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的那段时间,我常跟一个朋友聊天。有一次他问我,会不会有那种时候——想去见一见以前喜欢过的人,看下他现在过着什么样的人生。 我说有。但不是那种意思。就是有个我在更年轻的时候喜欢过的男生,我写过好多次,我想知道他知不知道我写过他。 然后我想表达下感谢……还蛮不好意思的。我甚至想给他“灵感费”——他接受的话。 朋友说,以为你会有更浪漫的回答。 我说还能怎么浪漫。不瞒你说我超级憧憬“旧情复燃”之类的,我觉得这很电影,但想想就没了,想着想着就觉得“只能想想”,怎么可能,以前喜欢的人,在我新的人生阶段,我是不会喜欢的。 所以我能以什么心情去见他呢,当然不是“他还记得我吗/他还喜欢我吗/我们会不会因此重新在一起”,而是“希望他不要因为我写过他而觉得我忘不了他,我得好好解释”。 就是我能摆平心态看待遗憾了。 我知道遗憾从头到尾是怎么回事儿,所以连幻想都没有。 但“摆平心态”嘛,聪明是聪明了,却总有种置身事外的感觉。 我怀疑在感情里的智力值和热情是负相关。 现在我如果要从头谈恋爱会很难了,因为…“看太清了”——从前最见不得感情里的利落,或者干脆就说是,残忍,现在自己也快成了个对爱很残忍的人。 让我觉得自己真正长大的事儿是……喜欢一个人然后在那个人来追我的时候拒绝了他。一点儿余地没留的拒绝。 因为我第一眼就看到了最后。我说我们不会在一起很久的,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我不是你想要的那个我,你也不是我想要的那个你,如果我们非要让对方满意,我们会累得受不了。他说你想太多了。我说我没办法不想这么多,兴冲冲地在一起,然后呢,“互相折磨直到喜欢消耗殆尽”吗? 我现在觉得,在感情里成熟,就是在“我是喜欢你啊,是想跟你在一起啊”之后,还会继续想别的。 不是现实,不是势利……是你把爱情看透了,想明白了。你开始有了惊人的察觉力,比如一边试探一边用细枝末节还原对方的人格,看他跟想象中的是否一致。你开始变得冷静。比如你开始不再为收到他的消息差点在街上尖叫,“是群发的吧?”,你会这么想。 你遇到过一个用短信群发自拍的男生你就会觉得之后收到的自拍都是群发的。 你被一个人说过“不适合做女朋友”就再也不想好好做女朋友。 你体会了“跟喜欢的人兜兜转转但怎么都不能在一起”就发现原来爱情从来就是个烦心事儿,从前觉得简单,不过是不怕难过,哭到失眠都可以的。 现在是怕的。 我们如此,慢慢地在破碎中积累着对感情的认知。终于我们看到,在两情相悦的表面下,是茂密的荆棘丛生……更别说有时候我们甚至连两情相悦的漂亮表面都得不到。 我们知道感情很难了,远远多于“我喜欢你所以我要跟你在一起”——我以前好看重这个,我们现在变得更在意自己在感情里是不是快乐的,受照顾的,得到体谅的。这当然不是“不对的”,但有些跟爱情很相关可就是不合适的人,会从此退出我们的人生。 我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啦。 只能说,爱情就这样——明白是早晚的事儿——永远有很多弯来绕去的东西,绕着绕着那个人不想在一起了,你也疲了,再后来你们连绕都不想绕了,然后你们承认了这是成年人的爱情。 可我们不是不喜欢那个人了,是不再接受他会带给自己的生活,我们更需要做个自洽的人,生活得至少能井然有序,如果爱情给到的是“负的能量”,一开始便远离它倒是聪明选择。 谁不会为将要发生的爱情做个预估呢。我们发现,最好还是跟能恰当地镶嵌在自己的人生里的人在一起,而不是跟自己的人生起冲突的人。 笛安的《景恒街》我还没看完,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情节,但记住了一句,大概是,“为什么我不能在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过后,再遇见你”。 这一句就够让我五味杂陈。我想起我18岁的时候,就只想跟喜欢的男生一起加入一个乐队,那时候我们一起坐两小时公交进城学吉他,其实什么都没学到,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开心。那是我们没想过“以后要过什么样的人生”的时候,我们连自己是谁都没想过,我们只知道半夜想跑去市区找点儿乐子。 同样的人再出现一遍可能完全是陌生人。我们倘若是在20岁时第一次遇见,大概都不会问一句彼此的名字。他去找他20岁时偏爱的类型,我也去找我在20岁时需要的人了。 我很抱歉我只能爱在这段时间里显得比较正好的人。 爱情是什么,说穿了,运气跟概率。 我们之间或许还是有约摸的少量的喜欢,可那不够,你知道吗,我不是你的运气,你也不是我的概率。 所以我们的故事注定不能被命名为“爱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