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难免被长辈问一嘴: “有对象了吗?” “什么时候结婚?” “你看看周围,现在就只你一个剩下的。” ..... 可“单身”既然本身无错,自己过得开心,那为何总要逼人结婚? 今天分享婚姻家庭研究学者钱岳在一席的一篇演讲。 她将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女性在婚姻之外已经有了更多机会,婚姻不仅不是女性身份的标志,甚至已经逐渐成为女性自身的一种包袱。 读完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心平气和,有底气地说上一句:不是我结不了婚,而是我选择了不结婚。 说到结婚,大家可能最常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结婚?美国社会学家Andrew J. Cherlin曾在他的一篇论文里讨论了这个问题。 基于美国的历史研究来看,美国婚姻意义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19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婚姻是以制度化婚姻为主。 也就是说人们只有结了婚之后才可以发生性行为,才可以生孩子、养孩子,婚外性行为或者未婚生育都是不被认可的。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婚姻逐渐从一种制度化的关系变成了一种陪伴式的关系。 这个时候,人们强调的是夫妻双方不仅要是彼此的恋人,也应该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人们对婚姻的这种期待在以前制度化的关系下是不存在的。 近几十年来,这种陪伴式的婚姻在美国也渐渐地失去主导地位。 因为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她们和男性一样在外工作、赚钱养家,这个时候,当人们评估我到底对我的婚姻满不满意的时候,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在婚姻里面有没有成长,他们的想法、感受有没有在婚姻中得以表达。 所以这时候的婚姻就从陪伴式变成了个人化婚姻。 个人化婚姻强调的是人的自我成长。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发展成一个独立有成就感的自我,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你的配偶或者家庭牺牲你自己。 1 大家真的都结婚了吗? 大家被长辈逼婚的时候,如果你反问长辈,为什么要结婚呢?他们不会给你梳理婚姻意义的变化,他们会说,因为大家都结婚了呀。 首先不说别人结不结婚应不应该左右我们的选择,今天就带着大家退一步来想一想: 大家真的都结婚了吗? 为了今天的演讲,我特意去北京统计局的网站上面找到北京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做了一个类似的计算。 蓝颜色的柱子表示的是30到34岁北京男性的未婚比例,红色的柱子表示的是同年龄段女性的未婚比例。 我们看到,在2010年的时候,30到34岁的人里面,在北京有17%的男性和12%的女性处于未婚状态,远远地高于全国平均值。 2 为什么这么多高学历的女性不结婚? 我其实从二十六七岁就已经开始被各种长辈称为“剩女”,这也激发了我自己研究女性的学历和婚姻之间的关系。 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是在全世界都在发生的一个变化,有些西方国家甚至出现了女性的教育程度反超男性的情况。 我这里给大家展示的是美国从1970年到2014年女性在高等学历获得者中的百分比,红色的线表示的是本科学历,黑色的线是硕士,蓝色的线是博士。 我们可以看到,到了2014年的时候,60%的硕士和本科学位是授予给女性;同年,博士学历的获得者中也有超过50%是女性。 所以在美国,高等学历的获得者中女性已经开始超越男性了。 我们知道,在中国,高学历女生的家长都很担心自己的女儿学历太高嫁不出去。那美国这样男女教育趋势的变化,难道会导致很多高学历的女性结不了婚吗? 有意思的是,美国很多的研究都发现,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反而她们结婚的可能性越大。 我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面,我看了2000年到2008年中国城市地区初次结婚的情况,发现30岁以上的高学历女性确实比20多岁的高学历女性具有更低的结婚的可能性。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高学历的男性结婚的时候,更可能与学历低的女性结婚。但是女性自己的择偶标准并没有随着年龄而出现太大的变化。 结合刚才看到的韩国、日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女性的未婚比例非常地高,我们就不禁地要问一个问题了: 为什么在东亚社会里面,女性,特别是高学历女性,有这么多人不结婚? 人口学家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作Marriage Package,我把它翻译成“婚姻包袱”。 提出这个概念的论文它主要是用来解释日本的现象,但是我认为它也适用于其他的东亚社会,包括中国。 它主要是说在东亚或者日本的传统家庭里面,结婚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很多的事情被捆绑在了一起。 一般来说就是结婚、生孩子、养孩子、照顾年迈的父母,这些都是捆绑在一起的。 所以婚姻就成为了一个包裹,甚至是一个包袱。 我们知道,现在女性在婚姻之外已经有了更多的机会了,但是在婚姻之内男性并没有相应地更多地去参与家务劳动或者抚养孩子。 以前如果女性不结婚,可能她们也不会有很大的事业或者经济上的成就,但是现在,对很多亚洲女性而言,她们一旦结婚,可能意味着她们要放弃自己的事业或者机会。 这个时候,很多女性就会觉得婚姻对她们来说失去了吸引力。 由于高学历的女性在这种具有传统的性别分工的婚姻中所获得的回报和效用越来越少,所以她们可能选择推迟或者放弃结婚。 但是在中国城市地区,很多人和媒体用“剩女”这样一个歧视性的语言来描述大龄未婚的高学历女性。 剩女这一称谓忽略了女性选择何时结婚或者与谁结婚的自主意愿,因为这一部分女性很可能不是被剩下的,而是为了抵制中国婚姻中不平等的性别关系而做出的选择。 所以与其歧视性地称呼高学历的女性来贬低她们,与其通过社会压力去逼她们结婚生孩子,我觉得更有意义的问题是—— 我们应该如何地改变社会传统; 如何制定完善社会政策,去支持婚姻之外的更多的家庭形式。 3 怎么才能减少离婚的风险呢? 说了这么多结婚,下面我就来说说离婚。 去年的时候我在上海做采访,采访了一个36岁的单身女性。 她跟我说,她说我爸爸妈妈已经不逼婚了,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我还没结婚呢,我周围的同龄的小伙伴已经离婚了。 她爸爸妈妈就觉得,喔,原来结婚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生活的变数还挺多的。 我是人口学家,所以我还是给大家先看数据。 这个是我从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找到的数据,红色的线表示的是每年的结婚登记数量,蓝色的线是每年的离婚数量,都是以万为单位。 我们注意到,如果我们说结婚的趋势是平稳的、波动的,甚至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离婚近几年来是属于直线上升的状态。 所以对于北京和上海来说,到了2016年的时候每年的离婚数已经快赶上每年的结婚数了。 大家可能就想,那怎么样才能减少离婚的风险呢? 我就基于以往的研究给大家提供几点,供大家参考。 其实很多研究表明,很年轻的结婚年龄是预测离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因为年轻人往往对自己的认知不足,而且他们往往对自己未来另一半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有错误的预期。 而且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很多成年特征还没有显现,所以随着双方变成熟的过程,很难从一开始就选出一个和自己很适合的伴侣来。 我自己回想一下从我没有读博士到现在,我觉得自己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是我在年轻的时候可能预测不到的。 美国的研究其实发现推迟结婚是获得稳定婚姻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学者认为那些结婚比较晚的人通常比较成熟,而且较少地做出那些选择配偶上的错误判断,并且他们也更能够应对婚姻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当然这个研究是美国研究,我们在中国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可能还需要本土的研究。 但是至少这个研究启示我们,与其着急踏入婚姻,不如先让自己变得成熟一点,弄清楚我是谁、我到底适合什么样的配偶,再做出婚姻的决定。 另外有研究认为婚姻的稳定程度在谈恋爱的时候就已经有征兆了。 结婚选我爱的人还是选爱我的人?这是大家都争论的一个话题,如果有选择的话。 一个持续14年的美国研究讨论了恋爱时男女双方对爱的程度、结婚可能性的分歧程度与日后他们离婚的关系。 他们发现其实恋爱时双方爱的程度差不多,对感情的未来走向有着比较一致的预期,会提高日后婚姻的稳定性。 他们在解释研究结果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作shared reality,共享现实。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说爱情是盲目的,在恋爱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会极力地表现自己,掩饰自己的缺点,有时候会自欺欺人,忽略对方的劣根性。 但是婚姻理论就比较实际了。 我们说婚姻就是一个幻想破灭的过程,你在恋爱的时候瞎了眼产生的想法,一旦结婚了都会被更接近现实的感受所代替。 所以对于那些在恋爱的时候就对爱、对他们感情的走向有着比较一致的想法、预期和判断的夫妻来说,这些比较一致的想法为他们日后的婚姻生活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 那怎么样才能建立这种共享现实呢? 其实研究发现,花时间在一起并且能够坦诚地聊他们感情的情侣,他们更能够对自己的感情、对未来的发展形成比较一致的判断和体验。 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不如爱得一致的人好。 我们知道人的想法、我们的经历以及感情本身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共享现实只有通过沟通来获得和维系,从而提高婚姻的稳定性。 4 如何让婚姻更美满? 说了离婚,下面我就来说一点积极的,如何让婚姻更美满? 这里要回到我们最开始谈的婚姻三阶段。 在制度化阶段的时期,婚姻主要满足的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说提供住所、提供食物,帮助我们免于外界的侵害。 到了陪伴式婚姻的阶段,由于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已经可以在婚姻之外获得了,所以夫妻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中层次的需求,比如说,爱、被爱、体验浪漫的激情。 到了个人化婚姻的阶段,人们想在婚姻中追求的是他们比较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说自我实现、表达自我,或者说是获得尊重等。 我们可以把为什么结婚和心理学上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起来。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把婚姻想象成登山。大家如果去过西藏的话都会知道,登的山越高会觉得呼吸越困难,每呼吸一口能够给我们供的氧气越少。 所以当我们想象,如果在婚姻中想达到马斯洛需求层次之山的顶端,那么我们为婚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越来越少地能够为婚姻供氧。 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妻子对丈夫的要求只是满足她的温饱,那么其实丈夫很容易满足这种不会因人而异的需求。 但是如果妻子要求的是丈夫能够满足她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个人对自我实现的定义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丈夫花很多的时间去和自己的妻子交流,去倾听、去帮助她。 但是现代社会什么情况? 现代社会我们工作压力变大了,生孩子养孩子压力也很大,我们可能很少有时间能够在一起。 我们常常说,夫妻之间最常见的相处模式就是坐在一起各自玩各自的手机。 一方面我们对婚姻的这种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我们其实花更少的时间和伴侣去交流、去诉说自己比较个人化的需求。 简单来说,由于想要登到山顶本来就是越来越难的,但是我们反而越来越难认真地去呼吸,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现在在婚姻里面常常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下面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够减少这种在婚姻中的窒息感呢? 今年情人节的时候,美国著名的婚姻研究专家Stephanie Coontz在《纽约时报》上发了一篇文章,叫作《如何让婚姻更美满?像一个单身人士一样生活》。 她在文章里面写道: 随着人们推迟结婚、离婚率增加,还有平均寿命的延长,我们其实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婚姻之外度过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如何成功经营自己的单身生活。 而且这种技能不仅是有益于那些没有结过婚的人,它对你的亲密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研究发现,其实那些有着牢固友谊的单身老人,无论他们是否结过婚,他们都和已婚的人士一样幸福健康。 友谊还会有益于夫妻,比如说婚姻幸福的妻子在婚姻中遇到冲突,如果她们能够和好朋友讨论,并且重新看待这些婚姻的问题的话,她们通常会觉得和丈夫更亲近。 现代社会人们对配偶的期待要求太高了,总是希望一个人可以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但是其实“你是我的一切”并不是幸福婚姻的最佳配方。 我的好朋友、上海交通大学的沈洋教授在最近的一篇文章里面写道: 我一直觉得爱情在当代社会被过分强调了,越是依赖越是相爱,失去的时候就越痛苦。 即使白头偕老,最后的最后还是要一个人离世,或者一个人独自活着……与其强调如何获得爱情,更紧迫地是应该学习如何独处。 这里我想说的是像单身一样生活,并不是要我们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说我们应该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 能够和那些与我们能够互相帮助、沟通、理解的人建立很紧密的朋友关系。这不仅会让你,而且也会让你的亲密关系都从中受益。 5 婚姻的未来在哪里? 最后,社会变化这么快,社会学家能不能预测一下婚姻的未来在哪里? 美国从制度化婚姻转变到陪伴式婚姻,再到个人化婚姻,越来越多的人推迟结婚,甚至永远单身。 婚姻专家们开始倡导,不要期待配偶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要学会独处,并维系与其他朋友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和接纳更多元的家庭形式。 美国学者曾经预测婚姻会逐渐消失。但是一方面由于制度化的惯性,很多人仍然结婚,但是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其实婚姻根本没那么重要。 最后我想说,愿大家无论结婚与否,都能够积极、快乐、坦然地面对人生。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