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订“自我包办”计划 依据“理想原则”的人,在找对象时遇到不符合心中理想标准的人就过,可能会一直错过很多其实挺合适自己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把自己的最佳择偶年龄错过了,结果到最后找的人还不如当初自己错过的,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或者有一天找到了认为符合自己理想标准的人,但结婚后生活一段时间才发现,这个人并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个样子,于是大呼“你这个骗子”,然后在失望中离婚或勉强维持的情景,我们也不会太陌生。 因为理想的人并不存在,有人认为自己找到了,那最大的可能是自己的幻象在起作用,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完美对方,并不是真实的对方。只是对方身上有几个特点像自己心中的幻象,就以为他就是自己想要找的那个完美的人。当婚后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看到真实对方时,失望是必然的。 而依据“现实原则”的人,因为找对象的标准是择优录取,往往都能在最佳结婚的年龄结婚。因为内心接受这个人已经是自己能找到的最好的了,也是最适合自己的了,所以,在遇到对方呈现出缺点时,会对自己说,这就是他,他就是这样的。失望少,也更容易幸福。 研究发现,印度的“包办婚姻”在刚开始时满意度大概是40,然后逐渐走高,五年后达到70-80,之后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而“自由恋爱”婚姻的幸福指数在开始很高,是70-80,但从第二年就开始下降,最后大多低于30。 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印度的“包办婚姻”是如何进行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的“包办婚姻”会在两年后比“自由恋爱”婚姻还要幸福了! 他们包办的方式,其实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包办。传统的中国的包办婚姻,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夫妻在拜完堂掀开红盖头之前是没有见过面的,这完全剥夺了个人意志的参与,不幸福的当然多。 而印度现在的“包办”则不同,年轻人找对象时一般是父母先通过家族等人际关系帮助物色对象,父母见过后会帮助挑选四五个候选对象,年轻人的相亲就是在父母筛选出的候选对象里进行的,他们要选择出自己最喜欢的,这就是择优录取,依据的是“现实原则”。这其实也很像现在国内挺多地方农村年轻人找对象的方式。 一般在农历小年左右,在外打工的单身小伙子或姑娘回到了家里。这时离三十除夕也只有几天时间,他们要在这几天时间里连续相亲,见上两位、三位或更多相亲对象。 而这些相亲对象,则基本都是他们的父母家人在他们回来之前,就已经帮他们选择好的,用一句职场里的话来说,都是做过“背景调查”的。 到了除夕前后,他们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决定选择哪位作为最终选择的对象了。因为农村一般年后正月里男方就开始到女方家送礼做客了,这也叫定亲。至于时间,各地风俗不太一样,有的地方是正月初二,有的地方是正月初四或其他日子。 之后,女方到男方家回礼,见见男方家人,基本上这对年轻人的恋情就算是对外公开了,从此开始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 春节假期结束以后,各地务工人员又开始返回工厂,这对定了亲的年轻人会像其他人一样,返回打工的地方。有的则可能已经是两人一同外出打工了。来年春节,他们可能会提前回家,因为他们要结婚了。再过一年,一个宝宝出生了。 我没有看到有人对这种找对象模式的幸福情况做过调查,但我们知道,农村的离婚率很低,远远低于城市。 虽然找对象的方式不是决定离婚率的唯一因素,但几乎可以肯定,如果要做调查的话,结果可能会跟印度的包办婚姻很接近,农村里的相亲结婚最终的婚姻幸福指数整体高于城市里的自由恋爱。 而我们知道,这种找对象的模式遵循的就是“现实原则”,择优录取。 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想要婚姻幸福,你也许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理想原则”,变为“现实原则”,择优录取。就像印度的父母为子女“包办”婚姻一样,为自己包办一场婚姻。 我把这称为“自我包办计划”,启动一个依据“现实原则”择优录取找对象的计划。在过去的5年里,有上千名学员参加过课程后开始执行自己的“自我包办计划”,他们中有男有女。严格执行这个计划的人,一般到了第二年就会有50%左右的人找到自己认为最优的对象。 现在,几乎每周我都会收到学员结婚的消息,前不久我一周曾接到5个学员发来他们结婚的喜讯,让我跟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悦。 最令我高兴的,其实不只是他们找到了对象、结了婚,而是截止到目前,整整5年过去了,除了一位当前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正在考虑要不要离婚外,我的学员中没有人告诉我他们离婚了。 也许有离婚了的学员没有告诉我的,但仅就我知道的信息来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婚姻是幸福的。 我还经常看到那些执行了自我包办计划结了婚的同学,给当初一起上课的还单身的同学群发邮件鼓励大家: “最重要的是你要严格执行你的自我包办计划,别让这件事情这么一直拖下去。”或“一旦你订了计划,就要为自己的计划去努力,多见人,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 有一位结了婚、生了宝宝的美女给大家的邮件中说: “执行这个计划,我没有找到原来我理想中的高高大大的老公。但我找到的老公很顾家,很爱我和孩子,婚后就把工资卡交给我了,还不让我做家务,我很幸福。” 所以,如果你愿意更积极点的话,可以主动为自己启动一个自我包办计划,找一个对你而言现实意义上最好的爱人。 启动这个计划,你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为自己设置一个时间截止日期。到了这个日期,你不是要结婚了,而是确定一个恋爱对象。这个恋爱对象是你从现在起到这个日期间能找到的最优选择,就像一些农村地区的年轻人要在除夕前后决定一个定亲的人一样。 然后跟这个人认真地恋爱,这并不是说你们不能分手,如果发现实在不合适,还是可以分手的,然后再一次启动自己的自我包办计划。 来吧,如果你愿意,订下你的自我包办计划:我要在 年 月 日前,选择一个我能找到的最优的恋爱对象。 设置这个期限时,你需要考虑到你的现实情况,如果你有时间经常相亲,时间可以短些,比如一两个月。如果你不能保证经常有时间相亲,时间就要长些,比如三个月到半年。重点是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见到足够多的人,这样你才能择优录取。 这个时间范围,本质上是划出了一个择偶的人数范围,把自己的孤岛呈现出来,然后在自己可以接触到的现实中的孤岛上的人里择优录取一个。 在这个计划中,你可以对相亲对象要求长相、要求学历、要求工作、要求房子、要求性格等,但与之对应的是你要去为你的要求积极努力。努力扩大自己认识人的数量,基数越大,择优录取到的人可能会越优秀。像是国家招公务员,报考的人越多,找到最优秀的人的概率越大。 【小练习】列出你的“自我包办计划” 1.设定目标和时间段。 2.如何找到TA。写出你的计划,如,通过网络、参加聚会、相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