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重新组合,随意地抽取学生分为甲乙两组。当然每组中都有成绩不等的学生。然后教师暗示甲组学生,让他们认为自己是经过智商测定而被选出的优等生并被学校寄予厚望。而对乙组学生却作相反的暗示。结果令人吃惊:甲组中原先成绩平平甚至较差的学生,其努力程度均比乙组中的优等生高,而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相反,乙组中的优等生大多数不如实验前那样刻苦,成绩徘徊不前,而中、差等生的成绩则较明显地呈下降趋势。心理学家把这种因高期望值带来的积极性反馈,以皮格玛利翁的名字命名,称为“皮格玛利翁效应”。 我们可以这样通俗地诠释人际关系中的“皮格玛利翁效应”:当你努力发现某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且由衷地赞美他时,你就会看到他会表现得越来越符合你所赞美的那种形象;而你若将某人视为小人或恶棍的话,那么这个人就的确会以你所给他“画”的嘴脸来对待你。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会被不同的群体作出各异甚至相反的评价的道理。因此说,“皮格玛利翁效应”是有正负的。老祖母告诉同山谷回声吵架的孙女那样:“你对它友好,它也会对你友好的!” 有一位男士,他的前妻总怨他不懂感情又没有本事而最终与他分手。他因不打算再“浪费”另一个女人的一生而不想再婚了。后采经不住朋友的热情撮合,与一位在文化馆工作的女子结了婚。没想到婚后两人感情很好,而且他自己也事业有成。他告诉朋友:“前妻老嫌我这也不是那也不行,我对自己也有点失望了。既然我无法使她幸福,就让她找自己的幸福去吧。可现在的妻子却对我挺满意的,使我愿意为她的幸福而付出3其实我还是我呀!”后来听说,他与前妻偶遇,前妻幽怨地说:假如你当初就像现在这样,我也不至于……而他则幽默地说:假如你当初就这样看我,我也不至于……你们说妙不妙? 想起一个稍稍偏离但与“皮格玛利翁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说法。 传说苏东坡有一次拜访高僧佛印,谈得兴起,便披上佛印的袈裟问:我像什么?佛印答:像佛。然后问苏东坡:你看老朽像什么?苏东坡正得意忘形,便笑说:我看你像大便!佛印笑而不答。事后,苏东坡得意地将此事告诉苏小妹,而苏小妹却兜头给他泼了一瓢冷水:你输惨了!苏东坡惊问:此话怎讲?苏小妹答:心中有何物事便看得何物事。佛印心中有佛,他看到的也是佛;而你心中恐怕当时只有污秽之物,你看到的自然也是大便了! 在夫妻之间也同样如此,妻子把丈夫当成自己理想的爱人去对待,就会激励对方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那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