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卑微地爱着一个人的经历 周小北 我一定是有卑微地爱着一个人的经历的。 少时,暗恋班上一个长得英俊的小混混。 像我这种学生干部、国旗手、校刊主笔,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大概也是青春期里过得最压抑的少女。 暗暗喜欢那种浑浑噩噩的坏小子,以及他们打架斗殴的小江湖。似乎他们身上有某种特别带劲、特别原始的活泼的能量。对我这样的乖乖女来说,那是一种奇异的诱惑。 直到工作以后,一次饭局邂逅了当年的“小混混”,他已长大成熟,然而颜值一如当年那般出众。 我大概是把自己对于古惑仔和逍遥哥哥的幻想寄放在他身上了,于是,来自宇宙两极的人就这么相恋了。 在一起之后,才发现,我们有完全迥异的价值观和兴趣点。他在意的是哥们儿、烟酒茬架和漂亮姑娘,我钟情的是茅草屋、竹林桃源和归园田居。 他交际圈里有各种来路不明的“妹妹”,我死忠捍卫着爱情的专一,犹如一枚将自己封存在树脂中的琥珀。 他有应酬不完的人情和帮不完的忙、打不完的架,我守着电话到深夜,总也等不来一句晚安。 我试着去理解他,毕竟那是我不曾见识过的世界,其中自有他的规律和生存法则,我努力适应他江湖好汉的义气和不负天下红颜的博爱。 然而后来,他终于不顾我的哀求,去了另一个女孩身边。他说她更软弱更需要照顾,而我坚强独立有思想。等他安抚好她,就来找我。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的爱一直如此没有骨气。我盲目地迎合这段臆想中的恋情,容许他一次次逾越底线,直到爱彻底崩坏,满地狼藉。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失声,第一次抽身出来打量这份古怪的感情和这个让我不得其解的人。 原来,我们本不是同路,作为银河星云里的一粒微尘,我们原本或许终生都不会相遇。 甚至我们使用的从来不是同一套语言体系和价值标准,他身上的光芒、侠肝义胆的情怀、书剑恩仇的快意……这些都是我一个人的臆想,并不一定真实存在过。 或许他原本风流成性、见识浅薄,只不过,这些特质被我主动屏蔽了。 我长久以来臣服的,只是自己的情愿和理想。 有多少女孩,在耀眼的信仰光芒笼罩下,甘愿将自己低到尘埃里,零落成泥碾作尘,连被平等相待的机会都不曾有过。 经历了被分手的创痛,第二天还要打起精神走很远的路去上班。每行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口呼吸,好让自己不会随时倒下。 如壮士断腕,夜夜独自面对锥心之痛。 渐渐习惯了每日睁开眼,胸口准时袭来的疼痛,仿佛是对死去爱情的定点问候。 不知又过了多久,也许是33天,也许根本用不了那么久。某个清晨醒来,看到窗外的微光从淡蓝色布窗帘的缝隙透进来,感觉到生之欢愉。 换上轻快的运动装,出门去跑步,小区里有人在遛狗,我蹲下身来逗狗。可爱的金毛一个劲儿往我身上蹭,细密温暖的绒毛仿佛直接抚摸在我心上。 倏地,那些如浓雾般笼罩周身的哀伤和悲戚开始消散,如阳光下轻盈得负担不起一丝重量的露珠。 后来,他回来找我,我竟觉得陌生。我为什么会和这个人有瓜葛?真是难以置信。当初那个低眉顺目的女孩,那个在爱情关系里变得不自主、恐慌和软弱的姑娘,忽然就平静洒脱地切断了与他的联络。 有时候,我们以卑微的姿态在一场关系里存活,放弃自我,拼命去适应对方,把“对方比自己重要”的错觉硬生生捏造成了事实。 是我们自己,助长了一份不平等的情感契约。 很多女性告诉我,婚后在带孩子、打拼事业、与公婆相处的夹缝里生存,拼了命地承担那些远超自身负荷的重量。慢慢地,心中积蓄了无尽的委屈、痛苦和孤独。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啊。我了解,过度承担的人不会真的快乐。 我曾有相当长一段时期,陷入自我评价极低的状态里,放弃自己的专长,不敢去做那些真心喜欢的事,甚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迎合对方,全心全意想要靠付出和牺牲来维系关系。 因为婆婆不喜欢乱花钱,我果断放弃了所有的日常消费计划,逛街、购物、美容全部取消。 我想要表现好一点、更好一点,仿佛婚姻成了另一座考场,每一天都是一次模拟测验,只有不断保持优异成绩,才可以持续享有优等生的尊严和待遇。 我并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拼命表现?这种表现,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永无止境的,不会有究竟圆满的那一天。 我忘记了,婚姻的本质是爱情,而爱情里的我们不该是最甜蜜和放松的样子吗?一直拼命驱策自己,活成另外一个形象,也许那是一个表率,也许那是一个楷模,但都不是你。靠这种姿态得以维系的感情,又有几多幸福把握? 后来慢慢了解到,是我自己把评判权交给了对方。是你执意要让婆婆和老公当主考官,而他们判你高分、低分,都会强烈影响你心绪的起伏波动。 在这样的模式里,你永远是被审阅的一方。不管表现是好是孬,心中都会被种种不忿充斥。不管我们付出是多是少,都难免落入被评议的不安境地。 在这种情境里,就算被表扬、被赞美,也没有任何意义。只要你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好名声,就一定也会耿耿于怀于自己的坏形象,一切终归由他人主宰。 当活着只为取悦别人,就算活成了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心中又有多少属于自己的真正快慰? 我婆婆是远近有名的贤妻良母,从年轻时就勤劳贤惠、朴实节俭,把家庭操持得有条有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终日劳作,几乎牺牲了全部的个人喜好和欲望。 然而她并不放松,也不快乐。或许是出于女人的敏锐直觉,我可以体察她心中深埋多年的委屈、自卑和怨愤。光顾着活给外人看,冷落了自己几十年。 她对丈夫有诸多怨念,对孩子有无尽不满,但她依然在孜孜不倦地为他们服务。就在这种一面付出一面不甘的状态里,循环着每一日,不知不觉已近花甲之年。 这些年,她从没有讨过自己的欢心,她对自己有清教徒般严苛的禁锢和限制。 而她的孩子们,时常被强烈的自责情绪控制,无法放松身心,对于心中喜爱的事物,向来充满犹疑和负疚。 她常在人前提起自己初初嫁进这个家门所受的种种委屈,事实上,几十年来,不曾有一刻,她从那些过往的沉重里走出来过。 虽然鞠躬尽瘁,内心深处,她并无一刻满足和享受过自己辛勤经营得来的幸福。 其实,她是多么理所应当配得这世间所有的幸福,可她习惯了活在无尽的牺牲和持续的抱怨中。这是大多数处在她这个年纪女性的心理状态。 有的时候,当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存疑的时候,不妨看看老年人,看看上一辈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夫妻相处模式,他们的观念,他们选择的方式……你慢慢就会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眼前的路线了。 这是一种很悲凉的示范。 但对我们有着巨大的警示作用,我们要不要在怨恨与劳作中一点一点耗尽体内全部的热情、好奇、快乐、向往? 当你习惯了以卑微的姿态活一年、三年、五年,你也就会这样一直卑微下去,一辈子。 最终,你会和眼见的那些霜华满鬓的老妇人一样,满面愁苦,一腔辛酸。 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里有句台词说得好:我才懒得去想十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子,我只在乎十年后的自己怎么看现在的我。 自从明了这个道理,我就渐渐放手让老公负责接送女儿,在我忙的时候让他参与带孩子。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都是无条件妥协的一方,心甘情愿承担百分之百。 我需要有阅读、写作和静心的时间。 以往,我常常在来回奔忙换尿布、做辅食和小娃娃哭闹的鸡飞狗跳里勉强写上几笔,就算老公明明在看电视,我也不会打断他的娱乐。 是我自己,默认了这种家庭分工和价值序位。我的爱好、兴趣和工作退居末位,我以为包揽全部家务才是我的价值。 事实上,只要你有自己的专长和热情,就值得排除万难、用心呵护、令其成长。就算你是个家务白痴,那又有什么要紧? 当我对自己的时间重视起来,为自己安排了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内容,对方慢慢也开始意识到这种转变,并给予调整和适应。 不用怕,最初总会有一段动荡期。 对方会不习惯你的改变,或许会有冲突。但新模式的建立需要你的努力,谁让你曾经把旧模式塑造得那么根深蒂固?对方习惯了你卑微的姿态。当你开始图谋自己的出路,势必会令他受到震动。 你得温和,同时也得坚定。 我们追求平等自在之心应坚如磐石,我们重视身心的延展和舒适度应胜于一切。倘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别人也会习惯了不在乎你的事。 某个夏日傍晚,我早早洗好澡,啃了半片西瓜,在阳台上敷着面膜吹着风。朋友发微信问我在干嘛,我答:无所事事敷面膜。 对方惊呆:发生什么事了?你已经几年没做过面膜了!才忽然意识到,确实已经有好几年、好几年,没有享受过这片刻美妙日光了。 虽然还有许多事要做,但是,请等我一小会儿。诸事放下,万缘暂舍,这一小会儿是属于我的,它可以不属于家务、嘈杂纷争和劳动义务。 它对我很重要。 比起靠委曲求全换得平安,把自己活好了更值得全情投入一辈子。而这个投入就是每天的一小会儿、又一小会儿,不断累加,使其成为容貌、心灵得以丰富的资材。 一个美好生动的家庭成员,是不是要比一个勤劳怨忿的家庭成员贡献更大?或至少并不显得逊色多少。 我们怎么款待自己,怎么宠爱自己,怎么提升自己,怎么令自己得到滋养和成长……你怎么对待自己,这是唯一的课题,你怎么释放自己的价值,或许是终生的事业。 一位男性读者朋友向我倾诉,他觉得婚后与妻子没有交流,他说的话她不懂;他的理想和追求她不感兴趣;他交朋友她赌气吃醋;他的世界每天在更新换代,她的视线永远停留在家务琐事和邻里是非中;他想着如何开疆拓土,她只琢磨怎么拴住他……他对婚姻感到无比厌倦和失望。 我想说,这位妻子是缺乏安全感的吧,大概也是活得卑微的一个,她身上或许有你我的影子。 我们有时候是太目光如豆了,太在乎一些人和物,认为那远比自己更重要。却不知生命的怪圈在于:是因为你首先失去了自己,于是便陆续失去了世界。 我们总觉得自己需要依附于物,才能存活。这是一个心理谎言。 在爱情和婚姻来到之前和离去之后,你都要让自己好好活,这个好好活的能力才是最需要时刻筹谋和建设的。 不管友人还是爱人,都不是你想拴就能拴住的。甚至当你一这么想,在这个起心动念里,就落入了乞怜的境地。也就在同时,将你想要的人推向了更远的地方。 你能做的,只有极力确保自己的身心成长。在这方面,请用力“自私”和“专注”一点,心无旁骛地聚焦你所热爱的领域。 然后去创造价值,体验时间的神奇效用。它真的不仅仅是用来刷锅洗碗的,还可以用来缔造更多神迹。 一个圆满快乐的你,才是对身边人最大的善意和贡献,而不必靠辛劳困苦绑架和依附于人。 所谓道德,不是承包所有并不情愿的劳作,而是由于投身生活获得充分滋养后散发的平和安定的磁场。 当有一天,我们的欢笑并不是悲伤的面具,我们的善良也不表现为自我牺牲,你才可以说,你是一个具足了道德感的人。 我们不能忘记,那个生命的怪圈,它时时刻刻分秒不息地在悄然发生着作用: 当你赢得圆满的自己,就会陆续赢回整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