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向古人学习 记得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游览的时候,问随行的朋友,如果古代也有微博和朋友圈,你说老祖宗们还能造出这么精美无敌的文化遗产么? 朋友们都无语了。 答案当然是不能啊。除了后宫的甄嬛和其他百无聊赖的娘娘们,最最适合刷刷朋友圈点点赞之外,那些从事艰苦细致的创造工作的人们,就还是远离这些社交神器吧! 没别的,就是太浪费时间了。 我有个朋友,有天把QQ签名改成:QQ已作废,微信已作废,微博已作废。考研。 我笑了大半晌。 我看他升学有戏。 社交媒体上的碎片化内容,特别容易变成小虫子,钻进你的生活、学习甚至一切。然后把你整块的时间,全部撕咬成碎片,拾都拾不起来。 想写个文案吧,本来需要1小时,结果中间刷了3次朋友圈,点了4个赞,在脑子里再盘旋一会儿,最后发现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还没写完。这太常见了。 说是早晨要回个特别急的邮件吧,可惜这周每天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看淘宝,于是习惯难改,先到自己收藏的那家店瞅瞅到底上没上新,打没打折,不小心手一滑,又链接到其他家去。恍然中午了,连邮箱都还没登陆。 发誓要早睡,再超过12点就割腕,结果躺在床上突然发现,今天是周二啊!《万万没想到》更新了啊!也就十几分钟,看完了事!结果左看右看,把整个优酷的更新全看了。 这种悲剧真是人人难逃的,但如果你再对自己那么温柔,那么不舍,再不独裁、变态一把,过几年人老珠黄之后会发现,除了皱纹之外一无所获。 所以我身边的很多高效率女王,都是首先能够驾驭社交工具的。规定自己每天只能刷一次微博微信,就不会再打开第二次;工作中只要在写东西,就一定不开浏览器;晚上洗完脸直接滚去被窝,一切带电的坏东西绝不带进卧室;和朋友吃饭,要求自己从屁股挨着椅子到抬起离开,不准掏出手机;坐地铁出租车的时候,戴着耳机听广播节目,绝不刷微博。 说实话,我之前试图狠狠地卸载微博,但后来发现,当你缺乏自制力的时候,每过几天就会重新腆着脸安装回来;但当你真正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时候,即便安装回来你也不会再用。 我们要达到的是第二层境界。那才是持久的有成就感的境界。 我还有一种更神叨的朋友,她们能做到只看微信、微博里最有营养的内容,关注那些传递能量的人,每天把几个精致的订阅号当成闲书来看,不仅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还增长了不少知识。的确,有些订阅号里的文章真是很棒的。 记得有个朋友跟我说,我每天打开微信就一件事,把订阅号上面的小红数字给消灭掉,然后我就不看了。 这种自制力给跪了。我觉得以后无论世界上再出现多么可怕的神器,她也能泰然处之,一笑而过…… 拖延症、低效率、社交迷恋,所有标签都只会贴在一只动物身上,这只动物通常连自己都管不住。求求这只动物以后别再谈什么梦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