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觉得自己应该是被爱的,被接纳包容的,是值得爱的。安全感最早源于童年,在从小和父母的互动中形成了我们的依恋关系,依恋关系决定我们的安全感,也影响着人的一生。 安全感不足的一些表现:焦虑,担心,怀疑,不信任别人,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讨好他人或攻击他人,其实都是一种期望得到别人关注的表现。 安全感来源于婴儿早期。很多人都觉得婴儿很小都不记事,是的,小时候我们确实记不得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感受和情绪是深深的储藏在我们大脑的海马结构里的,比如小时候经历的高兴、喜悦、恐惧、害怕、失望等情绪,如果不得到处理,会一直影响着我们。比如有一些名人他们在事业达到了高峰后依旧很痛苦,有的选择了自杀。 婴儿期依恋关系如何影响婚恋关系?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的时候,我们表现得很弱小,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理想中父母应该这样照顾我们,而实际上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因素不能如人所愿。 在婴儿期我们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大体上可形成几种形式: 1、有一些人,在婴儿期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在生理上心理上都给他们及时的回应,如饿了及时给奶吃,渴了及时给水喝,尿布湿了会及时换尿布,父母还经常拥抱鼓励孩子,与孩子有经常有眼神、语言、心灵的沟通,那这样的孩子与父母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这样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心理上会逐步形成一种很好的安全感,觉得“我是很好的,我是被爱的”,也就是说小的时候父母给予他们的爱已经足够了,长大后在恋爱婚姻关系中他们也会表现得很安全,独立,自信,容易和恋爱对象或配偶友好相处。 2、还有一些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每当自己有生理或心理需求时只有通过哭闹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与照顾,他们在长大过程中,慢慢会形成这样的理念,我要想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哪怕是很容易的到的东西),必须通过哭闹才可能得到,这样的孩子与父母就会形成一种“混合的”依恋关系,反映在恋爱婚姻中,他们如果与恋人或配偶发生矛盾时,经常会用哭闹、要挟等方式以求解决问题,把与父母的关系投射到亲密关系中,其实潜意识里还是想获得对方的爱与关注,也是自我安全感缺乏的一种反应。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极端的如情感出现问题时选择折磨自己,要挟对方甚至自杀。 前几天还看到一则报道,一女孩因为失恋当众脱光衣服。我们抛开道德层面的评判,从心理角度来分析,其实这些行为背后都是自身安全感的缺乏,都是想寻求对方的关注和爱,只不过这种小时候使用的方式已经不一定会起作用了,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3、另外一类人,在很小的时候为了期望父母能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求,会通过不断的哭闹寻求父母的关注,但即使哭累了最终还是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一次次失败的心理体验会让孩子形成一种理念——“我再哭再闹父母也不会照顾我,关注我,我只好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把对爱的期望深深地埋藏起来,对一切显得无所谓。这样的孩子与父母会形成“不安全或冷漠”的依恋关系。 比如说现在一些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生理心理的照顾,慢慢的会变得对父母冷漠,无所谓,不在乎,可能会形成这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他们长大后可能会内心冷漠,孤傲,让人难以靠近。他们很难与人建立长久深入的亲密关系,不太容易相信别人,有时失去了一段感情也会显得无所谓。从心理角度分析,他们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内心也很想得到别人关注和爱,但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这是不安全的,付出太多可能会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得很不在乎,在关系中稍微感觉到不安全马上选择放弃,不拖泥带水。 在恋爱婚姻中,如果双方都属于“安全依恋”类型,那么双方相处起来会很轻松,自在,舒服,彼此小的时候得到父母的爱是足够的,同样也能给予自己的恋人或配偶足够的爱,即使恋爱过程中一方选择了退出,另一方也不会受伤太久,因为他不会认为对方的退出是因为自己不好,而是会觉得双方不合适,有接受别人拒绝的能力,对未来依然充满了信心。 而现实中,父母对我们“生理和心理”照顾往往不会那么完美,与父母形成的依恋关系往往都属于第二种,第三种,或三种都有的混合类型,这是不是预示着我们在恋爱婚姻中就要走很多弯路,将来不会有幸福的生活?其实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在恋爱婚姻中,与恋人或配偶的互动相处过程,正是修复小时候与父母形成的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在恋爱婚姻中,持续给予恋人或配偶小时候渴望得到的关注、包容、理解、爱等心理需求,两个人的依恋关系慢慢的都可修复,恋爱婚姻关系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当然,恋爱,婚姻都是需要不断学习提升的,幸福的婚姻不是在情感上没有问题,而是遇到问题能恰当应对。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