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有毒还是怎样?为何男友唯恐避之不及,好似我会吃了他似的!”在网上看到有女网友发出这样的疑问。 殊不知:女人在焦虑的时候,男人却在逃避——这大概是亲密关系中比较常见的模样。 然而,这种关系往往都不持久,因为焦虑的女人只会令男人逃避,而逃避的男人又会让女人感到更加焦虑,于是两个人便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直至亲密关系断裂……这就是“依恋风格理论”最基本的诠释了。 今天我就和你们分享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原本相爱同时价值匹配的人,却因为依恋风格的冲突而导致分手,最终又因各自找到了关系平衡而复合。 最初的相互吸引,心动不已 ▲▲▲ 潇潇和峰初识于一次公司组织的集体出游活动,在此之前,两人没有交集也从未谋面。可当潇潇第一眼见到峰的时候,就被他的气质深深吸引。 公司技术部的程序员普遍给潇潇的印象是“头发稀疏”、“啤酒肚”或“不修边幅”、“穿拖鞋”等,然而峰作为一名敲代码的技术员,却是一副斯斯文文,穿戴整洁,又瘦又高,皮肤白皙,头发浓密,且气质恬静而忧郁的样子。因此,潇潇甚至觉得他更像是一个文艺青年,只看一眼便心动不已。 潇潇在公司担任销售一职,擅长与人沟通,跟客户和部门同事相处融洽。于是,潇潇主动跟峰搭讪,虽然峰的反应有点害羞,但是两个人聊得还挺投缘。 两人互加微信后,潇潇依旧是主动的那一方,总是找话题跟峰聊天,越聊越是感觉到彼此非常合拍:爱好的流行音乐、漫画书籍、影视剧都是相似的风格,甚至有空闲时,两人都喜欢烧菜做饭。所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暧昧。 终于有一天,潇潇在峰家和他一起做饭时,她情不自禁说出了口: “你炒菜的样子真帅,要不你做我男朋友吧?”,却没料到峰在迟疑片刻后,竟然摇头拒绝了她。 他说自己还没有完全忘记前任,也没有做好进入下一段感情的准备。 看到峰摇头的瞬间,潇潇确实有点伤心,但是她的性格执着,认为峰就是她最喜欢的类型,所以她不会这样轻易放弃。 后来,峰被潇潇的坚持和诚心感动,开始答应和潇潇尝试交往。 “追”的越紧,“逃”的越远 ▲▲▲ 确定恋爱关系后,潇潇对峰更加黏糊了,恨不得随时都能够联系到他,想知道他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有空就缠着他说话。 甜蜜期的时候,峰还是颇有耐心,都尽量把工作之外的时间留给她,可是时间一长,就对潇潇的粘人表示有点不耐烦了。 而且峰作为程序员,经常要加班,不能够及时回复潇潇的电话和微信。 潇潇虽然知道男友在加班加点,却仍控制不住自己的思念和依赖,忍不住给他留言,甚至拨打了电话。 峰在专注工作的时候,却被潇潇的电话打断了思路,久而久之,峰感受到潇潇给予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因此,演变成峰即使不加班,也自己回家独自做饭,甚至是一个人去看自己喜欢的电影。而潇潇仍然想时时刻刻得到峰的陪伴,这却换来峰更多的反感和抗拒。 越是这样,潇潇就越感到焦虑,后来常常因为思念峰而精神无法集中,甚至影响到工作进度。 才恋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潇潇就已经离不开峰了。可最终,峰还是无法接受潇潇的过分依恋,感觉恋爱后的潇潇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像自己心目中那个热情又独立的女孩子了。 心里反而开始怀念前任的种种好来,这一对比之下,他最终还是忍不住给潇潇发了一条微信:“我觉得我们不怎么合适,唉,还是算了吧。” 被分手之后,潇潇一直念念不忘,想复合,但是峰只想做回朋友。这让潇潇非常困惑。 作为保爱的铁杆粉丝,潇潇找到了我们,她的期待是:挽回峰。 显而易见的焦虑与逃避 ▲▲▲ 听完潇潇对这段情感的叙述和表达出的依依不舍,我决定给她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详细指导。 首先让潇潇做了一个测试,结果如我所料:她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风格,内心强烈渴望得到一种亲密无间的浓厚关系。 然而,峰却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风格,他对于亲密关系既想要又害怕被拒绝,所以在关系中是被动的一方,而且他特别需要有自己的个人空间。 而因为焦虑型的人习惯主动、表现亲密而热情,可回避型的人则很少会主动要求形成亲密关系,所以他们很容易被焦虑型人最初的热情与主动吸引和感动,对于他们来说一开始的甜蜜就是很致命的诱惑力。 当双方相遇,回避型的人不主动就可以轻易得到亲密关系,然而恋爱关系开始以后,他们对主动的吸引和喜欢,也会被无止境的索取慢慢吞噬。 因此,主动的焦虑型人一开始吸引回避型人并不难,难就难在吸引了以后还要保持距离感。最初的相互吸引,一旦变成时常黏腻,就不能够走得长久。 从专业角度分析依恋风格,焦虑型的人与回避型的人谈恋爱,他们有着本质的冲突,前者希望无限制的依赖对方,非常渴望被关注,非常渴望安全感,非常渴望得到承诺;而后者却看重个人空间,需要距离感,习惯性的被动和回避,不能给对方多少安全感。因此,恋情持续的时间会演变成“昙花一现”。 学会如何与回避型的人相处 ▲▲▲ 童年时候缺失的爱和陪伴,长大后总想弥补回来,作为家里独生女的潇潇就是这样,因为小时候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把她交由亲戚照看,相当缺乏父母的陪伴,所以造成成年后的潇潇想在亲密的男友身上找回更多的关注和陪伴,还把对父母的情感需求一并转移到伴侣身上。 因此,我让潇潇踏出的第一步,就是重新建立她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让她多多联系父母,常常与他们沟通。重新燃起对父母的需求情感,并得到他们支持和关注。 处理好她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之后,必须学会如何与回避型的人相处,挽回她与峰的亲密关系。 于是,我教给潇潇3招: (1)适可而止的沟通交流,并保持距离感。比如说,峰加班辛苦,偶尔微信找她吐槽的时候,给峰的回应要尽量的轻松,做好陪伴的角色就可以。同时,还要保持距离感,不要追问峰的一举一动。 (2)关注对方的真正需求。有一次,在煎鸡蛋时峰说煎锅坏了。潇潇就直接网购了个新锅快递给他。峰收到后又喜欢又惊喜,还特地发了个朋友圈。像峰这样比较被动的人也是很开心的,他觉得自己的真切需求得到了满足。 (3)不要过分索取与依赖。在挽回峰的过程中,潇潇做了一些默默对他好事情,比如刚说到的网购煎锅。但是反过来,不能过分要求峰对自己主动付出。例如当潇潇跟峰聊天时,无意间说了句“昨天外出见客户,最爱的裙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划破了”,那就不能刻意要求男友悄悄并且主动买一条一模一样的新裙子给自己。 就这样,峰越来越喜欢跟潇潇聊天了。两个人的关系,逐渐回温而变得亲密起来。 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深夜,峰竟主动发出邀请,想让潇潇过去陪他。当时,不知所措的潇潇希望我给个指点。 我对她说:“你就问他,深夜发出邀请,以什么名义呢?”她这样问了后,峰回复说这样做确实不妥,这事情就过去了。 之所以要潇潇这么问,是因为回避型的人,害怕承担责任、不愿主动,就想得到对方主动示好。对于一段亲密关系来说,这是不可行的,两个人之间不能只有一方一味的主动与付出。 所以,这种原则性的拒绝是有必要的,关键时刻能够让对方更需要你、更尊重你的真正需求,这样才会建立起一段稳定的关系。 通过这件事,潇潇逐渐理解峰的思想和行为。后期,她学会了与峰保持适度的距离感,不做越界的事情。 “就凭我是你的男朋友!” ▲▲▲ 潇潇的距离感,让峰觉得有神秘感,他反而不会冷落潇潇,还开始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好奇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人频繁互动,关系比刚分手时亲密了许多,但是对于峰提出的更进一步的两性接触,潇潇都婉拒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树立起了边界,潇潇学会用更加理性的一面去面对峰。而峰也感受到了她对于个人空间的理解,虽然失去了一开始的激情,但彼此都多了一些信任与安全感。 这个状态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终于等到某一天,两个人在微信里说笑: 潇潇发消息说:“部门有个男同事明晚约我去酒吧玩,不知道他什么目的,你说,我去还是不去呢?” 峰回复:“晚上约去这种地方,肯定要喝酒,目的不纯!别去” 潇潇问:“你说不去就不去啊?你凭什么管我呀!嘿嘿” 隔了一会儿,峰答复:“就凭我是你的男朋友!知道不?!” 由此可见,逐步成熟起来的峰开始主动了!竟然自己提出了发展一段亲密关系的请求,他的内心肯定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想要给潇潇一段负责任的感情。 于是,当潇潇来向我咨询该不该答应他的时候,我告诉潇潇,相信他如今已经准备好了,就看你现在想不想再次成为他的女朋友。 潇潇内心依旧深爱着峰,自然是愉悦地重新确立了两人的关系,不想错过这个良机。 从此,潇潇的故事也暂告一段落。这个故事里,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情节,但她的故事却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现实的。因为焦虑型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占了大多数,可能你也是其中之一。 现实中,真的有太多像“潇潇”和“峰”这样的情侣了,焦虑型的人遇上了回避型的人,从一开始碰撞出了强烈的爱情火花,但都迅速收场,这是一个相当常见的关系搭配。所以,希望他们的故事可以让你更加看清你的依恋风格。 在最后,特别提醒一下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在你与对方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就要告知对方,让对方做好接纳你焦虑情绪的准备,另外,一旦开始恋爱,不要把对方当成你生命的全部,而且要学会适当控制自己的依恋,培养更多兴趣爱好,多交知心朋友,保持自己的社交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