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才过去一小半,身边已经有两位朋友办理了离婚手续。 一位是高中女同学,她的喜宴我也有参加,凤披霞冠的她格外耀眼迷人,不输那些当红花旦。 另一半是她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双方家庭是世交。 原本她离婚不想张扬,谁料离婚现场遇到我和老公,我们其实也无名尴尬,感觉像电视剧里的情节。 其实在他们离婚之前,刚到我们所在的城市旅行。两人时时附耳低语,勾着小手指走在拥挤的行人里,看得我心里羡慕不已。 但这些表面的粉饰太平,始终掩盖不了婚姻千疮百孔的本质。 我们四人也曾在家里卧谈到天亮,他们的婚姻,在我们看来,似乎也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两人结婚三年,没有孩子,一起供有一房一车。男方是设计师,恋爱时创业开餐厅,赔了一些钱,朋友也是无论从物质和精神都一并支持。 只是男人逐渐觉得女方始终未能进入“贤妻良母”的角色,更爱自己。男方希望朋友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但朋友自然是不愿意牺牲自我。 在这种一个如果改变不了对方,就宣判对方不爱自己的强制逻辑下,朋友最终选择了分道扬镳。 另外一个朋友,年届四十,离婚官司已经打了一年多。 结婚十来年,离婚事件频频发生,但是因为孩子,始终没有正式下定决心。 朋友也是媒体人出生,从杂志社离职后,一只未能很好的找到适应的行业,而老公,却是出了名的婚姻里的“差评师“,在他眼里,朋友没有赚钱的能力,就是一无是处。 实际上,朋友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给很多心理网站撰稿,带孩子也是一把好手,是孩子班上的家委会成员。 但是在男人眼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女人暂时的失意和彷徨。这个时候,不是应该鼓励加扶持,真实豪言壮语的说一句,没事,还有我吗? 但是朋友的老公却给她找了一份退休老大爷干的看大门的工作。 朋友说,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到过他的一句认可,但是,这次看到的却是对我的侮辱。 一个人如果在婚姻里长期的被磨损,就再也找不到自己身上曾经的光芒。 于是朋友决定正式起诉离婚。 搬出原来共同生活的房间之后,女友迅速地找到了家教的工作,现在已经是某著名家教平台排名在前的语文辅导老师。 曾经有一种说法,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把改造男人的责任,理所当然地放在了女人的身上。 还有一种特别有名的维护婚姻的方法,来自于很多著名的婚恋书籍,就是不要期望改变别人,要想改变别人,得先改变自己。 这话某种层面上是没错的。这两个朋友,如果改变了自己,婚姻一定也不会走到散场。 但是,为了摆平对方的错误逻辑,和强盗型的情感掠夺,而放弃自我,无限制地磨损自己,就算保住了这表面平静地婚姻,夜深人静,还不是唯有自己知道,一切不过是粉饰太平。 约翰威尔伍德在《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里说,“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份爱的经验多来自他人,我们很自然以为爱来自人我关系,这使得我们渴求别人的认同,以跻身与爱。一旦这份关系低于期望值,失望会使自己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才得不到他人的爱和尊重”。 而这种对自身的评价,带给女性的成长打击时很有可能时致命的。 婚姻不是模具,不是把女人放在里面圈套起来,按扁揉圆,把女人塑造成婚姻里的某种男性需要的形象。 只能说,有些男人的骨子里,始终存在着驯服女人的欲望。 心甘情愿的被驯服是美的,是一种对爱的臣服,带着欣赏,带着共同去往更远地方的美丽蓝图。 但强制性的驯服是野蛮的,是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对另一方人格的攻城掠地,是一种想要掌控对方的懦弱。 婚姻是一场需要长期审美支持的体系。 为什么是长期审美,因为如果看一个人不能顺眼,一切理性的成分都得不到发挥。 就像如果你肚子不舒服,你算微积分也会影响结果。 这个审美,不仅仅是颜值,反而对于男人来说,年龄越大,颜值更趋向于气质与修养。 这个审美,一是外在层面的,这个男人的生活习惯是否被父母培养得足够好。 婚姻大多数时间是很多琐碎日常的堆积,如果一个家的环境和秩序都只靠一个人来维护,这个家庭成员势必是怨声载道的。 比如在家务这个事情上,大概是很多家庭的女性情绪爆发的导火线。 一个是内在层面的。这个男人是否持有一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这取决于他是否会在漫长的人生中,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各种生存环境的变迁。从小的层面来说,有成长性思维模式的男人,至少在与你沟通的时候,能从更为宏观、理性、有同理心的角度,达成某方面的一致。 我们常说,好的婚姻就是三观一致,但是三观一致,这个太笼统,而且人的三观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能在内外两层的审美上,让自己愉悦的男人,生活中遇到问题,也不会直接就走向死局。 在结婚之前,基本上还是有一些可以判断婚姻质量的蛛丝马迹的。但大多数人,在结婚前,并没有这个层面的认知,所以都是在婚姻里,一边面对问题,一边解决问题。有人铩羽而归,有人旗开得胜。但无不带着一些看得见看不见的伤痕。 而一段婚姻,如果不能给生命带来滋养,留给自己的只是无休止的自我怀疑和自我消磨,那么这段婚姻,便没有留恋的必要。 刘若英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有一句话,我感受颇深。 她说,“人的一生,不是在争取自己的空间,就是在适应别人的空间。独处是将自己无限放大,相处则是尽可能的缩小,去适应别人空出来的位置”。 并不是说,为了在婚姻里维护自我,我们就要寸土不让。我们要守住自己的真实和渴望,因为那是我们身上的光。 我们也留出我们的爱,去滋养对方。好的婚姻关系,一定是像两棵橡树一样,共同成长。 女人实在没有必要像《京华烟云》里的姚木兰一样,忍辱负重,用漫长的一生去赢得一个男人的爱和尊重。 我们的生命很宝贵,快乐有尽时,婚姻总归也长不过人生。而人生是无数种感受的集合。对糟糕的婚姻及时止损,给彼此快乐的权利,值得恭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