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心理学家们假设幼儿期的亲子关系将影响到成人之后的恋爱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爱情依恋理论”。 根据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三种类型,心理学家哈泽和谢弗建构了与这三种依恋类型相对应的恋爱模式。 •安全增爱情• 安全型爱情者的信念是“我好,你好”(我对自己有信心,我值得你信任;我对你有信心,你值得我信任),安全型爱情者的感情生活建筑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下,他们的感情走得最稳、最长,感情稳定,少有风浪。即使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持有“我好,你好”信念的安全型爱情者们也不会走入极端。此种人约占人数比例的56%。 •回避型爱情• 回避型爱情者的信念是“我好,你不好”(虽然我对自己没信心,但是相对于你,我还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回避型爱情者有很强的警惕心理,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与他人过于亲密,不会完全信任别人,也不希望别人依赖自己,与他人太过亲密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希望能与他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感情投入过多而受到伤害。因此,他们的情人总是抱怨感受不到应有的亲密感。回避型爱情者总是会对爱情持否定和怀疑的态度。此种人约占人数比例的25%。 •焦虑增爱情者• 焦虑型爱情者的信念是“我不好,你好,可是我不确定你可不可以信任”。与回避型爱情者不同的是,焦虑型爱情者总是在恋爱。“我不好”的信念使他们总是急急忙忙地想要坠入爱河,希望脆弱的自己能够找到可以依赖的支柱。但是,受到“你好,可是我不确定你可不可以信任”信念的影响,他们不知道找到的这个依靠是不是可以信任,因此他们依赖对方又很难信任对方。一方面他们使用各种方式保住自己的感情(例如,讨好,委曲求全),另一方面要求完全掌控情人的行踪,以安顿内在的怀疑。这种做法带给情人过度的压力,让情人承受不了。因此焦虑型爱情者的恋情维持的时间最短。此种人占人数比例的19%。 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安全型爱情者的爱情可维持十年以上,而回避型爱情者的爱情却大多不超过六年,焦虑型爱情者坦承他们的爱情很少有多于五年的。 难道这世上44%的人注定要背负着这样悲催的心理暗示过一生么? 当然不是! 心理学家坦陈,只要你身处爱与信任的人际关系中,你的类型模式就有可能产生改变,即使这些爱与信任在你小时候是缺乏的。 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要说了,NO!NO!NO!我可不是因为什么依恋的原因才单身的,我只是没有遇见那个TA,那个能满足我对异性的所有幻想、那个能入我法眼的TA。 那能入你法眼的会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如果你问问周围的人,他理想中的伴侣是什么样的,你会发现这个微型的“心理测试”还真能测出不少有意思的东西来。 >钱小姐:“如果考虑到要结婚的话,他必须有一套房子,不然难道要我跟他租房子吗?” 这一定是个非常现实的人,她的核心价值观更多的是和物质相联系的。 >梦小姐:“我想他最好能够懂我,要够浪漫,能给我一个公主般的感觉。” 这绝对是个喜爱梦想的人,有情饮水饱算是她的写照。 >沈先生:“我的另一半不必多么优秀,只要孝顺、专一、爱干净、做事认真、相貌中上、幽默、聪明、单纯、善良……学历嘛,硕士以上就可以了” 这绝对是一个或者即将成为一个……剩男。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