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以为懂得越多,才越有发言权。 长大后,以为说得越多,才越有身份感。 后来终于懂了,真正成熟的人,不是看什么都不顺眼,而是能容一切。 就像翻别人朋友圈,最忌讳在人家晒幸福的时候秀优越感。 不贬低别人喜欢的东西,就是一种极高的素养。 我问过一对结婚45年、至今依旧恩爱和睦的夫妻: “你们婚姻圆满有什么秘诀?” 那个有点憨憨的男人说: “举个例子吧,她每天起床后都要站在窗前,花10分钟,双手合十地祷告。 而我根本不理解这有什么意义。 但是这么多年了,我从没有因为任何事去催促、打扰过她。 我不需要陪她做她喜欢的事,我仅仅是尊重,那就够了。” 很多人说,要找到三观一致的人太难了。 其实是他们误解了“三观一致”的意思。 我喜欢西餐,你喜欢路边摊,这不是三观不合。 我喜欢西餐,你说矫情;你喜欢路边摊,我说low,这才叫三观不合。 美和丑,黑和白,高贵和低贱,其实都是相对的概念。 正如两朵花放在一起,你能说哪一朵更好看一些吗? 有个词叫“爱屋及乌”,其实特别有道理。 你都爱她这个人了,那她的信仰、癖好、小偏执便也一并爱了去吧。 日剧《总觉得邻家更幸福》中,奈奈夫妻住在公共社区里。 在一次社区小聚中,邻居知道了奈奈还没有孩子,便说: “生孩子,不是所有女性的共同愿望吗?” 奈奈尴尬地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她却仍自顾自地秀优越感:“女人有了孩子,才算是真正的女人呀!” 仿佛奈奈犯了多么大的罪过一样。 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这种人,别的不行,就擅长挑刺。 朋友圈里,你发个什么他都有话说,但凡不是他喜欢的,就都觉得不正常。 实际上,他最该瞧得起的人,是自己。 吸引力法则中有个词叫“敌意化投射”。 意思是,我们会将自己不能容忍的特质,投射给别人,并用厌恶和指责来和自己划清界限。 不信你用手比一个枪的姿势,看看一根指头指着别人的时候,剩下三根是不是指着自己。 有一年饥荒,大臣们纷纷给皇上写奏折,请求开仓放粮。 养尊处优的皇上听说百姓饥荒,十分不解地问: “没有粮食,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 柴静说过一句话:宽容的前提是理解,你理解吗? 如果你理解,就会明白: 为什么有的人啃着窝头也会笑、就着咸菜也说香。 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拿着草编的戒指,也感觉幸福。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句名言: “记住,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年轻人最不该碰的东西,就是身份感和优越感。 看过一个视频,三轮车剐蹭了一辆宝马。 宝马车男子大金链子小寸头,骑三轮车的大娘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男子看了一眼车,转身去车上拿了一根铁棍,围观者都紧张起来,以为他要报复。 没想到,他只是往三轮车上剐了一下,便对大娘说:“扯平了,你走吧。” 人要看透自己,才不会看轻别人、看重身份; 站在高地的人容易出风头,可也极易出洋相。 深知这一点的人,才能给自己体面、赢得尊敬。 我爸常告诫我: “观危墙即倒,既毋扶,然则毋推甚善。” 意思是,人家的墙快倒了,你不能扶的话,不推也是一种善良; 看到别人为一件事开心,哪怕不理解,不笑话也是一种善良。 这世上很多事都能说出好坏,但幸福不行,它更像一种感受。 同样都是喝粥,你的小米粥,未必就不如他的海参粥美味; 同样都是结婚,普通的情侣,未必就不如明星夫妻过得幸福。 真正内心富足的人,不会去炫耀拥有的一切; 而是学会了向别人点头,并赞许地说一句: 嗯,真好。 -END- |
关注美爱微信,一对一案例分析,解决爱情难题
美爱:专注 恋爱、婚姻、情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