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姑娘最近很堵心。原因是她从多年的闺蜜那里借了一笔钱,过了还款日子,想着闺蜜也不缺钱,就没还。过几天闺蜜来找她,很客气地说你能不能还给我,我想买新手机。她连忙凑钱还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闺蜜根本就没买新手机,她才恍然大悟,想明白对方说买手机只是托词,根本目的是为了催她还钱。她不开心,觉得这么多年的朋友了为何不能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的确是个好习惯。但在人际交往的弹性空间中,啥事都实话实说,也挺叫人接受不了的。不信,如果闺蜜直接说:“到期了,还钱。”并且以“我拿回来也没什么用处,就是不想让你欠着”为理由,估计这姑娘更堵心。 如果事情本身已经不能叫人满意,那么把理由说得尽可能合情合理,充满人情,会令人好接受一点,这是做人的技巧之一。 比如有很一般的朋友找你吃饭,你不想去,你就不可能直接说为什么要去,我和你又不熟。你往往会推说自己没时间,或者出差了等理由,至于说对方会如何理解你的解释,那是他的事情。能往字面上理解,是最好了,谁都不会受伤。如果人家够聪明,能从现象看到本质,看穿了你的潜台词,那也没什么不好。 对成年人来说,怕的不是拒绝,而是不能给个下台的台阶,只要当面让人家过得去,背后他自己就能找到下台的地方。 最近有位网友问我,说自己相亲遇到了很谈得来的对象,见过两次面后那个男人的态度莫名其妙的就冷淡下来了,主动找他聊天,都是很敷衍的回答,她也只好撤了。但是她很郁闷,想问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说总觉得死不瞑目的感觉。 我理解她的感觉,动了心,又被人搁原地晾上,滋味的确不好受。但说到问,怎么问?网上不是有这样一个段子吗:男朋友家里怎么也不同意我们在一起,说我的学历低配不上研究生学历的他,我红肿着眼睛问:“学历真的那么重要么...!?”男朋友叹了口气,目光暗下来:“总不能直接说嫌你又胖又懒又丑又笨吧。”如果他是一个有修养的男人,那势必要说假话,说一个冠冕堂皇伤害最小的理由,不可能直接说她不够可爱不够美不够有吸引力,但得到这样的假话有意思吗?如果他不是,说了实话,又会伤到她,徒增烦恼而已。 《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以其呆萌的气质,惹来各国粉丝的追捧,扮演这个角色也让美国演员吉姆·帕森斯获得了四次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奖和第68届金球奖喜剧类最佳男演员奖。其实“谢耳朵”同学也就是活在电影电视剧中,大家才觉得他可爱,生活中能有人愿意忍受这样的人吗?他的极端自我、幼稚、固执,戏剧性的夸张,也是很多人身上所具有的缺点的放大。即使在人际交往最单纯的科学界,像“谢耳朵”这种人也是异类,更别说在生活中了,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是:“不打死你都算真爱了。” 著名电影导演、藏传佛教导师,宗萨仁波切说:“大多时候标榜自己说话直的人,只是不愿花心思考虑对方的感受而已。”所谓不会说话,有两种人,一种是真不会说,情商低,不知道那句话别人喜欢,那句话招别人讨厌。这种人永远走直线,不会拐弯,活在自己的主观想法中,每句话说出去,就像投出一个手榴弹,到底有多大杀伤力,他自己不知道,也无从想象。而另外一种人,是故意的,专挑难听的说,把恶毒当成是毒舌,把刻薄当成是幽默,把不厚道当成是真性情。这种人还有一个特点,他们只许自己对别人想啥说啥,却不能忍受别人的一点无心之失。 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强大,为很多人提供了发言的平台。原来一个人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太难了,机会太少,话语权把握在少数媒体和专家的手里,现在就简单多了,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网站,只要动动手指头,注册一个ID,都可以随便对任何事情发表见解。这种言论解放本身是一种好事,但过度的随意性也带来了语言暴力的泛滥,有些人只要稍微看到与自己不和的言论,马上就要骂将起来。 作家绿妖和读者探讨了一下关于对微博“打赏”这个概念词的不同意见,结果遭遇有位网友的辱骂,绿妖很诧异,“您的微博写得挺优雅的,所以骂出这种话我还挺吃惊的。这种在自己微博上喝咖啡到别人地盘拉屎的行为都是伪劣假冒小清新好吗?”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特例了,随手在我自己的博客上翻一翻,什么“你放屁”、“关你屁事”、“楼主SB”等刺眼的字句时常出现,这些人都不觉得自己应该为自己的言语负责,他们似乎以为他们随随便便骂的人都是没有感觉,不会受伤的。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发自拍美照及艺术感悟”的小资分子,只在别人那里毫不掩饰的暴露自己的阴暗面。 当然我们这些常年写字的人已经混出了强大的心理防御能力,我们都不害怕批评,只是很奇怪,哪里来得那么大的火气?正如胡适所说:“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 语言暴露修养,更是一种日常习惯。有些人把网络习惯延伸到生活中,在生活中说话还像网络上那么随便,就惹来了麻烦。比如有人习惯了在朋友圈留言,叫朋友“SB”,觉得就是关系好开玩笑,不是骂人,有一天顺嘴说了自己老板一句,气得老板七窍生烟。 中国人是礼仪之邦,有很多老讲究。递剪刀的时候,要捏着剪刀尖递出去,潜台词是在说:“放心,我不会伤到你,我把危险留给自己。”语言何曾不是一把剪刀,把它不管不顾的扔出去,就可以会伤到人。 你含蓄、你斟酌、你审慎的说出每一句话,你尽可能的把真话说得好听一点,那是种善良、修养和慈悲。 这不是虚伪,也不是矫情,而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润滑剂。很多真话,就像光秃秃的树干,并不悦目,稍微装饰下,会更好看点,而不改变其作为一棵树的本质。 每个人都有责任这样做,如果我们都想这世界再好一点。每个人都拿出一朵玫瑰,世界会变成花海,每个人都拿出一条荆棘,世界就会变成荒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