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安慰他人的方法 安慰人是一门技巧,是一种为别人调节心理的大学问。朋友打电话告诉你,他失业了;同事的检查报告出炉,确定他得了癌症;大学同学正经历婚变,可能离婚;好朋友的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岳父突然死亡,而老婆为来不及见最后一面而抱憾…… 面对这些伤痛或难堪,作为朋友能帮什么忙?怎样帮忙才有效?要帮到什么程度?当朋友痛哭无语时,该如何按捺内心的不安与疑问,倾心聆听并安抚他的痛苦与焦虑?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方法: 1.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安慰 如果被安慰者面临事业上的不如意,你就需要对其强烈的事业心给予充分理解、支持。这个时候,理解应多于抚慰,鼓励应多于同情。你就不必劝慰对方忘掉忧愁、痛苦,更休想说服对方随波逐流,放弃他的理想、追求。最好的安慰,就是帮助对方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所面临的诸多有利不利条件,克服灰心丧气的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念,并共同探讨通向事业顶峰的光明之路。 如果被安慰者不幸身患重病,应不必过多谈论病情。你应该多谈谈病人关心、感兴趣的事情,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减轻精神负担。如能尽量多谈点与对方有关的喜事、好消息,使他精神愉快,更有利于早日康复。 如果被安慰者因生理缺陷或因出身、门第而被人歧视,安慰他时就应多讲些有类似情况的名人的模范事迹,鼓励他不向命运屈服,抵制宿命论的思想影响,使他坚信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仍然能够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人生的价值。 2.倾听对方的苦恼 由于生活体验、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工作性质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对于苦恼的不同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他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安慰人,听比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够“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他的最好的帮助。 3.安慰是同情,但不是怜悯 同情是一种真心实意的善良心情,彼此应站在完全平等的地位上交流思想感情,给对方精神上、道义上的支持,并分担对方的感情痛苦。与之相对的是,怜悯不是平等的思想感情交流,不是精神上、道义上的敬赠,而是一种上对下,尊对卑、强者对弱者、胜者对败者、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感情施舍。 说出同情的话语,有劝慰也有鼓励,语气低沉而不乏力量,而且尽量不当面说出“可怜”、“造孽”等词语。怜悯的话语,只有一味的悲伤,语气低沉、无力,而且把“可怜”、“造孽”等词语经常挂在嘴边,仿佛在欣赏、咀嚼对方的痛苦。 所以,你应该记住的是,安慰别人需要同情,但切不可怜悯。 4.安慰需要换位思考 安慰别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由于对他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因此,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 5.运用善意的谎言进行安慰 善良的谎言,有时胜过不该说得真话。在安慰别人时,适时的谎言往往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里所说得谎言,当然是指善良的谎言,即为了减轻不幸者的精神痛苦,帮助不幸者重振面对生活的勇气。如对于本来就感情脆弱、意志薄弱、身体虚弱的不幸者,其心灵已经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如果再如实地将他所面临的噩耗讲出来,对方就有可能因承受不住沉重的打击而一蹶不振,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这种特殊情况下,与其立即如实相告,还不如暂时隐瞒真相。当事人以后明白了真相,只会感激、不会埋怨。即使当时半信半疑,甚至明知是谎话,通情达理者仍感到温暖、宽慰。因为他是被关怀、爱护,而不是被欺骗、愚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