为什么不多买几套?? 我这么一路想起来,我跟太太最大的三个差异分别是:赚钱的意识、看问题的角度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当然我并不觉得懊恼,因为女人进化得就是比男人要完善。就像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在旁边一直唠叨:如果房子和老公只能留一个,到底该留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