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里不需要“牺牲” 梁意 “牺牲”这个字,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词典里,是一个褒义词,源于战争时期,为了大利益而奉献小我,“牺牲”这个词的背后,往往有着歌颂赞扬的含义。
可是在亲密关系了,“牺牲”往往不是什么好事。在一个大环境中,牺牲以后往往会从群众中获得极大的荣耀,而在只有两个人的亲密关系中,这种荣耀只能从一方给另一方,可是亲密关系代表的双方地位是平等的,那么怎么可能会有一方能够有极大的荣耀呢。
情感世界里,有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语叫“圣母病”。圣母病是来源于在任何关系中“自我牺牲”的这种行为,自我牺牲某些地方来换取对方的情绪价值,当得不到情绪价值的时候就会产生怨气,谈不上牺牲,也都是一种价值交换而已。所以,亲密关系里的牺牲往往跟圣母病挂钩,而不是荣耀挂钩。圣母病的口头禅是“我为你付出/牺牲了那么多,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文章《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他还是不爱我》,里面说到,往往给对方需要的才叫付出,给对方不要的自己强塞的叫索取,你认为付出的同时,其实是希望对方给自己情绪价值或者其他价值代替的。怎么避免圣母病?一件事,当对方要求你去做的时候才去做,这样你才能得到想要的情绪价值或者其他价值的回报,对方不要求你做的事,如果要做,就要做到对方不给予你回报也要无怨无悔,否则就不要做。
牺牲怎么判断?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牺牲对于自身来说是没有任何喜悦可言的。牺牲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行为,更多的是看重心理上的区别的,要怎么看自己是否在牺牲,那就要从情绪以及心理上如何看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好比,吃鱼头,不喜欢吃却偏要吃便是牺牲,喜欢吃去吃的不叫牺牲。是否是牺牲看心态,而不是行为本身。
所以呢,你做一件事情本身是愉悦的,不仅仅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取回报的,就不叫牺牲。比如说你是喜欢做饭的,你做饭既可以自己吃又享受做饭的过程,你就不会觉得做饭给对方吃是一种牺牲,就算对方说你做的饭不好吃,你会想的是如何研究做的更好吃而不是产生怨气。相反,如果你觉得做饭很麻烦又搞的蓬头垢面的,觉得做饭是一种折磨,那么你要强行给对方做饭就是一种牺牲,如果对方因为你做的饭不好而颇有微词,那么你的怨气就产生了。
而在亲密关系里喜欢牺牲的那个人,往往会觉得,一段关系的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当成是自己的责任,这种观念往往源自于原生家庭或者成长经历。要知道,牺牲代表着你在这段关系里并不开心,要“牺牲”自己珍贵的东西来维持一段关系的平衡,又有什么开心可言,对方也未必需要你这种“牺牲”,很多时候都是一厢情愿,所以遇到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沟通,在双方之中达到一个平衡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要任何一方牺牲妥协。太过忍耐的一段关系绝对不会开心,也代表着不合适,不开心的一段感情,无论你多爱对方、对方多爱你,都是分开比较好。如果两个人在一起还不如你单身的时候过得好,那又有什么理由要在一起呢,人生在世,追求的不就是开心幸福吗。 所以说,“牺牲”在亲密关系里是具有毁灭性破坏的。 “牺牲会以三种方式来危害你的亲密关系。第一种是你会觉得自己是被迫牺牲,因而感到愤恨。这种愤恨会转变为对伴侣的排斥,甚至是仇恨。你会认为对方期望你所做的事是没有回报的。第二项具有毁灭性的影响是,为了摆脱不断牺牲的模式,你会做出令对方难以接受的行为。第三项是末日的征兆,就是心力交瘁。你因为不断地牺牲而感到精疲力尽,这时候,你会很想一走了之,以免自己发疯。会有这样的结果,多半是由于你不愿意诚实地面对真正造成你牺牲的原因。”
如果在一段关系里,真正破坏关系的不是“牺牲”,而是牺牲背后的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