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卢悦心理 于 2015-3-20 00:41 编辑
在咨询室里,我经常听到祥林嫂式的句式:我真傻,当年他向我忏悔的时候,我以为……没想到…… 如果一个妻子明明不爱自己的丈夫,却为了成全自己的父母或者恐惧失去父母的爱而接受他们的安排,赔上自己的一生的压抑,她一定要对自己说些什么。 这些话,在我们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我们每一次的艰难的选择的时候,这些对我们自己说的话,决定了我们生命的大致图景。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我们被一些话语所控制,但却不知道这些话语来自何方,为什么要控制我们,在控制之下,我们是否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这样的话语很多。比如,对于反复出轨的男人,一个妻子会跟自己这样说:他是一个孩子,一个不知道怎么控制的孩子,如果他离开我,就会像是孤儿一样,无法照顾自己。我不能如此残忍。 比如,对于逼着自己进入婚姻牢笼的女人来说,她会对自己说:如果我不答应父母,他们会非常痛苦,他们已经为我付出了一生,为了支持我上学,爸爸拼命工作到大病缠身,我能忍心看到他因为我继续痛苦下去? 再比如,对于那个多么想离开这个让人窒息的婚姻的女人来说,她必须要想到,离婚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不可磨灭的伤害,以及自己将绝对无法幸存,作为一个离婚的女人,在她的眼中,就是社会的残渣余孽,一定会孤苦一生,毫无前途。 这些话语真的能保佑她们吗? 事实证明,这些话只是麻药,可以帮她们缓解痛苦,但最终她们发现,在这种话语的麻痹下,她们错过了最佳的拯救时机,也错过了让自己可以面对现实,发现幻想和现实差异的地方,那些她们觉得恐怖异常的可能性,只是她们的臆想。她们以为孩子会受到莫大的伤害,却不知道其实孩子在一个情感死亡的家庭里,精神的雾霾下,会受到多大的伤害; 她们也不知道,忍受了十年的毫无意义的婚姻之后,她会积攒起对父母多大的怨恨,以至于忍无可忍到对父母大发雷霆,最终发现自己的付出毫无意义——她还是无法接受自己精神的死亡,对温暖的隔离最终失效了。 她更不知道,她忍受的结果是反复出轨的丈夫最终还是坚决的离开她了,她苦苦的坚持,最终还是成为一名弃妇。 什么话对我们来说是真正有意义的,什么话对我们来说只是饮鸩止渴? 衡量标准如下: 1. 这种话会不会把希望建立在侥幸的基础上。 2. 这种话是不是让你保存能量,进入到“龟息功”的状态? 3. 这种话是不是强调了他人、环境的强大,而贬低了你的主观能动性? 4. 这种话是不是不断告诉你绝望和放弃是你唯一能做的。 5. 这种话里是不是有“永远”、“绝对”这样的字眼? “虽然他现在脾气不好,但我们以后可以慢慢磨合。”“他说了他以后一定改,那我就无条件地信任他。”“如果我给他足够的善意,说不定他会因此非常感动而爱我?”还有最经典的一句话:“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时间一长,就慢慢恢复了。” 童话书和现实的最大差别就是童话里有奇迹,而现实则没有。奇迹就是不讲道理,就是毫无规律可讲,我想让什么发生,什么就会发生。 问题是凭什么?如果我想飞,我站在楼顶上往下跳,可以不死吗?如果我这么说,很多人都会认为我是疯子。可是在情感中,我们就会相信儿童的逻辑:主角是不会死的。只有婴儿见吃的就会抓到嘴里,大人不会怪她。但如果你是成人,见了吃的就抓到嘴里,老板是要问你要钱的。 一段感情的发生、维系和消亡,一段伤的发生、发展和修复都是有逻辑可言的。这和我们生病了就要吃药看医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按情感的逻辑做事情,你的耐心、付出和时间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现实冷酷的地方——灰姑娘是没有出路的,除非她能自己奋斗到成为公主。 最著名的逻辑莫过于这句话:“如果他爱我,他就会来道歉,他不来道歉,说明他不爱我,如果他不爱我,那么我又何必努力呢?” 或者还有这句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既然如此,我们何必相聚?” 这个逻辑就是你什么都不要做。 这些话往往都是在一个人受到很大伤害的时候,才会说出来的。一个人受伤过重的话,她说的一切话都是希望自己可以获得保护的。但缩在洞里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你虽然可以说服自己永远冬眠,但时间长了,你的新陈代谢越低,最终你会面临饿肚子的威胁。 一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你是否有足够的坚持力,你是否能熬过难以忍受的情绪的压力,人生如远航,当我们跨越生命的重洋的时候,总要遇到风暴,这时候,最考验我们的意志力。 当我们被挫折击垮的时候,我们就会退行到婴儿的状态, 那时就只想闭上眼,哪怕往前一步就是深渊。 我们可以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很想和他交流,可是他就是不理我。我也没办法。”或者“我看到他脸色很差,我就很绝望。”“我之所以说得这么过分,都是因为他说伤害我的话,如果他对我好些,我就不会让他如此丢脸”。家庭暴力的男人往往很委屈,都是她逼的。如果她不逼我,我就不会打她…… 这些话的逻辑和上面那条都相似。我曾教人这么回击如此言论:“你说你对我大吼大叫,都是因为我,那是不是说你是机器人,只要我一碰按钮,你就自动运行呢?”对方听到这话愣住了。 如果你经常有莫大的委屈,觉得别人如何伤害了你。那就说明你还在儿童模式。因为你没有自我的边界,别人可以对你任意施加影响,而你失去了一切加工能力? 当你们关系很好的时候,做一个儿童是好的,因为你可以受宠,但爱情不是母婴的游戏,它还需要有成人的部分。成人的部分就是你如何对自己负责,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部分。 “完了,他今天晚上摔门而去,我们的关系就彻底完了。”“他一直都不回我电话,说明他彻底不爱我了。”“如果我离婚的话,我就会孤老众生。没有人会要我。”“我绝对不能告诉他我需要他,否则他就会把我完全掌控,玩弄我于股掌之上。” 这些话的核心就是“灾难化”。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次崩溃,而劫后余生,就是这样的经历,才能让我们成熟。而且所谓长大就是不断扩大我们的活动半径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圆圈画得越大,接触的未知就越多,接触的未知越多,我们的恐惧和焦虑就会越多,我们需要应对它的本事就要越高。 所以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极限和舒适区,舒适区就是人性中的稳态需要,如果没有矛盾冲突和天敌,任何物种都倾向于一成不变。只有气候变了,树林在缩小,猴子们才想要下树。 而我们之所以要拓展舒适区,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苟且,是人生命中最宝贵的元素。在生命之初,我们都是不苟且的,我们都是坚持底线的,我们都是有自我的。但慢慢的环境的因素和后天的生长环境,让很多人都倒下了,因为要应对的困难实在太大,需要太多的智慧才能站着也把钱赚了。 打倒我们的,首先就是“岁寒三友”的造访:无力感,无助感和无望感,当这三个感觉到来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应对,我们都会被这三个朋友裹挟着,开始用牺牲自我的方式保护自我。所谓的长大就是可以从这三个朋友的魔爪中摆脱出来,学会无论如何都能找到资源,让自己可以真正满足自我的更深度的需要。 “天下男人没有一个是好鸟。”“失去这段感情,我永远都不会有这么美好的感情,也不会再遇到一个让我这么爱,或者这么爱我的男人了。”“如果离婚,孩子一定会受到巨大的伤害,以后会一生不幸的。”“我犯了这个错,他绝对不会再爱我了。” 有“绝对”“永远不”这样的字眼,你会觉得很有语气,气势磅礴。我们心理学会称之为“绝对化”。这同样是一种儿童心态。 对孩子来说妈妈是一生的职业,而对孩子来说,血缘是永远不可改变的。但成人的关系则是随时都可以变的。所以,如果你用儿童心态对婚姻情感,那你就有一种原始安全感。很多人告诉我,在丈夫出轨前她从未想过丈夫会出轨,或者她在见到一个男人之前,很难想象自己可以对丈夫以外的男人动心。 事实上,他们不能接受的是,这个世界是改变的。所以一旦世界有改变,她宁可下一秒把世界再次定格,这样她就可以在一个静止的世界里安全一些,哪怕这个世界不是天堂而是地狱。 对孩子来说最糟糕的就是等待,除非她可以从等待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发现她的等待以及努力可以获得成就,否则她会将等待视为这个世界最恐怖的事情。 而成长来自我们取消暂停键,尝试着从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我们更好的幸福。这个世界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这个世界没有纯粹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的痛苦,我们需要学会的是浑水摸鱼,而水至清则无鱼。这么想的好处就在于:如果他现在不爱你了,不意味着他以后会永远不爱你,如果有足够的机缘和足够的努力,你们还是有可能旧情复燃的。但坏消息是,你需要对你们的情感负有足够的责任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永远,那就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这个世界按下快速播放键了。这其实一个孩子面对复杂世界的过度反应,因为她不知道如何掌控一段关系,所以她就用加倍的小心翼翼来防止无法掌控的危机,一旦她学会了如何觉察自己和理解关系以及他人,如何影响他人以及如何实现自我的需要这些本事,她就可以做到用适度的焦虑维系关系了。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