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后台收到一位姑娘的提问,说关注公众号好长一段时间了,也已经知道了想要吸引自己喜欢的小哥哥,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要学会释放IOI,暴露需求感。 可是自己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为何对方还是按兵不动,完全没有一点被吸引的征兆呢? 我问她,究竟是如何释放需求感的? 她说,就是会为他做很多顺手的事,比如带个早饭,买杯咖啡,或是替他解决一些工作上的烦恼等等。 我听完她的话,不禁陷入了思考。首先还是要肯定她的做法,起码她知道了,只有当自己暴露了需求感的时候,男生才有可能来追她。 毕竟,现如今的男生个个精明,绝对不会打没把握的仗,也不会把金钱和时间浪费在不可能的人身上。 只是,她这样的做法真的可以拉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吗? 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173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受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立法部门某个议员的政治对抗。 那位议员不仅完全反对他的观点,还发表了一篇演讲,十分激烈地批评了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深受困扰,但是又想争取到这位议员。他听说这位议员的图书馆里藏有一本非常珍贵、令人好奇的图书。 于是他十分恭敬地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要读这本书的愿望,并要求他帮个忙把这本书借给他读几天。 没想到这个议员竟然同意了,立即把书寄来了。大约一周后,富兰克林把书还给他,而且又写了一张字条表示他万分感激的心情。 几天后当他们再次在众议院相遇时,富兰克林是这样描写的: “他竟然主动跟我打招呼(以前从来没有过),后来我们谈话,他还表示,任何时候都愿意为我效劳。” 从此他们两人化敌为友,终生保持着友谊。 于是,后世的心理学家们便得出一个结论: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这就是著名的“富兰克林效应”。 想要发展跟对方的关系,与其刻意讨好对方,不如换个思路,请对方帮你个忙。帮完你之后,你们的关系反而会拉近许多。 1869年,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列夫·托尔斯泰曾在《战争与和平》里写到:“我们并不因人们给我们的恩惠而喜爱他们,而是因我们给予了他们恩惠。” 我们都听过小王子给玫瑰花浇水的故事,当小王子发现仅仅一个花园里就有5000朵几乎和他拥有的完全一样的玫瑰花时,非常的伤心。 但是尽管如此,他心里还是放不下自己的那一朵玫瑰。 直到有一天小王子恍然大悟,终于明白: 尽管这个世界上有无数朵玫瑰花,但她们却是空虚的,因为没有人愿意为她们去死。 但是他的玫瑰花却不同。因为他浇灌过她,保护过她,陪着她一起说话,陪着她一起沉默……所以,哪怕她只是单独一朵都比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玫瑰花加起来都更重要。 当你在请求对方帮助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引导对方对你付出,不论这个付出是行为的还是精神的,当他付出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离不开你。 这虽然是前人的经验,但却并不是毫无根据。 在我们讲“蜥蜴脑”的时候,曾提到过想要改变一个人态度,就要先影响这个人的行为。 这是因为,态度很多时候是对行为的事后解释。如果对方帮了你一个忙,那么对方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我为什么要帮他呢?肯定是因为他是个很好的人!” 认知失调会让他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你是一个值得被帮助的人,也值得交往。 这就是我们大脑给予的反馈。 其实,向别人求助,是一个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正常社交行为,既不会表现的娇柔做作,也给害羞的自己找了一个正当的借口。 我们曾有一个学员,暗恋了同公司的男生3年对方竟然毫不知情,还把她当做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同事。 她找到我们的时候,说因为自己完全没有恋爱经验,所以根本不懂得如何吸引男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和别人分分合合。 咨询师告诉她,只要她能够熟练运用求助法,就能迅速拉近两个人的关系。面对对方这样的直男,我们就要“不厌其烦”地去向他求助。 前期可以是工作上的帮助,等熟了之后就可以是一些生活上的求助,比如修电脑,换灯泡之类的。总之,所有男生擅长的都要“不遗余力”地去麻烦人家帮助你。 结果她的求助不仅拉近了两个人的关系,还让男生时时惦记着follow她的近况: “你那电脑再用两天,看看还有没有之前的那个问题。” “你还记得你的新密码是啥嘛?我觉得我有必要下次给你写下来贴你脑门上!” “你上个星期嚷嚷了一下午要去银行办卡,你去办了没有啊?” 直到有一天,男生边开车送她回家边叹了口气:“你看看你,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还乱跑,我都不知道你没有我的时候,都是怎么活过来的。” 你们看,当男生开始产生这样的想法的时候,就说明他在潜意识里已经对学员产生了一种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不仅是在恋爱中,乃至婚姻中都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求助法用好了,不仅可以拉近双方的关系,还能激发出对方的责任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向男生进行求助的时候,也要懂得其中的技巧。 不仅要明白如何把握分寸,不至于让对方见你就烦,还要懂得如何还人情如何给予对方情绪价值,最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哪些忙是别人乐于帮你的,哪些忙会让人觉得你就是一个麻烦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