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潜在的婚姻对象当然都是有瑕疵的,在结婚这个事情上,悲观一点是明智的。 虽然在生活中,完美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悦也是常态。 但是在婚姻中,我们总能见到有些伴侣之间那种原始、全方位、烙印在骨头里的不匹配。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些不匹配不只是都会出现的小失望,而是真的,有些人根本就不该在一起。 这些错误是怎么铸就的?为何它们如此地常见? 和错误的人结婚,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容易犯的错误,而这也可能是人一辈子最昂贵的一个错误,更不要提这种错误对于社会、雇主和下一代的影响。 我们在国家和个人层面上,会系统性的去解决安全驾驶、吸烟等社会问题,但是对于选择正确的结婚对象这个事情,我们却是睁眼瞎。 更让人难过的是,人们选择错误的结婚对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易懂。 下面就是常见的几类原因: reason 1 我们并不了解自己 开始找伴侣的时候,我们对另一半的诉求充斥了模糊又美丽多彩的情绪: 我想找一个在一起开心的人;有魅力的人;有探险精神的人... 并不是说这些情绪是错的,而是说这些情绪不够精确。 根本没法用来描述那些能让我们获得快乐的因素 —— 或者用悲观的说法,让我们不是一直都惨兮兮的因素。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疯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经质、本末倒置和不成熟。 只是从没有人会真正的鼓励我们,去找到自己这些缺陷的细枝末节。 所有爱情中的人,最紧急和首要的任务,其实就是去理解自己身上,那些惹人不爽的点。 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独有的神经质的症结,了解这些问题的起源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明白: 什么样的人能刺激这些症结,而什么样的人能缓和它们。 一个良好的伴侣关系,不是两个健康的人之间的(世界上这样的人不多),而是两个有残缺的人,互相都有能力或者运气,找到两个不健全的心智中,一处能够温和共存的避风港。 当我们有了「我们在一起应该不会太糟糕」这种想法后,就要敲响警钟了。 很多时候往往就是这些地方会出问题: 也许我只能在专心投入工作时才能放松; 也许我在做爱后不太喜欢过于亲密的拥抱; 也许我在心中充满忧愁时,不太会表达自己…… 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在经过数十载的发酵后,会造成大灾难。 所以我们要提前知道这些自己的问题,然后去寻找那些能承受这些问题的人。 所以在刚开始约会的饭桌上,你就应该问一下对方:“你有什么让人不爽的点?” 麻烦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症结的知识是非常难以获得的。这常常需要多年的时间,和不同的新鲜经历。 在婚姻之前,我们常常没有办法经历,那些让我们见识到自己神经错乱的情景。 当一些恋爱关系开始让我们的这些错乱暴露出来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指责对方。 而身边的那些普通朋友,并不会有任何的动力帮你了解深层次的自己,他们很多时候就是想有个伴一起吃饭玩耍。 所以,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本性中糟糕的一面。 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生气而怒骂,因为没有人在听。 —— 这让我们低估了自己暴怒的潜力 当我们独自专心工作的时候,因为没人催我们吃饭而废寝忘食,于是我们用工作来获得对生活的掌控 。 —— 当任何人试图打断这种掌控的时候,我们就会为此暴怒 一个人独自生活的时候,总是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我们对于自己的人格如此缺乏了解,也就难怪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找怎样的人了。 reason 2 我们更不了解别人 这类情况就更严重了,因为其他人也和我们自己一样,陷入同样的对自己人格的缺乏了解之中。 即使对方心中坦荡和充满善意,他们同样没有办法有效的,让人知道自己身上那些让人不爽的点。 很自然地,我们会试图去了解他们:拜访他们的父母,参观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看他们以前的照片,见他们的朋友。 这一切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丝安慰,好像我们努力去了解过他们。 然而这一切的效果,就好像一个在屋里飞过纸飞机的人,觉得自己能够开飞机一样。 在一个更理智的社会里,潜在的伴侣会给对方做详细的心理问卷,并且让自己接受心理学家的长时间评测。 也许到22世纪的时候,这一切不会再是笑话,真正的笑话是,为什么人类花了这么久才开始这么做。 我们需要去了解,将要结婚的那个人的内心是如何运作的。 我们需要知道对方对于权威、羞辱、内省、性亲密、心理投射、钱、孩子、衰老、忠诚等等,数百样事物的观点和态度。 这样的了解,不是简单的问答能够提供的。 在这一切都缺失的时候,我们更多时候会被外表所迷惑。 我们好像能从对方的五官、前额的形状、雀斑、微笑中读出很多的信息。 但这就好像看了一张发电厂外部的照片,就以为自己能够知晓核裂变的细节一样可笑。 于是我们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把一系列的完美形象,投射到我们爱的人身上。我们从一些小的细节上,脑补对方的整个人格。 我们做的这一切脑补,就好像下面这幅马蒂斯的画一样: 你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不会把她理解为一个没有鼻孔,只有八根头发,没有睫毛的女人。 在我们都没意识到的时候,我们的脑子就完成了人像的脑补。 我们的脑结构天生就具备,把细微的视觉信息,整合成完整图像的能力。 可惜的是,我们在观察潜在伴侣的人格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根深蒂固的脑补艺术家。 使得一段婚姻顺顺利利所需要的信息,远远高过社会能够提供给我们的。 所以,我们对于婚姻的社会实践,也有很多根深蒂固的错误。 reason 3 我们不习惯真正的快乐 我们相信自己在爱情中寻找快乐,其实这一切没有这么简单。 有些时候,我们寻找的不是快乐,而是熟悉感。 这种对于熟悉感的追求,很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于快乐的追求。 我们在成年人的关系中,常会去创造儿时的感觉。 在孩童时期,我们就第一次知道和理解爱的含义。可惜的是,我们儿时对于爱的了解往往是不对的。 我们儿时对于爱的了解,可能与一些不那么让人愉悦的情绪相互纠缠:被控制、被羞辱、被抛弃、缺少交流等等,简而言之 —— 痛苦。 于是长大的我们,可能会因此拒绝一些健康的潜在伴侣。 不是因为他们不好,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太好(太成熟、太善解人意、太可靠等),而这种太好的感觉太陌生,给人压迫感。 于是我们转而选择,那些我们潜意识里更想接近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能够让我们快乐,而恰恰是因为,他们能让我们遭受熟悉的痛苦。 我们选择错误的人结婚,因为正确的那些人反而让我们不适应 —— 让我们觉得自己不配。 我们没有体会过健全的爱,所以没法把被爱与满足联系起来。 reason 4 认为单身是个很糟糕的体验 当抱着单身是个很糟糕的想法时,我们就很难理智的去选择伴侣。 我们要有接受单身的觉悟,才能有机会开展优质关系。 否则的话,我们爱的只是不再单身,而不是我爱那个人。 可惜的是,过了一定年纪之后,单身身份在社会上是很难悠然自在的。 群居生活变得罕见,情侣为单身人士的独立感到威胁。 即使独自去看电影的时候,也会开始感觉怪怪的,单身人士的性生活也越来越难获得。现代社会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和被鼓吹的自由之下,性依然很难获得。 而年过30后还期望,能经常和新朋友发展亲密关系,基本都是要以失望告终的。 如果我们能把社会结构改造成大学一样(食堂聚餐,设施共享,参加不完的聚会,和充分的亲密关系的机会),我们在做婚姻决策的时候,就会更关注于那些两人为伴的正面性,而不是为了逃避单身身份的负面性。 但即使如此,其它方面还是会存在短缺。 当恰当的陪伴只有在情侣间存在的时候,人们会双双结伴来逃避孤独。 性解放者们想让性变得更加自由,也许现在,我们应该让陪伴也变得更加自由,而不是局限于情侣之间。 reason 5 本能被过誉了 过去,婚姻是笔理性的生意:你家有多少地,对方家有多少地,门当户对就行。 这很冰冷无情,而且这一切计算,与婚姻双方的快乐根本扯不上关系。 这样的理性生意,我们至今心有余悸。 取代了理性婚姻的,是本能婚姻,也就是罗曼蒂克的婚姻。 这种新的理念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感觉,才是关于婚姻的唯一指引。 如果你爱对方,那就够了,不该再问更多的问题,感觉胜过一切。 旁人只能为这种感觉鼓掌,尊重这种来自老天爷的指引。 父母可能会不满,但是他们必须承认,也许只有情侣自己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想要的。 罗曼蒂克婚姻出现的这三百年,我们在集体为爱情正名,一起反抗之前几千年理性婚姻中的傲慢、势力和无趣。 老式的理性婚姻是如此的迂腐,本能婚姻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我们不该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对于婚姻决策的分析,本身是不浪漫的; 做一个列表,来列举婚姻的好处和坏处,是荒谬和冷漠的。 一个人能做的最浪漫的事情,是在热情冲击几个星期后,就快快的求婚。 在双方还来不及开始糟糕的理性思考的时候,就完成婚姻决定,避免重蹈之前几千年的理性婚姻的覆辙。 虽然老式婚姻的保守,对人们婚后的快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份罗曼蒂克的鲁莽真的会带来顺利的婚姻吗? reason 6 学校里不教爱情 我们应该走入婚姻的新纪元了,也就是第三种婚姻 —— 心理学婚姻。 人们不该为了土地,或者单凭感觉结婚,而是要让这种感觉经过成熟的心理检验,再做出决策。 我们结婚前,对于婚姻的信息是很少的。 几乎不会去读关于婚姻的书,婚前不会和小孩子待太久,也不会对已婚夫妇的生活刨根究底,更不会真诚地和离异夫妇深谈。 我们在没有深刻的明白,婚姻会失败的原因时就结婚,并以为失败的婚姻背后只是当事人的愚蠢和缺乏想象力。 在理性婚姻时代,结婚前考虑的是这些东西: 对方的父母是谁; 对方有多少土地; 我们的文化有多相似…… 在罗曼蒂克婚姻的时代,结婚对象是否合适,需要考虑的是这些东西: 我无法停止思念对方; 我对对方的肉体存在渴望; 对方太棒了; 我时刻想和对方说话…… 在心理学婚姻时代,新的规则是这些: 对方有哪些让人不爽的点; 我会如何与对方养育小孩; 我们是否会共同成长; 我们是否能继续做朋友…… reason 7 我们希望快乐永驻 对于美好的事物,我们都有一种极端的,让它们能够永远存在的渴望。 想要拥有喜欢的车; 想要在那个去旅过游的地方长久生活; 想要和那个在一起很开心的人结婚…… 我们以为婚姻是快乐的保障; 我们以为婚姻能让稍纵即逝的快乐变得永恒; 我们以为婚姻就是一个瓶子,能把我们的快乐装起来…… 当你回想起你第一次想求婚的时候: 你们在威尼斯旅游,坐在河道中的小船上,金色的夕阳在海面上洒下粼粼波光,等一会儿要去小餐馆享受晚餐,而此刻你的爱人穿着毛衣依偎在你怀里 —— 多么美好的感觉啊,只有结婚才能让这种感觉永驻。 然而,婚姻和这种快乐的感觉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这种感觉来自于威尼斯,来自于金色的夕阳和悠闲的休假,来自于美食的刺激,来自于和一个新恋人的结识 —— 婚姻并不能保证这其中任何因素会增加,婚姻不会让那个时刻永驻。 那个时刻的的产生,来自于新恋人的新鲜感,来自于你不需要工作,来自于你住在运河边的美丽酒店里,来自你参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美妙体验,来自你刚刚吃下的那杯冰淇淋。 结婚,并不会让这份关系维持在这个美好的阶段。 事实上,婚姻会决然的把这份关系带入另一个阶段,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 —— 房贷,每天上下班通勤,养育小孩... 唯一能保证被装入婚姻的瓶子中的,是你的伴侣,但是可能,这是个错误的伴侣。 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对于稍纵即逝的美好有一种隐秘的哲学理念,也许可以作为我们的指引。 他们认为,快乐的稍纵即逝是存在的特质之一,而这一特质能够帮我们更好的与快乐共处: 西斯莱的一副法国冬日景,描绘的就是一组美好、却稍纵即逝的事物。 黄昏将至,阳光穿透视野所及,天空的闪耀让枯枝不再那么突兀。 白色的雪和灰色的墙和谐相映,寒冷显得不再那么可怕,令人欢欣。 而在几分钟之后,夜幕就会来临。 Alfred Sisley, The Watering Place at Marly-le-Roi, 1875 印象派最关注的的一点是,那些我们最爱的东西是会改变的,并且往往只会存在一小段时间,然后就消失。 印象派赞颂这些延续几分钟,而不是几年的快乐。 在这幅画里,雪显得可爱,但终会融化;那一刻的天空很美丽,但即将进入黑夜。 生命的巅峰往往是短暂的,快乐不会整年整年的出现。 有了印象派画家的指引,我们应该要学会,欣赏每一天生活中天堂般美好的时刻。 这些快乐时刻来临的时候,大度地去面对它们,但不要误以为这些时刻会永恒,更不要想着把这些时刻变成婚姻。 reason 8 我们错误地以为自己很特殊 统计数字是让人沮丧的,而且每个人都了解不少糟糕的婚姻。 我们见过好友婚后的不幸福,我们也都知道,婚姻是要面对很多挑战的。 但是,我们不会把这些见识,延展到自己的婚姻上,好像这些规律只对别人有效。 当人处在热恋中的时候,50%的婚姻以离婚告终,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吓人,毕竟两个人在一起就已经是小概率事件了。 热恋中的人感觉,自己都是万中无一的幸运儿,才能遇上眼前人,运势如此之好,结婚后离婚的风险,实在是小到可以忽略。 我们默默地把自己从人群从抽离开来。 这不是什么严重的错误,但是如果能把自己也放入人群中,考虑一样的风险,在心态上会更加有益。 reason 9 我们想要停止为爱情操心 在我们结婚之前,我们的感情生活通常会有几年的动荡。 我们也许尝试过和不爱我们的人在一起; 我们可能开始同居然后分手; 我们曾经参加无数的聚会,希望能够结识新人; 我们也尝遍兴奋和苦楚。 这也就难怪,到了一定时刻,我们会觉得受够了。 我们想结婚的一部分原因是,来终止爱情对我们心智的不断消耗,希望婚姻能够终止爱情给生活带来的痛苦。 但是这种希望是虚无的,婚姻不能也不会终止这些痛苦,婚后的猜疑、希望、恐惧、拒绝、背叛,并不比婚前的要少。 哪怕在外面看来,婚姻是岁月静好。 为婚姻做好准备,最好是一项全社会共同承担的教育任务。 我们已经对于老式的理性婚姻不抱期望,也开始看到罗曼蒂克婚姻的不足,现在应该是拥抱心理学婚姻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