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看到他人的不幸,而放弃自己对幸福的信仰与追求 一个人的幸福要靠自己争取,而不是参考其他人的生活形态,受其他人选择的摆布。 meiya: 你好! 我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中,爸爸妈妈一直都是吵架、打闹。我10岁左右爸爸提出离婚,因为当时我还小,所以爸爸在众人的劝说下从法院撤回了离婚协议。高中以前只要他们发生争执我都会去劝架,之后我觉得自己也劝累了,这样的家庭还不如他们两人离婚的好,双方不必再折磨对方,我也清净。后来爸爸为了多挣些钱出去打工了,只有过年才回家,可是他们就连过年在家的这几天也不和睦。在外上学和工作的我从来都不会想家,也不会想他们,甚至有时过年都不愿回家! 在我上大二时,有一天堂姐突然打电话给我,哭诉我妈妈和她老公有一腿,她哭得撕心裂肺,让我无所适从。虽然我知道她老公很爱拈花惹草,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妈妈也是其中之一!第二年我回家,妈妈去车站接我,却有另外一个男人和她一起,我问她是谁,她说是个邻居,我训斥说:你一个人在家,干吗和别的男人走这么近?她狡辩说:是邻居,又没什么。 在我毕业一年后,爸爸还是没有回家,依然在外打工。更痛苦的是他染上了性病。多么悲哀的事情,我觉得我爸妈简直是可耻! 现在我毕业三年了,直到今年他们才知道对方这些事情的真相。这几年我也是守口如瓶,每天焦虑地生活着,每每接到爸妈的电话就是他们互相数落彼此的不忠。我原谅不了他们的行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们。因为自己父母的婚姻不幸,导致我不相信爱情,也恐惧婚姻,我从未谈过恋爱,追我的都被我拒绝,相亲我都不去。目前的我甚至不怕孤独终老,一个人生活也好过不幸的婚姻! meiya 高尔基有句名言:“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但是这句名言并不完全正确,事实上很多父母并不会爱护自己的孩子,更别提教育好孩子了。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一真理一样,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婚姻,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父爱/母爱(父性/母性),可以胜任父亲/母亲这一角色。一个人不适合婚姻,缺乏父爱/母爱并没有错,没有成为父母的意愿,没有建立一个和谐家庭的能力,没有学习如何做好父母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这样的人却选择进入婚姻,成为父母,让自己的问题成为伤害年幼孩子的利器,便是一个人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责。当然这也不单单是他们的问题,也有一部分社会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社会更进步,更文明,体制更健全,更有安全感,价值观更多元一些,想单身的可以一直不结婚也能好好生活,想结婚的可以找得到合适对象,想离婚的人可以更自由更有保障地离婚,无疑有许多人会生活得更幸福一些。 1979年的一部美国电影《克莱默夫妇》就为我们展现了离婚的父母为了减少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做出的努力,展现了父爱母爱的无私与博大,平淡真实,细节丰富,感人肺腑。其中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母亲离家出走之后,父亲独自带着孩子,一天晚上父子俩因为吃冰激凌大吵了一架,孩子躺在床上哭着哭着睡着了,父亲泰德进房间给孩子盖被子,懂事的比利醒来后先向泰德道歉,并问泰德,妈妈的离开是不是因为他不乖,还担心因为自己不听话,爸爸也不爱自己,会离开自己。泰德边安慰儿子边解释:“比利,妈妈很爱你,妈妈走不是因为你。我不知道这样说你懂不懂,但我尽量解释。妈妈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我一直想让她成为我想要的那种太太,她一直在努力使我开心。当她做不到时,她想和我谈谈,而我却只顾自己的事,没有听她倾诉……你妈妈本来早就想离开,她一直没走,是因为她非常爱你。她离开是因为受不了我,她离开不是你的原因,是我的原因……”这段劝慰不仅看出父亲对婚姻破裂的反思和愧疚,也看出父爱的温柔、担当与大气,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父亲做出了最真诚的努力。如果世上多一些这样的父母,受伤害的幼小心灵就会少很多。 你父母的过错在于当两个人婚姻失和、爆发冲突的时候没有好好解决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终止这种家庭不幸,也没有尽力降低这种家庭不幸对年幼子女的心灵伤害。我前段时间看了黄维仁博士的《窗外依然有蓝天》,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可以断言,离婚会造成子女的心理疾病、增加犯罪概率这一假设。相反的,却有许多例子表明,只要处理得当,父母离婚带来的不幸可以获得转机,“帮助子女身心获得发展,在待人接物上更为成熟,面对婚姻抱着更为实际的态度,较不会用童话式的幻想过度美化婚姻”“对某些子女而言,与其让他们留在父母经常冲突、充满烽火的家中,还不如让他们在单亲的爱中长大,心理发展会更健全些”。如果你的父母不是单单为了维持婚姻关系这一形式硬绑在一起,而是处理好离婚问题,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也许对你的伤害会降低一些。 你说:我原谅不了他们的行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们。这一问题我真的很难回答,但是我会试着把我的想法表达清楚: 我喜欢忠贞和谐、白头到老的主流婚姻观,我知道自己和他们的选择不同。虽然你给我写信,觉得我有点影响力,但我也不会自大地站在道德高地上去谴责或者纠正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他们的自由。我们需要的是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要认识到:在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和我的选择都是一样的,在这世界上,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存在。 同样的,你一定要分清楚,你父母和你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他们,你是你,你不要将自己与父母捆绑在一起,你根本不需“忍受这些耻辱”(他们的行为在我看来也并不可耻),他们的行为只需要他们自己负责,无须你去为他们承担和负责。如何面对你的父母?你只要尊重他们即可。你有你的自由意志,你依然有自己对美好爱情、幸福婚姻的信仰与追求。他们的婚姻固然有问题,但是你如果因为父母的婚姻不幸而不相信爱情,恐惧婚姻,那就是放弃自己的自由意志,放弃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放弃了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让自己幸福的机会。一个人的幸福要靠自己争取,而不是参考其他人的生活形态,受其他人选择的摆布。 美国某个戒酒协会有则誓词是这样的: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两者的智慧。你父母的生活方式你不认同,也无法改变。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强大、更自由,挣脱父母给你造成的伤害和阴影,去追求自己爱情与婚姻的幸福。你也可以改变自己对父母婚姻形态的认知和态度,从中获得正能量:因为小的时候经常看到父母吵架、彼此不忠,知道不幸的婚姻对子女的伤害,也了解和谐忠贞的爱情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选择伴侣时更看重两个人是否相爱,性格相合,是否有能力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我要努力让自己幸福,不要复制原生家庭的婚姻悲剧,我要让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一个人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思想、态度,塑造自己的命运,这样,人生幸福与否,依然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请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对幸福的信仰与追求,更不要因为他人的不幸扼杀了自己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