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说话有奇效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交谈时的含蓄与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在言谈中,有驾驭语言功力的人,会自如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委婉含蓄比直截了当的表达效果会更佳,但也更需要多动脑筋,它是一种语言修养,也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有一次居里夫人过生日,丈夫彼埃尔用一年的积蓄买了一件名贵的大衣,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爱妻。当她看到丈夫手中的大衣时爱怨交集,她既感激丈夫对自己的爱,又怨他不该买这样贵重的礼物,因为那时试验正缺钱。她婉言道:“亲爱的,谢谢你!谢谢你!这件大衣确实是谁见了都会喜爱的,但是我要说,幸福是来自内在的。比如说,你送我一束鲜花祝贺生日,对我们来说就好得多。只要我们永远一起生活、战斗,这比你送我任何贵重礼物都要珍贵。”这一席话使丈夫认识到花那么多钱买礼物确实欠妥当。 委婉是一种既温和婉转又能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的谈话艺术。它的显著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够诱导对方去领会你的话,去寻找那言外之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委婉含蓄的话,不论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是向对方劝说,都能保护对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对方容易赞同、接受你的说法。 直爽的女人虽然坦率真诚,但却少了点韵味和风情,女人学会了委婉,才是有女人味的女人。委婉的方法,一般分为讳饰式、借用式和曲语式三种类型。 (1)讳饰式委婉法:是用委婉的词语表示不便直说或使人感到难堪的方法。作家冯骥才在美国访问时,一个美国朋友带儿子去看望他。说话间,那孩子爬上冯老有些摇晃的床铺,站在上面拼命蹦跳。这时,冯老如果直接喊孩子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也让人觉得自己不够热情。于是,冯老笑着对朋友说:“请您的孩子到地球上来吧。”那位朋友没有对孩子进行指责,而是顺着冯老的思路,同样不失幽默地回答道:“好,我和孩子商量商量!”冯老的话使本来也许是困难的批评变得顺利起来,而且创设了比较融洽的氛围。委婉,能够在不“伤人”的境况下展开温馨的批评。 (2)借用式委婉法:是指借用一事物或其他事物的特征来代替对事物实质性问题直接回答的方法。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代表陆文夫:“陆先生,你对性文学怎么看?”陆文夫说:“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陆文夫用一个生动的借喻,对一个敏感棘手的难题,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中西不同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文学作品的民族性上。陆文夫实际上是对问者的一种委婉的拒绝,其效果是使问者不感到难堪,使交往继续进行下去。 (3)曲语式委婉法:是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商洽的语气表达自己看法的方法。1937年冬,刚从济南到武汉的老舍先生在冯玉祥将军的图书楼写作,可冯将军刚从德国回来的二女儿却与人在二楼跺脚取暖,打扰了老舍先生的构思。吃午饭时老舍笑着向冯家二小姐说:“弗伐,整整一个上午,你在楼上教倩卿学什么舞啊?一定是从德国学来的新滑稽舞吧?”一句话引得大家一阵大笑,二楼也从此变得静悄悄了。老舍先生在谈笑间,既没有使对方尴尬,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 另外,使用委婉语,必须注意避免晦涩艰深。谈话的目的是要让人听懂,如一味追求奇巧,会使他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造成误解,必然影响表达效果。要做到语言含蓄须善于洞悉谈话的情景和宗旨,还要练就随机应变的本领,这样才会使你的语言得心应口、有新意。 口误了也能绝处逢生 “人有失足,马有乱蹄”,在人们的日常交往过程中,难免会陷入口误的窘境,有时在不经意间甚至“误”得十分离奇、“误”得非常荒诞。虽造成口误的个中原由不尽雷同,但导致的结果却不难预测:轻则贻笑大方、冷却场面,重则引发纠纷,甚或反目为仇。如果没有技巧去化解,就只能面呈愧色、心添懊恼,但思维和语言机敏者却能自圆其说,化险为夷,甚至变“废”为宝!一次,上海东方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袁鸣应邀到海口市主持“狮子楼京剧团”建团庆典。由于去得匆忙,一上场,袁鸣就闹了个口误:“现在我荣幸地向大家介绍光临狮子楼京剧团建团庆典的各位来宾——今天参加庆典的有……海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南新燕小姐!”这时,台下缓缓站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哇,小姐变成了老翁!全场沉寂之后是一片哄笑…… 可袁鸣自有妙招:“对不起,我这是望文生义了——不过,南教授的名字实在是太有诗意了。一见到南新燕三个字,我立刻想起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南飞的新燕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就像我们今天的情景:京剧一度是清末的宫廷艺术,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戏曲,但是现在已经从北方流传到南方,跨过琼州海峡,飞到海南——这又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呀……” 话一说完,顿时掌声、欢呼声四起。袁鸣的“口误”引起哄笑,当然先要道歉;但道歉之后并没有“服输”,而顺题立意,快速完成了新的命题构思——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两幅画面:一是古诗之画,意在赞美老教授名字寓有诗意;一是现实之画,扣住京剧历史的话题,紧密联系“狮子楼京剧团”成立庆典的现场语境,天衣无缝。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因说错话而陷入尴尬困境的情况。这种情形的出现或多或少会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因而错话说出以后如何进行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使自己的错误能够及时得以补救,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境,最要紧的是掌握必要的纠错方法。 那么,当你出现口误后究竟如何逢凶化吉,巧妙补救呢? 1、将错就错法 准备不充分、说话速度快,容易口误;心情紧张、受个人阅历和学识程度的限制,也容易口误;有时即使自己认为是很精当的遣词造句,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也能成为“口误”。顺“错”补救,借助于对原句的增减,或对原句意思的重新挖掘,加以巧妙掩饰,则能“转危为安”,甚至妙趣横生。曾有一位企业老总,为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发动员工利用各种关系跑贷款。在一次汇报会上,一位员工对跑贷款感到很难很灰心,便引用了古人诗句“十扣柴扉九不开”来形容。老总听后大不悦。这位员工敏感地觉察到是因为自己的“口误”所致,便灵机一动,话锋一转:“虽然十扣柴扉九不开,但毕竟还有‘一开’,只要我们‘多扣’多跑,还是能够打动金融部门芳心的!” 2、借意转述法 如口误发生后不及时化解,令对方难以容忍,甚至局面有可能无法收场时,你不妨借用另一层他类义项来诠释巧解因口误产生的“麻烦”,从而“死”里逃生,走出窘境。有一次,在一个热闹非凡的婚礼上,女主持人在宴会的中途竟出现了不可原谅的口误:“各位来宾,今晚为新郎新娘送来花圈祝福的还有……”顿时,整个热烈的场面一片寂然,众人相视。男主持人低声提醒女主持人,说溜了嘴,可老到的女主持人不慌不忙:“很抱歉,我原以为美丽的新娘是朝鲜族人,因为她们结婚时亲友都送花……(双手合抱,意味着‘圈’字)。”借他义而加以转述,成功地帮女主持人“突围”。喜事还在进行中,谁还想深究其责! 3、借题发挥 就是错话一经出口,在简单的致歉之后立即转移话题,有意借着错处加以生发,以幽默风趣、机智灵活的话语改变场上的气氛,使听者随之进入新的情境中去。曾有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去某合资公司求职,一位负责接待的先生递过来名片。大学生神情紧张,匆匆一瞥,脱口说道:“滕野木石先生,您身为日本人,抛家别舍,来华创业,令人佩服。”那人微微一笑:“我姓滕,名野柘,地道的中国人。”大学生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片刻后,他神志清醒,诚恳地说道:“对不起,您的名字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他教给鲁迅许多为人治学的道理,让鲁迅受益终生。今天我在这里也学到了难忘的一课,那就是‘凡事认真’。希望滕先生日后也能时常指教我。”滕先生面带惊奇,点头微笑。经过认真地考核,最终录用了他。 4、自我解嘲 就是在错话出口之后,机智地将话题引向自己。通过对自己的善意攻击来消弭对方的敌意,转移对方关注的焦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不露痕迹地照顾到对方的自尊心,同时巧妙地使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 5、赞美对方 就是说错话之后,巧妙地通过赞美对方以达到自我解困的目的。有这样一例:一个高高瘦瘦的小姐新买了一件短上衣,兴冲冲地邀女友品评。女友见她穿了新衣越发状如衣板,不禁脱口说道:“这件衣服并不适合你。”对方顿时面沉如水。女友见状自责,转而笑吟吟地说道:“像你这样苗条修长的身材,如果穿上那种宽松肥大长至膝下的衣服,就会越发显得神采飘逸、潇洒大方了。那些矮而又胖的人就穿不出这种气质来。”小姐听罢顿时转怒为喜。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任何人都会反感恶语而绝不会拒绝赞美。适度的赞美既会令对方心生暖意,又会令自己摆脱语误的困境,何乐而不为呢?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