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爱的缺失 问起她为什么,她的答案是没有遇到让自己有感觉的人。再问她一个有感觉的人也没有遇到吗,她说除了上学时暗恋过的英语老师,就再也没有了。 像X小姐这样,对什么人都找不到感觉的人,人们会说他们是完美主义者。但这个完美主义,却可能就是因为儿时太不完美的生活经历导致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婴儿时期的遭遇使人内心太脆弱,即便之后父母再努力,也可能会有爱的缺失,给人们的内心留下伤痛,更别说有些父母根本就没有能力付出爱了。 爱的缺失并不等同于父母的缺位,而是说在孩子内心的感受上是缺少爱的。 早年被父母照顾的过程中,孩子的需要有时能被满足,有时不能。孩子的世界是分离的,会把爸妈满足自己时的形象认知为好父母,把不能满足自己需要、让自己痛苦时的形象认知为坏父母。 人们会喜欢上什么样的人,是跟儿时心中坏父母和好父母的形象有很大关系的,尤其是异性父母,或异性抚养者。 人类有个基本心理特点: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导致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只有好的部分,而没有坏的部分。坏的部分往往被幻想为好的,比如一个自己想吃东西而父母没钱给买的孩子,他幻想中的父母可能就是很有钱的,自己想要什么父母都给买。 我小时候家在很穷的农村。听父母说,在我两三岁时,一天我在村里的马路上玩耍,有一对城里的夫妇路过,他们估计是没儿子,看到我白白胖胖,跟我父母商量着想把我抱走,我父母没同意。 但是,后来的我听说此事后想法却不同,心想他们当时怎么没跟我商量商量。 每当幼小的我在烈日暴晒的农田里干活,累得头晕眼花、饿得前心贴后背时,我就抬起头,一边用脏兮兮的手背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看着通往城里的路,心想那对城里的夫妇怎么就不再来了呢?商量商量呗,认个干爸干妈也行啊!在当时他们就是我理想父母的代表。 到了择偶时,这种理想的父母形象就会被投射到心中理想爱人的身上。自己的爱人要像自己的好父母,同时不但没有坏父母的部分,还要具备自己坏父母的反面。 比如一个勤快但脾气坏的妈妈,如果她的坏脾气给儿子带来很多痛苦体验的话,儿子潜意识里可能就喜欢勤快而又温柔的女孩儿。勤快是好妈妈的一部分,温柔是坏妈妈的脾气坏的反面。 对于那些儿时需求得到满足较多的人来说,他们的好父母部分是他们体验过的,坏父母部分虽然也有,但很少,他们体验过之后觉得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他们长大后就更容易接受有缺点的爱人。而对于需求很少得到满足、爱的缺失太严重的人,他们脑海里的坏父母形象太多,就可能会把坏父母的反面想象为一个更加理想的形象,以至于超出客观存在的人。 这有点像曾经的热播穿越剧《步步惊心》里若曦讲的: 她小时候经常吃芙蓉糕,有次看到别人吃糖葫芦,她也要吃。父亲说糖葫芦太脏,不让她吃,她就一直觉得糖葫芦一定比芙蓉糕好吃。等到有一天她真吃到糖葫芦了,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芙蓉糕还是比糖葫芦好吃。 若曦对于糖葫芦一定比芙蓉糕好吃的想法,就是因为缺少真实体验而想象出来的,非常虚幻。 儿时父母的爱缺失,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难以找到感觉,因为理想的爱人太完美,现实中难以找到。X小姐就属于这种情况,她的父亲长期不在身边,母亲因为一个人抚养3个孩子,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对孩子发脾气。 在灰姑娘的故事中,继母就代表坏父母。坏父母有多坏,灰姑娘理想中的父母就有多好,把这个理想的父母形象投射到爱人身上,只有王子才能满足条件了。王子是理想父母的代表,但王子毕竟稀有,除王子以外的男人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 心中有过于理想的爱人形象,再加上爱幻想的特点就变成了另一种:容易迷恋人。这样的人爱上一个人时,往往爱的并非那个人的本身,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爱人。 这样的人往往会短时间疯狂地爱上一个人,但当他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时,又会极度失望。当初的幻想多么完美,后来的失望就会多么强烈。 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洛神”的民国女作家萧红,就是一个从小缺少父母之爱的女人,9岁丧母,父亲脾气倔强,她跟随爷爷长大,看似无忧无虑,内心其实缺少关爱。 这导致她容易陷入爱情寻找缺失的爱。当她遇到喜欢的男人时,爱得倒是真切,但她其实并不了解对方,等到一起生活才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所以,总是被男人伤害,对男人失望。看似命中注定,实际与儿时缺少父母关爱有关系。 那些在婚姻中想努力改变对方的人,也多是因为不能接受真实的爱人本身,总想把爱人改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这当然容易导致婚姻出问题,这也是儿时缺爱的人婚姻容易出问题的原因之一。 【小练习】 这是一个帮助你了解自己以及理想爱人形成原因的小练习,如果你愿意,可以花点时间,试着做一下,也许会对你有些帮助。 在下面写出你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再写上你父母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不是由父母抚养长大的,就写重要抚养者的。 自己: 优点: 缺点: 1.__________;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7.___________; 7.___________; 8.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 9.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 父亲: 优点: 缺点: 1.__________;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 7.__________; 8.____________; 8.__________; 9.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 母亲: 优点: 缺点: 1.__________ ; 1.__________ ; 2.__________ ; 2.__________ ; 3.__________ ; 3.__________ ; 4.__________ ; 4.__________ ; 5.__________ ; 5.__________ ; 6.__________ ; 6.__________ ; 7.__________ ; 7.__________ ; 8.__________ ; 8.__________ ; 9.__________ ; 9.__________ ; 10.__________ ; 10.__________ ; 对比一下自己和父母的性格特点,看看会不会发现些什么。 1.你的性格当中的优点像父母优点的一部分: 2.你具有父母缺点的反面: 3.你明明知道父母身上的一些缺点,但你可能还是继承了一些: 然后再写出自己理想爱人的性格特点: 理想爱人: 优点: 缺点(这一项如果写不出来,可以不写): 1.__________ ; 1.__________ ; 2.__________ ; 2.__________ ; 3.__________ ; 3.__________ ; 4.__________ ; 4.__________ ; 5.__________ ; 5.__________ ; 6.__________ ; 6.__________ ; 7.__________ ; 7.__________ ; 8.__________ ; 8.__________ ; 9.__________ ; 9.__________ ; 10.__________ ; 10.__________ ; 提示:如果你完成了这个练习,看看你会不会发现些什么。 1.你理想的爱人具有父母特别是异性父母的优点: 2.你理想的爱人具有父母特别是异性父母的缺点的反面: 如果你谈过恋爱,或有过婚姻经历,你可以把以前的或现在的爱人的性格特点也写出来。 真实的爱人: 优点: 缺点: 1.__________ ; 1.__________ ; 2.__________ ; 2.__________ ; 3.__________ ; 3.__________ ; 4.__________ ; 4.__________ ; 5.__________ ; 5.__________ ; 6.__________ ; 6.__________ ; 7.__________ ; 7.__________ ; 8.__________ ; 8.__________ ; 9.__________ ; 9.__________ ; 10.__________ ; 10.__________ ; 看看会不会有些发现。 1.他具有你父母身上的一些优点: 2.他也具有你父母身上的一些缺点的反面: 3.你可能会发现,他居然具有你父母身上的缺点,尽管你不喜欢这些特点,但你还是会被这样的人吸引: 这就是理想爱人和现实爱人的不一样,人们虽然希望爱人是完美的,但还是容易喜欢那些某些部分像父母的人,包括父母的缺点。对于一些人来说,潜意识指引他们找到跟父母一样有缺点的人,好继续实施他们想改变父母但没有完成的这一愿望。完形心理学称之为“未完成事件”,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