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弥补错误 3 部分:弄清楚发生过的事、制定计划解决问题、进一步行动 如果你伤害了他人,要弥补错误并不容易。鼓起勇气道歉虽然难,但如果能恢复关系,绝对值得你这么做。当你选择解决而非忽视问题,就已经朝正确的方向迈出一步。现在,你只需寻找适当的方法道歉,然后把事情纠正过来。阅读本文各步骤,了解该如何修补破裂的关系。 部分 1: 弄清楚发生过的事 1、 客观看待发生过的事。 该情况是否完全是你错,而另一个方是对的?抑或问题要更复杂?当你不确定谁该负责,该为了什么而负责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棘手。彻底想清楚发生过的事,然后决定你该为了什么而道歉。 •如果你清楚知道自己的角色,以及该为了什么而道歉,弥补错误应该相当直接(但未必较为容易)。比如说,如果你没问过就使用他人的汽车,并出了点小车祸,你应该明确知道要如何弥补。 •另一方面,情况也可能不那么明确。比如说,也许你与一位朋友已经好几个月没说话,双方都曾出口伤人,导致关系停滞不前。你很难确切说出争执是如何开始的,而谁又该对此负责。 2、 对内心复杂的感受。 当你做了错事,你不全然感到抱歉。人们经常为了掩饰羞愧的感觉,而表现得咄咄逼人或防备,并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承认自己伤害了别人很难,但如果你想要修补关系,就必须专心纠正错误,而非受另一种情绪影响,使场面更加无法收拾。想要了解内心的感受,你可问自己以下问题: •你是否害怕承认错误后会低人一等,所以试图掩饰羞愧的感觉?别担心,勇于为自己做错的事道歉,他人对你的印象其实会更好,而不是更坏。 •你是否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却说服自己你需要另寻出路,以维护名声?你即将做的一切将使人们认为你“易怒及固执”。 •你是否担心这是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斗争? 3、 从他人的角度思考。 他们如何看待你们之间发生的事?你认为他们是否也和你一样感到忿恨、愤怒及烦躁?他们也许感觉受伤、茫然、困惑及失意?走出你自己的受伤情绪和对所发生之事的看法,尝试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思考。 •改变你的心境。如果你仍感到愤怒、委屈、不可饶恕或仅是厌烦了一切,你必须了解双方的关系比坚持自己正确更重要。 4、 写下需要弥补错误的理由。 把脑海中的情绪转化为写在纸上的理由,可帮助你理清担忧、现实以及你对该情况的解读,从中找出补偿方法。 •承认自己犯错。切勿自大或固执,反之,你应诚实。 •即使你认为双方都有责任,但让自己负起更大的责任。 •查看你写在纸上的理由。哪一条理由特别引起关注?你是否可以从中看见固定的行为模式?例如,你可能发现自己在一些场合中,总是对这人或其他人表现自私。真实的事不如负面刺激来得重要,所以尽量专注思考这方面的行为,向你要道歉的人表明你已了解自己所犯的错。 5、 怀着明确、坚定的心弥补错误。 若你发现自己仍相当生气及防备,也许需要等过一阵子后才尝试做出补偿。如果你背着那么多的情感包袱,弥补错误是没用的。别人不会认为你的道歉是真诚的,因为它本来就不真诚。面对自己的怨恨情绪才是实际及有建设性的做法,因为你可抓住自己的心结所在。 •如有必要,给自己时间冷静,让流逝的时间治愈创伤。但是不要让此过程持续太久,因为你怀着怒气越久,对方会越肯定他们对你的猜疑,两人反而更难和解。 •接受自己做过的不良行为,是时候收拾这些行为留下的烂摊子。接受不等于纵容,你只是承认自己做过的事。 •你可以在一开始时对发生过的事感到生气,但切勿把愤怒当作借口。选择跨过愤怒,记住这是你犯的错,而不是被人恶意诋毁名声。 6、 决定要如何弥补所造成的伤害。 跨过想要掩饰羞愧的想法,认真地思考你可以如何弥补所做过的事。每个人弥补错误的方法不同。只有你知道要如何正确地弥补所做过的事。 •弥补错误可能简单如勇于为你的行为道歉。 •有时候弥补错误不仅需要道歉。你可能必须以实际行动支持你说的话。比方说,若你毁坏了他人的所有物,赔偿金钱对平息问题大有帮助。 部分 2: 制定计划解决问题 1、 决定要说的话。 在正式对话前,先练习好难以说出口的话语。万一到时情绪失控,你仍能自发地把该说的话说完。回到看看你列下的理由,思考你可以如何改过,并寻找日后的解决方法。然后在脑海里或甚至是纸上记录你下次要和对方说的话。记住以下事项: •准备好为你做过的事负责。最好在一开始就细说你做错了什么,并接受自己的确犯了错这项事实,为接下来的对话奠定懊悔的基调。你可以简单地以“我很抱歉伤害了你……我不应该……想(说、做)……”作为开始。承认自己伤害他人有助于舒缓紧张。 •如果这不是你第一次伤害对方,你从前也为此道过歉,那么仅是“抱歉”是无法化解问题的。如果没有实际改变支持你的道歉,那么“抱歉”也只不过是个容易说出口的词。想一想在你承诺不再这么做或重蹈覆辙时,还可以如何明确表达你真心悔过。 2、 当面会见对方。 你可以通过电子信件或电话道歉来弥补错误,但最好还是亲自与对方见面,以修补双方关系。此举显示你愿意再次与对方亲近,并与他们做直接、有意义的接触。 •如果你希望与久未见面的家人修补关系,可考虑与他们在中立的地方见面,而非其中一方的家。此举可消除待在对方地盘造成的紧张感。 •如果你无法亲自会见对方,考虑亲手写一封信,而非打字或电邮。提起笔写信,亲自写下你的感受,可让信件内容更深入及私密。 3、 开始道歉。 告诉对方你希望弥补错误,与他们展开讨论,继续说你预先练习的话和所经历的感受。记住以下事项: •计划透过这场讨论,促进双方关系比犯错前更稳固。如果你带着这样的心态展开对话,真心希望重新与对方建立关系,希望关系不只与从前一样好,而且还要更好,那么你将有一个很好的开始。 •注意你的身体语言、语调、姿势和态度。若你真心感到抱歉,以上所有非语言信号应能帮助你表达最真诚的歉意。眼神接触也是重要的沟通迹象,表示你心口如一,并没有逃避对话或自己犯了错的事实。 •避免以“你”作为开头。使用“我觉得”、“我认为”、“我相信”、“我以为我”等,毕竟这场对话不是讨论他们做错的事。 •避免多说一两句话为自己辩护。这么做只会让你们再次争吵。 4、 保持简明扼要。 如果你的道歉过于冗长,你会开始瞎扯及重复述说同样的话。尽量明确、亲切及有效地说明重点。没有人想要一整天忍受长篇大论的谈话。 5、 给对方时间发泄。 不要自行假设他们的感受或观点。虽然你遵循上述建议的步骤,尝试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但仍需运用知识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给他们时间发泄。给他们空间、时间和自由申诉内心的不满,并从中寻找提示。即使你觉得他们对该情况的某些观点不正确,告诉他们不该有这样的感觉也无济于事。 6、 以行动支持你的话。 如果你能做出可衡量的承诺表明改过的决心,并付诸行动,那么你真诚的后悔和道歉将更具意义。从提供赔偿开始。比如说,如果你打破某物,可主动提出购买新的;如果你辱骂他们,那就列下他们的所有优良品质,然后解释你只是嫉妒他们的成就;如果你破坏了他们的某个活动,提出举办另一个活动作为补偿。无论你从他人身上带走的是金钱、时间或注意力,尽你所能还回给他。 •解释你要如何改变行为。如果有任何明显的举动能支持你要改过的承诺,那就这么做。例如,在开车撞死对方珍视的绵羊后,你可向对方保证你从此以后再也不开全地形汽车,并向他们展示你刊登的汽车售卖广告。 •诚实地告诉对方你从这次经历中学习到什么教训,帮助对方了解你真的学到了令你悔悟的有效教训。 •如有必要,你也可考虑做得更多,让对方在你违背诺言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举动。但这应该是万不得已的最后方法,此方法有效性取决于所犯错误的程度和深度。例如,你可以说“如果我违背对你的承诺,你可以把我心爱的星际迷航收藏品卖掉。” 7、 询问对方他们认为要如何弥补才恰当。 如果他们提出实际的方法,这可是重新建立关系的好途径。但是这个选择未必恰当,所以请考虑所犯错误的来龙去脉。如果你担心对方借此控制你,就必须格外小心,因为你是要修补关系,弥补错误,而不是永远成为他们的奴隶。 部分 3: 进一步行动 1、 不要重蹈覆辙。 如果你以同样的方式伤害别人两次,绝对会彻底毁去他们对你的信任。想要保持友谊,就必须确保你再也不故意伤害对方。尽你所能成为可靠、体贴的朋友。你不可能变得完美,但可以尽力做个值得信任的人。 2、 向前迈进。 无论你为了弥补错误所做的努力结果如何,重要的是不要自艾自怜,或企图责怪另一个人。即使你无法纠正问题,至少你已尽力。 •专心向前看,不要一直回想发生过的事。 •即使对方决定与你完全断交,使你无法与他们和解,你也应下定决心不再以同样的方式伤害另一个人。 3、 从发生过的事学习。 利用你从错误中获得的经历,去怜悯犯同样错误的人。如今你不仅更了解他们,也有足够的经历帮助他们努力取得正面的结果,而非谴责他们。 •自我宽恕(弥补错误的关键)让你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过去。所以即使事情没有成功,你也需为自我宽恕而心存感激。原谅自己,就能治愈心伤。 小提示 •弥补错误之前,先平静看待自己犯的错,这么做也能帮助他人克服此错误。 •在大部分关系中,争执是司空见惯的事。若处理得当,误解或争执实际上能让你们更亲密,更了解及原谅对方的底线。把负面交流当作是对自己的教训,以及让双方关系成长的机会。这并非必须不惜一切尽力避免的交流。 •弥补错误也可以指你想要为他人弥补错误,通常应该负责的是你的家人或朋友,但他们却没有采取行动弥补自己的行为。如果你想要为他人弥补错误,小心不要感染他们个人的羞愧和内疚情绪,以免影响你的生活,使你无法好好地看待事情。记住,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警告 •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绝对会导致你个人的不幸。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有些人的想法与你不同。这不代表他们错了,他们只是和你不同。用你的看法、判断和观点伤害他人不仅不利,也让你无法看见自己的渺小,你的想法只是几十亿观点之一。如果你拒绝敞开心胸,接下来的生活必会充满冲突。努力克服这点,认可他人和你的看法,你可以说“你的想法、判断或观点与我不同。”没有对与错,只有更小或更大的包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