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相比男人,女人更注重婚姻的质量,更看重婚姻的经营。女人的名字是弱者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现代婚姻中,女人不可太弱,你里里外外都弱,男人就会轻视你、看不起你,觉得你没个性,太乏味。但如果你矫枉过正,又一味逞强,表里如一的强,只会让男人想到三个字——母老虎,对于这种女人,男人只想逃离虎口,因为伴君如伴虎,只要一有机会,就溜到温柔乡里去了。 其实,以柔克刚才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女人要学会四两拨千斤,懂得善用温柔的女人是可爱的。有种说法,男人在婚姻中要多学“忍功”,女人要多会“柔术”,使自己温柔似水,细软如藤。女人要学会把强势留在心里,而不是写在脸上,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要显弱,大是大非面前要显强。有的女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就知道颐指气使,总摆出一副骑在老公头上作威作福的架势,以为这就是驭夫术。其实,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策,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她在家中的地位无法真正地稳固,反倒摇摇欲坠。 小时候读史,我就纳闷,“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皇帝武则天,怎么就心甘情愿跟了唐高宗李治这样一个缩头乌龟式的小男人。按理说,她也是他父亲——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才人”(妃嫔的一种)。史载:“(武则天)年十五,上闻其美,乃入宫,为才人。”唐太宗和武则天,一个雄才大略,风度翩翩,一个美貌无双,聪明伶俐,简直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他俩怎么没来个“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呢?后者反倒宁愿担上“乱伦”的骂名,和丈夫前妻的儿子混到了一块儿? 后来才知道,武则天没和唐太宗比翼双飞,倒不是因为她的长相不讨巧,而是因为她的个性太“锋芒”了。据《资治通鉴》载:“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才人武氏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驭之,然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史书上没有明写唐太宗当时的反应,但我想,一个像唐太宗这样纵横天下、杀伐决断且强悍十足的开国皇帝,断不会喜欢武则天这种外表上“处处逞强”的女人,哪怕当时她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女孩。虽说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但这种“狠”应该是存于心,而不是显于外的。据说这次武则天的偶露锋芒之后,唐太宗就再也没“临幸”过她,害得这位小美女在后宫坐“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几年,直到后来唐太宗快死的时候才遇上他的儿子李治。可惜那时候,武则天已经三十多岁了,最好的青春已悄然流逝。后来武则天学乖了,至少她赢得李治的心不是靠一味逞强,而是一种柔。看看她在感业寺被迫削发为尼那段岁月,就知道这个女人已经懂得收敛和低调了。正是靠这种“孤立无助”和“脉脉含情”,她才得以重回后宫,一个女皇帝的传奇后半生才就此展开…… 跟强势女人不同,“三不”女人在跟男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表里不一的策略:外弱内强——外表柔弱,内心刚强。内强是指心里面的平和,工作中的进取,精神上的独立;外弱就是把温柔作为包装,妩媚作为门楣,该示弱的时候就示弱,该撒娇的时候就撒娇,给男人一个疼你怜你爱你宠你的机会。让男人做一棵大树,为你遮风避雨,让男人做一个园丁,为你浇花修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