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很难吗? 我们总是急着抱怨日常生活琐事里的不顺心, 却没有正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是有多难得、多美好。 快乐,很难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希望自己快乐,而不是真正的在享受快乐? 每个人都想要快乐,快乐真的是个难达到的境界吗? 你有没有想过,会不会其实自己正处于人生最快乐的阶段,只是自己并不明白? 我们总是急着抱怨日常生活琐事里的不顺心,却没有正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是有多难得、多美好。 在大难临头之际、真正的磨难迎面袭来之际,我们才会有: “啊!当初的我是多么的快乐、幸运的拥有一切。”这样的体悟。 那,为什么当初你会不知道呢? 我不是个喜欢看励志书的人,条列式的实践规则会让我不耐烦,最近看了《过得还不错的一年》倒是提醒了我很多事。 它不是一本励志书,它是一本提醒书。 有时候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的方式真的很简单,我们也都明白。 我们只是忽略了,所以需要被提醒那些小事是如何重要、那些枝微末节“原来如此”而已。 《过得还不错的一年》这本书的大意很简单,作者只是告诉你:她做了一些尝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明白了一些道理。 她没有不快乐只是想要更快乐,也不是因为生活遭逢了什么巨变、有什么危机才被迫改写自己的人生。 我们常会突然反省自己是不是正在浪费人生,却又让这样的念头瞬间遗忘。等待下一次再想起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提醒自己一定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这个念头的发想也跟我们大家一样,只是在平常生活的某一天。 某个下着雨的早晨,公交车动弹不得的卡在红灯前,她透过模糊的车窗看到一个女人正在过马路,女人的装扮、动作、行为简直就是另一个自己。 这一幕把她惊醒了,她问了一个你应该也问过自己的问题:“这一辈子就只能这样子了吗?” 因为不想要就只能这样子,后来她帮自己拟定了一份“快乐生活提案”。 这是一份依照自己的独有的现况、价值观跟兴趣客制化打造的“快乐生活提案”。“快乐生活提案”的拟定方式没有很难,不是让自己放三个月长假到天涯海角去流浪,不是散尽全部家产买进你最想要的房子。 而是去做一些简单到不行的事情,一些我们常会想着:“哪天有空一定要去做的事情。” 哪天有空一定要去做的事情,包括哪些呢?我不知道你,但我知道我自己。 我常会想,有天找个临海的断崖吃份早餐以重温在希腊时的感动;把Photoshop、Power Point搞熟;去看那个好像很有趣的展览;拿起金庸全集再重读过一遍;学学好像很帅的自由式跟仰式。 所谓的“快乐生活提案”就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给自己很充裕的一年时间,每一个项目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去完成。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生更多意料之外的事情。作者的“快乐生活提案”里,让我最立即同感的是七月份的“花钱,不要有罪恶感”。 不知道为什么“花钱”这件事,总是带给我罪恶感。 如果花钱让大部分的人都快乐,为什么我总是无法理直气壮?即使我花的明明都是自己赚来的钱。因为她的提醒,我留意起周遭朋友的消费观念,后来我发现因为“需要”而去消费的时候,不容易迟疑,而且不管花了多少都会觉得值得。 反之,因为“喜欢”而去消费的时候,常常会买回一些“我总有一天会用到”的存货。 当天晚上我把两年前买的一整组香皂拿出来使用,突然感觉那天的澡洗得特别干净清香。 我立刻明白了自己应该要列入“快乐生活提案”里的一个选项:穿上、用掉那些“我总有一天会穿上、用到”的东西。 我当下的人生并没有不开心,但是想到要实行“穿上、用掉那些‘我总有一天会穿上、用到’的东西。”这件事情时却让我更加开心。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提醒也意外的带给我快乐。不妨试试替自己拟定一份“快乐生活提案”,或许接下来的这一年,你也可以拥有意想不到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