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论结过几次婚,只有经历了“中年叛逆”,才会真正迎来一段全新的婚姻旅程。 否则,每一次更换伴侣,不过都是在用同一套原理、同样的实验物质,换个实验容器而已。 一个45岁中年好男人离家出走的故事,引起了一阵骚动。 主人公郭明奇,是河南某县级市一所民办实验学校的校长。从教二十余载,是当地人口中的“模范校长”。 妻子在电视台工作,儿子读高三,家里有4套房1辆车……在通常的评判标准里,郭明奇算得上“人生赢家”。 2016年,因为这所实验学校建在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郭校长作为责任人之一,因故意损坏文物罪被判刑,曾在看守所里待了26天。 因为这段经历,2018年10月的一天,在好意劝说一名学生家长的时候,郭明奇被对方怼出一句“劳改犯校长,没资格来教育学生!” “劳改犯”三个字在郭明奇脑海里一下炸开了。 于是,就有了这个中年男人离家出走、到五台山出家入佛的故事。 这故事,仿佛撕下了一块中年男人的专属“遮羞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油腻,只有无尽的孤独、脆弱和迷惘。 中年男人,正在走向“无缘社会”? 在《人物》的报道中,郭明奇出走之后,妻子打电话到学校,得知他白天去上班了,然后基本就放心了。 后来听说丈夫关机前曾被骂“劳改犯”,她有些担心丈夫会自杀,但依然表现得相当淡定——既没有报警,也没有告诉公婆。 后来,郭明奇发微博宣告自己“已出家入佛”,妻子也没有去五台山找。 在她心里,“最坏的打算是丈夫像华山跳崖的人一样。现在情况好得多,让丈夫回来的任务就全部交给学校,因为“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她得守着”。 这情节,让我想起认识的几个中年男人。 W今年四十出头,是一位从事造价咨询的工程师,家在河北,公司项目在北京。W长驻项目,回家一趟开车三个多小时。 去年之前,女儿还在上高中,W每周末回家。自从女儿到北京上大学之后,W回家的频率变成了一个月一次,甚至更久。 “以前每周末回家,主要是牵挂孩子,虽然回去对女儿高考也没啥帮助,至少能求个心安。现在孩子上大学了,我就算一个月不回家,老婆也不会打电话问。” W一向乐观幽默,但跟同事聊天说起这些,也难掩忧伤:“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个赚钱的机器,想想也够可悲的。” 在那个项目上,跟W一样的中年男人还有好几位——婚姻淡了、孩子大了、家人远了。 他们按部就班地工作,下班后看球打牌聊天,偶尔也跟同事喝点小酒,或者结伴去山上看夕阳。 在山上,有的人会吼几嗓子、踢几脚路边的石头,有人什么也不做,安静地上山、下山、回宿舍睡觉。第二天起床,重复着相似的一切。 中年男人的这种状态,会因为职业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吗?从心理层面看,并没有什么区别。 尤其是那些低情感连接的“(准)空巢中年夫妻”,即便朝夕相处,每天有烟火气的笼罩,内心的孤独依然无从化解。 NHK有一部纪录片《无缘社会》,讲述的是日本社会越来越普遍的“孤独老死”现象。 单身、离异、丧偶、独居、空巢等各种际遇,让这些人失去三种缘分:社缘、血缘、地缘(背井离乡),最终孤独死去。 和日本相比,我们身处一个人情社会,这一代中年人也大都有家室,看上去距离“无缘社会”很遥远。但在郭明奇等中年男人的故事里,我却看到了另一种“无缘”。 这次“出家”之前,郭明奇曾经一个人去日照看海。来回两天,妻子、孩子、朋友……没有人知道他曾一个人去看过海。 一个中年男人走向“无缘”的标志,或许就是他独自去看海、去吼山,而本该是最亲近的人却丝毫不关心他去了哪儿、做了什么、在想什么。 女人还有闺蜜可以诉苦,还有孩子可以亲近,而中年男人即便接到孩子的电话,等来的多半也只有一句:“爸,我妈呢?” 离家出走,中年人温和的叛逆 有一对中年夫妻,夫妻俩有安定而体面的工作,上中学的儿子帅气又争气。这个三口之家,同样是众人羡慕的“模范家庭”。 结婚二十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妻子说了算。男人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老实人,只要是老婆拍板的事,他很少有意见。 很早以前,他也会有自己的态度,但每次换来的都是疾风骤雨般的驳斥。慢慢地,他就习惯了沉默和追随。 就是这样一个温和的老实人,竟然因为妻子在唠叨中说了他一句“窝囊”,离家出走搬到单位去住了。 妻子想不通,以前也这样说他啊,怎么这次偏偏他就搬出去了呢?于是跑去单位探查,结果正好撞上年轻女孩在向他汇报工作。 他眼里的欣赏、言谈间的赞许,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好不容易压住怒火,陷入了深深的怀疑——她觉得男人之所以从家里搬出来,一定是外面有人了。 “不出所料”,过了几天,男人回来拿东西,留下了一份离婚协议。妻子更加认定,男人就是在外面有人了。 而自始至终,男人只说一句“外边没别人,你爱怎么想怎么想”。妻子软硬兼施,男人态度坚定。没办法,她只能用不同意离婚牵制他,俩人就那样僵着。 现实中,“老实人”一反常态“破坏婚姻”的情况并不少见。 有一个词叫“中年叛逆”,解释是:一些成年人在某一时期可能会出现像青春期时一样的叛逆举动。多见于40岁后的男性和45岁以后的女性,可能会有的叛逆举动包括:外遇、离家出走、怀疑人生…… 通常情况下,个体的中年危机和中年叛逆,与中年人群体普遍存在的的婚姻危机是相伴而生的。 人到中年,事业上,自认升迁无望;家庭中——婚姻淡如形婚,夫妻间没有情感交流、孩子即将独立生活、责任共同体面临瓦解…… 这时,“自我”就像即将破土的春笋,只需要一点点雨水的刺激。 这刺激,可能是郭明奇校长被学生家长怼出的一句“劳改犯”,可能是一个女人唠叨中的“窝囊”,也可能是陌生人口中的一句“没用的家庭主妇”…… 叛逆期到来,正是一个人重新寻找自我的开始。比如,郭校长去五台山与出家人共处,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宁静;比如,刘敏涛告别了冰冷的婚姻,重新迸发出一个演员活力…… 但更多的中年人,正在为了叛逆而叛逆。他们沉浸在那些违背公序良俗、具有杀伤力的叛逆里无法自拔。最后,只会陷入更深的迷失。 中年夫妻,学会一起“离家出走” 曾经有人问我:那些结婚20年以上的夫妻,你最羡慕哪一种样子? 我几乎不加思索:最羡慕那种可以结伴出游的夫妻。他们不需要儿女陪同,两个人一起游山玩水,在彼此的镜头中开心地笑着。他们有各自独处的空间,偶尔也会有些小矛盾,争吵之后依然会在夕阳下挽手散步…… 有时候我会想,婚姻大概可以分两大阶段,分界点就是“中年叛逆”。 正如前文所说,“中年叛逆”就是一个成年人重新找寻自我的过程。 经历过人生的跌宕、承担过生活的责任、体验过关系里的风雨,重新找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答案,一定会形成新的与世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一个人,不论结过几次婚,只有经历了“中年叛逆”,才会真正迎来一段全新的婚姻旅程。否则,每一次更换伴侣,不过都是在用同一套原理、同样的实验物质,换个实验容器而已。 相应地,一个人,不论ta在“中年叛逆”之后有没有换伴侣,ta的婚姻都会迎来一种全新的状态。 也许有人会说,都这样过了大半辈子了,还能新出个啥啊,稀里糊涂凑活着过呗!这确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无可厚非。 但是,有一本名叫《百岁人生》的书提出,00后的年轻人寿命会有50%的概率超过100岁。 我想,对于70后、80后来说, 把100岁作为寿命的下限可能夸张了些,但活过80岁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在长寿时代,如果我们仍旧延续着“凑合过”的婚姻理念,生命后半程几十年的时光,会过出什么样的质量呢? 哪怕已经人过中年、哪怕已经是老夫老妻,我们依然有必要去培育共同的兴趣圈,去考虑如何真正地与过往和解。 直到有一天,两个人可以相约一起“离家出走”,去看世界,在彼此的镜头下放肆地笑。 回到开头的故事,主人公郭明奇的经历最终会让他明白:在感情世界里“无缘”,并非就意味着能与佛结缘。如果从未找到自我,皈依的又是什么呢? 那个离家出走的男人,终归要回家。 这个回家的男人,再也不是当初离家出走时的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