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papi酱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位,源于她在一个节目里透露说自己与丈夫恋爱十年、结婚五年都没有见过双方父母。 逢年过节,她与丈夫都是各回各家,照顾自己的父母。 话音刚落,现场的人纷纷露出了极度惊讶的表情,我也一样。 有人说,我特别向往这种过年的时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婚姻,觉得这样特别酷。 有人说,婆婆和儿媳之间相互尊重就好,要给出适当的距离,不然双方都会很难受。 有人说,papi酱遇到了一个爱她的老公,也有开明的父母,真的好幸福。 还有人在微博上发起了PK台,问道: " 结婚后,双方亲家一定要见面吗? " 结果是一边倒,其中绝大部分人选择了 " 不一定 " ,觉得两个人的婚姻,享受独立的家庭就好。 不可否认,婚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隐忍和妥协。 我们常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婚姻并不是,因为婚姻把双方家庭关联到了一起,并且涉及了方方面面。 你逃避不了那些家庭规矩和思想融合,而结婚前因为彩礼、结婚后你去我家还是我去你家等问题谈崩的也数不胜数,让人夹在问题中间寸步难移,心力交瘁。 可是抛开这些问题所在,如果你们两个人已经结婚,从事无关他人的恋爱步入了婚姻,你当然少不了要对婆婆孝顺,并为对方或对方的家庭做点什么。 不为别的,只因那个你称呼她为婆婆的人这么多年含辛茹苦地把自己的儿子养大,如今,她把儿子交给你,并让他完整地走向你,用尽一切来疼你爱你。 然而你却说你希望保持自我,享受各自的生活就够了,关于责任的问题一概不谈,实在是不妥。 正如那句话所说: " 别总羡慕爱情,也别总刁难婚姻。 " 提及婚姻,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到过的近几年的结婚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人口数量为1010.8万对,结婚率为7.2%,是2013年以来的最低,而2019年也仍然在持续下降。 在这些数据里,享受单身生活和没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的比例只相差了7%左右。 越来越多人恐惧婚姻,追求独立。 这都离不开他们觉得婚姻成为了一种束缚,觉得既要照顾自己的父母还要照顾对方的父母,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阵阵袭来。 而这样的恐惧,在独生子女当中,出现的几率更是高。 关于恐婚,papi酱也坦然说: " 我觉得恐婚的人,大部分是怕一旦我结婚了,我就丧失我自己或者失去人格了,可能就得为了对方去怎样。 " 你遇到一个对的人,对方和对方的家庭都一致尊重你、理解你的想法,这固然幸福,但作为责任,哪怕只是逢年过节时简简单单的嘘寒问暖,都应该存在。 papi酱和丈夫的相处模式之所以讨得大家的喜欢和羡慕,是因为这样的相处模式让我们回归自我。 她所说的这番话,看似是婚恋观,然而本质却是关于女性的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 如果你能做到精神独立、经济独立,就不需要再接受对方家庭观念的任何捆绑,这样就能非常有底气地为自己的独立买单。 你可以努力地为自己而活,努力地成为自己最想要的样子,变得足够独立足够优秀。 你也可以说这样的相处模式很个性、很酷,但千万不要把这样的行为过度包装为自己的人格自由。 我们的人格确实是需要自由,可是因为过度自我而忽略了对他人的关爱,这就不是自由,而是自私了。 每个人都想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不受双方家庭的阻挠,并且完好地在婚姻中掌握话语权,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努力活着,这是大多数人都向往的生活,然而这很难实现。 因为,当你决定了要和一个人结婚,这就意味了两个人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在婚姻里,光是做好自己是不够的。 希望你时刻保持一颗平等客观、谦逊明理的心,既能够成全独立个性的自己,也能够成就完整的他人。 人生有很多种形式,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要为你所做的决定赋予更多的意义和责任,这样,才不枉此生痛快地活了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