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情有毒 于 2015-1-9 15:47 编辑 常有理先生最不靠谱,却一再相信他 ——脚踩两只船的男人,最擅长推责 来说说现在最热的恋爱主题:三角关系以及脚踩两只船的男人。为什么它是我们常谈的话题?因为一旦情感变成了竞赛,它就不再单纯是情感,而成了拔河、意志的较量或者其它什么,总之它不再是单纯的爱了,而成了控制和反控制的游戏。一旦成为游戏中的“猎物”,很多女人不管这个男人是个什么样的家伙,哪怕是饭桶,也要先抢回来再说,争的不是男人,是一口气。可是争这口气后面的代价是什么?也许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会有所体会…… 一个叫做苗苗的女孩,就遇到了“三人行”,故事的主人公三人是老同学,两女一男。在校时都不曾联系,直到大学毕业后才联系上。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男同学追其中一个女生丽丽,可是同时他也在追苗苗。苗苗和男生在一个城市,丽丽在别的城市。 当时苗苗并不清楚他俩的关系,后来丽丽说男生在追自己,讨教方法。苗苗急眼了,就找到男生问真相,男生声言自己和丽丽是不可能的,说喜欢苗苗。苗苗选择了相信,他们就又在一起了。苗苗以为男生说爱她就是真爱她,他会处理掉和那个丽丽的事,可是事实上,他一直在脚踏两只船。 要命的是,苗苗的这个情敌也是她的同学,且不知道苗苗和他的事情。苗苗也一直很犹豫就没告诉她,原因之一是相信这个男生。直到今年情人节,苗苗发现他俩居然是在一起过的,崩溃之余,苗苗让男生自己选择,男生选择和苗苗分手。原因很让苗苗震惊,那个女生为他怀孕过,他要对她负责!苗苗很气愤:“既然你要对她负责,当初你们进行到流产的地步,为什么还要来招惹我?我算什么?” 他们分手了。就在分手后没有几天,男生就跑到丽丽的城市里同居去了。苗苗很受伤,自认倒霉,以为到此结束了。可是他到了那里后还给苗苗打电话,就像没事人一样和她联系。苗苗很痛苦,她真想问问男生,你到底想怎样? 最终,苗苗绷不住劲儿,就把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丽丽。丽丽非常受不了,最后演变成他俩打电话跟苗苗对质,丽丽骂她,男生也骂她。苗苗真是欲哭无泪,质问他为什么要骗她,为什么他们都走到这步了还要说爱她。男生发恨说:“就是骗你的,你满意了吧?你说出了真相,打扰了我们两人现在平静的生活,这一切的痛苦都是你一个人造成的……”苗苗真是痛恨,世界上还有这么无耻的人,明明是他脚踏两只船,是三人痛苦的根源,却诬陷自己。丽丽也是被蒙蔽,骂她为什么知道他俩在一起后还继续谈情说爱,骂她为什么不早告诉她真相,为什么看她走到怀孕打胎这步。 苗苗换了手机号,删除了他们所有的联系方式,她想就这么结束吧,可是心很痛,也很委屈。她怎么知道他们到了那种地步呢?要是知道她怎么可能会继续和他交往呢?就算后来她和男生分手了,已经与别人同居的男生还恬不知耻地和她联系,这个男生到底想怎样呢? 苗苗知道自己有一部分错,自己优柔寡断,一直拿不定主意。可是这男生把责任都推到她身上,也太不负责了。 最后的结局是,苗苗带着一身伤痕离开这段三角关系,她忽然发现:无论恶人是谁,留下来的就是罪……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三角恋情,很像是某本言情小说,或者《知音》杂志里比较常见的悲惨故事。从普通观众们的视角来看,似乎苗苗的确是这段三人行的受害者——她被骗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大家也许会骂这个男的,情感的骗子和金融诈骗犯不一样,后者可以起诉,而前者却无法让对方“认罪服法”,苗苗的付出最后却只得到如此让人痛苦的回报,这的确让人内心很不平衡,很亏。 但也许有人会提出反面的证据,证明苗苗其实并不完全是受害者,因为知道男友和另一个女孩丽丽有瓜葛,而男友信誓旦旦说和丽丽已经结束时,她可以求证,但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苗苗给出的解释是她相信这个男生,但她只是选择了相信他,因为我们都舍不得到手的好东西会失去,为了留住它,我们会选择性地相信一些事情,以使我们不会面对比较残酷的事情。尽管苗苗是善良的,她选择了不去面对另一种可能性,从而留下了隐患。我管这种情形叫做“掩耳盗铃”。 这么说似乎对苗苗有些不公平,对她有些求全责备,好像一个人被骗了,却质问被骗的人:你为什么不提高防范意识? 我们当然可以站在苗苗这一边,谴责情感骗子的种种恶劣行为,但我们也看到苗苗并不是一个无行为能力的人。当我们为这段复杂的情感“复盘”的时候,就会发现,苗苗必须为她的行为负责,因为她选择了继续这个游戏。即使她知道这个游戏已经开始出现伤害的可能,可是她还深陷于这个游戏,她对这个男生的愤怒,和对这个女生的嫉妒,都可以通过“捅破窗户纸”的行为而得以宣泄。同时她这个行为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场面。也许从她的算盘来看,与其一个人吞咽苦果,不如大家一起痛苦,这样多少公平一些。 然而,虽然一切事情已过去,伤害对她来说却好像比以前更深了,更沉重地压在她的心头。一时的攻击,当然会带来瞬间的快感,但随之面对的是排山倒海的伤害性的语言和行为…… 很多女人发现自己的恋人或伴侣移情别恋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尽量避免,害怕失去。面对明明知道无可避免的事情,她们下不了决心,而一切终于到了“宣判”时,这种潜意识层面的默契无法进行下去了,痛苦就格外大。 所谓“物不平则鸣”,那个男生离开苗苗后,苗苗一肚子委屈无处宣泄,于是选择了继续和他们战斗,将真相告诉丽丽。其实这只是一种不甘,她不甘心就此被抛弃,成为受害者,她要向对方讨回公道,将三个人的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但是最终她受的伤害反而比以前多了。 其实苗苗要做的,就是选择安静地离开,什么都别去捅,更别去泄愤,他人的痛苦和幸福由他们自己去解决,有一天真相肯定会大白。 对于很多被人脚踩两只船的女生来说,最大的痛苦不只是背叛,而是希望反复升起又反复粉碎的拉锯战,这种摇摆不定所带来的是自我价值被反复“蹂躏”。比如苗苗,对她构成“多重”打击的是:男的既然都已经选择了和别人在一起,为什么还要给她打电话?打电话,意味着对她继续有兴趣,而和别人在一'起说明他已经做出了选择。所以对苗苗来说,这是一种“双重束缚”,所谓“双重束缚”,是说她既不能往左走,也不能往右走,连卡在当间都算是一种罪过。如果她和男生继续来往,她算什么?如果不和男生来往她又无法真正说服自己放下感情。 当然了,谁爱上一个人,都不会那么容易放下,但对苗苗来说,这种感觉似乎格外强烈。因为很多女孩一生中第一次做小三或者第一次发现有小三是在四五岁时,那时脚踩两只船的是她们的爸爸。如果这个“俄狄浦斯期”没有过完,那么三角关系可能会成为这个女孩长大以后一生的“主题”,阴影常在,长大后自己很有可能会不断陷入类似的三角关系中。 如果你一再进入三角关系,那么你就要小心了,也许你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携带者。 心理学上有个“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法:古希腊底比斯国王得到一个预言,他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父亲,然后与母亲结婚。底比斯国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多年后,俄狄浦斯不认识自己的亲生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他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刺瞎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了。心理学用此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这种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伦理的压力,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俄狄浦斯是男人,换个角色,如果是女孩和自己的母亲竞争父亲,那么这个女孩往往会陷入一个困境:打败妈妈,意味着自己丧失了一个重要的照顾者,女孩的生存会出现问题一被妈妈“镇压”,则会一生中无意识地陷入三角关系中。因为她们对三人之间的竞争最敏感,除非能放下当年的伤害,否则她们会因为这个伤害的驱使而“过度补偿”——当竞争者不是母亲而是另一个女人时,她决不能被那个女人打败,她一定不甘心那个女人夺走自己的男人,这就是苗苗内心不平的根源。 如何面对这一地鸡毛的失恋岁月?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个人,或者朋友,或者是心理咨询师,要敢于讲真心话,把心里恶心的痛苦都吐出来,蒙冤受屈的女人最需要倾诉和宣泄,让情绪尽情地爆发,只有这样才能不留残根。 第二件事是在情绪宣泄过后,回顾自己的生活,除去欺骗和无情,问问自己:是否有过幸福的时刻?那个时刻他的爱是虚假的吗? 我不相信情感中有骗子,如果一个人存心欺骗你,他也要付出一部分真情,才能让你心动。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如果当一个人否定情感之后,很容易就否定自己一一他会怀疑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的能力。但事实上,这个男人错失了一段美好的感情,他必将为此付出代价,比如现在和他同居的女孩对他的怀疑,等等。当我们失去的时候,往往会在乎失去的东西,而忘记了手里本来就有的东西。 第三要仔细反思,为什么愿意相信别人的欺骗?为什么不敢面对真相?在爱面前表现出的胆怯和脆弱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以允许别人理直气壮地将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该如何保护好自己? 第四,要更认真地思考:该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以道德为准绳是否能真正掌握幸福?对欺骗行为,你当然无法认同,但是道德除了赐予你愤怒以及无力感又能给你什么?道德往往是在被抛弃的时候才会大力张扬,什么时候你在婚姻中反复提到道德,那就说明你们的关系出现了大问题。 道德主义的好处在于可以将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不用承担责任;但同时问题在于,不用承担责任,于是成为巨大压力的承载者一这个压力就是不能做任何事,因为对方错了,而你永远是非常正确的“受害者”。如果你想成为“常有理”先生,那么我建议你就这么推责于他人。 在婚姻中分出谁对谁错已经很难,如果我们能暂时放下道德的大旗,尝试着用“打乒乓球”的视角来看自己的人生,会更贴切:打乒兵球是有来有往的游戏,一旦打起来,我们很难说胜负是因为这一拍还是因为那一拍,因为每一拍都是另一拍的“因果”。 如果你愿意尝试着将自己看成“幸存者”,那么也许你看到的世界和你作为“受害者”的身份看到的不会一样:比如你会发现,自己也有能力承担属于你的责任,并且为改变结局做一些事情。比如对苗苗来说,当她第一时间发现了男友有出轨的问题,她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将改变局面的主动权交给对方,希望对方可以用理智压制感情,看上去此时此刻她似乎很宽容,但不过是将灾难更多地集中在一起而已。 卢悦解“毒” 去爱值得爱的人,做值得做的事。 不要把美好感情表错了对象,一再陷入“骗局”就该反思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