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爱网

[说说爱情]你喜欢我,与我无关

2015-08-26 05:02   82606   1
晚睡(金牌会员) 关注

现在想来,年少的我也是个极品。有喜欢的男生在我书里夹电影票,发现后当场拒绝,又送情书,我只看到好多错别字,一字一句改过来,叫人好没面子。过年同学们互送贺年卡,他送别人都是一般的,只送给我带音乐有香味好贵的那种,我说不要,凭什么我要这么特别。

同桌也是个女生,劝我:“你要对他好点。”

我说:“为什么?”

“因为他喜欢你。”

“他喜欢我,和我有什么关系?”

那时候不是故意要这么嚣张的,而是真的比较晚熟,加上对这个人绝缘,所以一点敷衍一下的心思都没有。

后来,经过一些事,成熟了,知道这样不对。人生当中,每一份情意都应当珍惜,能接受的就好好接受,不能接受的也要给予尊重,不可轻慢。

但只有一件事,我始终没有改变,我依然信奉那句话,“你喜欢我,和我有什么关系?”未必因为你喜欢,我就一定要领情,或者就一定要和你好,我愿意温和一点表达拒绝,只是,“你喜欢我,真的与我无关。”

人群中爱管闲事的多,一旦谁追谁苦不可得,舆论马上就转向同情付出的那一方。如果追求的那一方再发动点人海战术,简直就会成为道德绑架,有关、无关人等都会众口一词地劝告你去接受。

稍微意志薄弱一点的人,很容易因为被感动,或者被外界胁迫着接受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人。

而那些始终坚持自我意志的人,又很容易被人们评价为是“心太狠”。

被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张充和,是民国时代著名的“张家四姊妹”之一,在家族的熏陶之下,自幼就积淀了深厚的国学功底,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爱慕者众多。当中用情最专最深的当数诗人卞之琳,他的那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名诗,凡是近代文艺青年都读到过,这首诗里的“你”,正是张充和。


二人相识很早,张充和还没进北大的时候,在北大校园见过卞之琳,后来又在沈从文家里碰见过,卞之琳对张充和一见钟情。从那时候开始,卞之琳就一直给张充和写信。写了百十来封信,张充和都没有回过信,看过就丢了。

卞之琳追求张充和几十年,后人将这段关系定义为“苦恋”。而张充和的解释是,“这完全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和他恋过,所以谈不上苦不苦。”

卞之琳不是张充和喜欢的类型,他性格比较阴郁、孤僻,不开朗,大概这就是属于诗人的性格特点。连他追求张充和的方式也是含蓄无比,一直将自己的心意隐藏进诗中,不仅写诗,还把自己的诗作编成《装饰集》,手抄一册,题献给张充和。这让张充和的拒绝也只能婉转回避,而无法当面说清楚,“他从来没有说请客,我怎么能说不来。”

后来张充和选择的伴侣,北大西语系教授傅犹太人傅汉思正是她所欣赏的那类人,开朗、单纯、热情,他们志趣相投,都对中国诗词、历史都有浓厚兴趣,一起合作了完成了《书谱》、《续书谱》的英译本工作,也度过了几十年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

另外一位民国著名才女林徽因的感情生活,也一直被以讹传讹的与著名诗人徐志摩联系在一起。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热炒这段“绯闻”,将这段友谊渲染成为“轰轰烈烈的爱情”,原因也不过是因为徐志摩苦追不已,连最终离世也是为了赶赴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

事实上,林徽因始终没有对徐志摩的追求做出任何回应,她只是敬慕徐志摩的才华,在新诗的写作上受到了他的影响和启蒙。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回忆说:“当徐志摩以西方式诗人的热情忽然对母亲表示倾心的时候,母亲无论在精神上、思想上、还是生活体验上都处在与他完全不能对等的地位上,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感情。”林徽因自己也说过,作为“这么一个在旧伦理教育熏陶下长大的姑娘,竟会像有人传说的那样去同一个比自己大八九岁的已婚男子恋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徐志摩是那种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敢于无视一切道德和礼教的男人,而林徽因不是,她有诗人的热情,更有实干家的理性,她自己的母亲就是包办婚姻中被丈夫遗弃的一方,这让她对背叛太太的男人有本能的反感,她拒绝了徐志摩,并将那句著名的“道德不是枷锁,而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送给了他。

和张充和一样,林徽因日后选择了与梁思成结为伴侣,这对夫妻无论在才学还是在人品上,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梁思成的宽厚和包容,收纳了林徽因的敏捷与犀利,他不仅安放了她的事业,更安放了她蓬勃的情感

而徐志摩,绝对是无法给予林徽因这些的,连她另一个著名的爱慕者金岳霖也做不到。

近代另一段传奇爱情是著名国学大师吴宓对奇女子毛彦文的苦追。吴宓为了获得毛彦文的芳心,不惜与太太陈心一离婚,而毛彦文对吴宓的爱慕从未回应过,还劝他们不要离婚,“吴应对此负完全责任。如果说他们是错误的结合,这个错误是吴宓一手造成的。”

面对吴宓的苦追,毛彦文一直很清醒,她对这段感情的评价,和林徽因评价徐志摩如出一辙,“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毛彦文相信,吴宓对他的感情只是一种误解,是吴宓在自己身上施加了太多幻想导致的,如果吴宓真的得到了自己,也一定会失望的。

后来毛彦文以37岁“高龄”嫁给丧偶四年的前国务总理熊希龄,两个人年龄相差将近30岁,三年后熊希龄去世,毛彦文继续主持熊氏家族的香山慈幼院,把这个人道主义机构发扬光大——一切都证明,能让毛彦文爱慕的是那种英雄一般的人物,她更愿意投身于某项伟大的事业,也不愿意沉浸于男女的卿卿我我中。吴宓太书生气了,不是她的菜。

后人为吴宓打抱不平,认为吴宓一生个人生活的不幸,及其在学术上没能获得更大的成就,都是由于遇上了毛彦文,浪费了太多的精力都投身在这段感情中,毛彦文自己也说:“不了解为何吴君对我如此热情而我无动于衷,半世纪以来,备受责骂与误解。”

不仅是她,张充和、林徽因都曾或多或少被这样责怪过。面对如海深情,她们保持淡定,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很多人觉得很不爽,他们见不得女人对感情有要求,最好一直是被动接受的位置。所以他们会用“女人还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更好”来为女人洗脑,那样男人就更容易在爱情中得手。

而这些才华、素养、家世都是一等一的女人们,在那个虽然对女人并非最好的时代,依然坚持住了自由选择自己的感情。在她们的风姿和优雅之下,另有坚不可摧的信念与傲骨。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爱情是不可勉强的,而选择对什么样的人产生爱情,也来源于她们早就培养成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不可更改。

最后她们所选择的,都是最适合自己的人,无论外界如何评点,都无法抹掉她们曾经真正行使过自己对爱情的选择权,而未曾被别人的好感而裹挟。

“你喜欢我,与我无关”,这是种执拗,也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浪漫。只有能够拿出同等的感情相托付的男女,才值得相爱,除此之外,皆是交易,皆是凑合。

在感情中,人们总是习惯警惕“坏”,却不知其实“好”也是值得警惕的。他人的好,一定要加上自己的情愿才能酿成爱的美酒,否则,火候不够,心意不诚,极容易变成酸溜溜的醋,难以下口。

不要怕拒绝,即使这个人对你很好。如果人人都有要求,不将就,这个世界的爱情悲剧哪里会有那么多。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微信查看情感资讯。
挽回男朋友、挽回老公、挽回爱情、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支持 反对



上一篇:让你我只记缘来不记仇
下一篇:我们终究过上与我们的能力相匹配的生活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


安妮 08-29 04:54 沙发
那是你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标签
相关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联系方式|sitemap| 美爱 ( 粤ICP备14021978号 )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6:51 , Processed in 2.174325 second(s), 85 queries .

Powered by 挽回男朋友 X3.2  Template by:挽回老公

© 2016-2024深圳市一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挽回爱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