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我妈总爱无意贬低我,和妈妈逛街买衣服也说我不如别人穿着好看,还说,你都成老姑娘了,剩女了,还不赶紧找个人嫁了,我反驳她,你做妈妈的总嫌弃自己的女儿不好,别人会怎么看待你女儿你考虑过吗,别人会认为“她亲妈都觉得她不好”,为什么总给我负面信息呢,你知道我为什么总是对自己自我评价低吗,你不觉得是你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了吗。我妈辩驳说,我没有嫌弃你啊,我怎么会嫌弃自己的女儿呢,我在外面都是夸你的啊。 我没再还嘴,我真的累了,从小到大都有人在你身边挑剔你什么都不对的感觉真难受,我应该怎么和她沟通,以及怎么给自己做自我调节。不要总是贬低我。 《朱子家训》里有句话: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意思是,教育孩子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以便让他有羞耻心,下次不再犯;妻子出现错误,应该夫妻在背地里讨论,不能当着人面,要照顾妻子的自尊心。 所以知道了吧,中国人一向是当孩子没自尊的,众目睽睽之下吼你、呵斥你,甚至侮辱你,都是为了让你保持羞耻心,产生进步的动力。都是“为了你好。” 作家三毛写过,小时候老师因为怀疑她数学考试作弊,用毛笔在她脸上画了两个大圆圈,还罚她在走廊走,同学们哄笑着指指点点,对幼小的她造成了巨大的难以估损的心理伤害。日后,她自闭、抑郁,一生都在和自己的厌世做斗争,不能不说和这次经历有着一定的关系。 为什么要这样伤害一个孩子,理由是同样的。他们相信惩罚和羞辱的力量,不相信爱和鼓励会带来同样的力量。 不仅对待孩子是如此,就连别的人际关系,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都是批评、贬低大于鼓励,我们还美其名曰把这种习惯叫做“恨铁不成钢”。把更美好的一面都给了别人,转过身,对着爱自己的,或者自己爱的人就把不耐烦当好人了,专挑不好看的那一面给他们看。 中国人为什么不会爱,在骨子里、基因中就埋下了隐患。 这不是好习惯,但,很容易遗传,或者模仿,而且是无意识的。一个从父母那里很少接受到赞扬的人,不仅会对自我的评价降低,还会在自己成为父母之后对自己的孩子重复这种方式。即使他在情感上反感这种做法,但他内心深处是认同的,觉得这就是强者的行为。一代一代就这么传承下来,成为思想中脱不掉的“灰”。 要摆脱这种消极的影响,就要提升对自己的认知,从“我妈都说我不好,我肯定不好”的逻辑中走出来。亲人说你不好,有人说你好,既然大家的习惯都是对亲人比较苛刻,那就在朋友、同事、不相干的人身上找自信。多向乐观开朗喜欢赞美的人身边靠拢,像葵花向着太阳,晒出好心情。 自信多了,做事情自然游刃有余,有了成果,取得了成功,反过来就可以影响到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年轻的时候我妈从来不夸我,怕我骄傲,还怕万一高调了一旦我退步叫人看笑话,所以总觉得自己灰溜溜的。现在不在乎她夸不夸了,她却不吝惜赞美了,还说,“你这都是像我呀,我当年上班的时候人人都说我能干······”说来说去还是她的功劳,可我已经能付之一笑了。 小时候在《读者》上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自卑的女孩子看到商店在卖漂亮的蝴蝶结,她买了一个戴上了,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很美丽,感觉周围的人都在看她,她信心大增,走路的姿态都变了,自然地微笑,充满了魅力。后来她才发现,其实蝴蝶结早都掉了,大家喜欢的是那个充满了自信,面带微笑的姑娘,那个潜伏在自卑之下的美丽姑娘。 为自己戴上这朵想象的蝴蝶结,父母创造了一个卑微的你,你却可以让她更完美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