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规则办事也是一种规则 女人总是很容易受规则的束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如果想要有所创新与突破,就必须首先打破这些既定的规则。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创造之前必须先破坏。”创新作为一种最灵动的精神活动,最忌讳的就是呆板和教条。任何形式的清规戒律,都会束缚其手脚,使其无法大展所长。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的人,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才能敞开胸怀拥抱成功。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传统和经验的意义已经远远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了,而是突出了创新的意义。 对于年轻的女人来说,更是如此。年轻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敢于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在这里,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1984年以前的奥运会主办国,几乎是“指定”的。对举办国而言,往往是喜忧参半。能举办奥运会,自然是国家的荣誉,还可以乘机宣传本国形象,但是以新场馆建设为主的大规模硬件软件投入,又将使政府负担巨大的财政赤字。1976年,加拿大主办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当时预计这一巨额债务到2003年才能还清;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达90亿美元,具体债务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举办,为“政治需要”而举办,赔本已成奥运定律。 鉴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的亏损情况,洛杉矶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做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因此而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 尤伯罗斯接手奥运之后,发现组委会竟连一家皮包公司都不如,没有秘书、没有电话、没有办公室,甚至连一个账号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尤伯罗斯决定破釜沉舟。他以106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旅游公司的股份卖掉,开始招募雇佣人员,把奥运会商业化,进行市场运作。 第一步,开源节流。 尤伯罗斯认为,自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规模大、虚浮、奢华和浪费成为时尚。他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则不领薪水,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有数万名工作人员甘当义工;其次,沿用洛杉矶现成的体育场;最后,把当地的3所大学宿舍用作奥运村,仅后两项措施就节约了数以10亿计的美元。 第二步,举行声势浩大的“圣火传递”活动。 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后,在美国举行横贯美国本土的1.5万公里圣火接力跑。用捐款的办法,谁出钱谁就可以举着火炬跑上一程。全程圣火传递权以每公里3000美元出售,1.5万公里共售得4500万美元。尤伯罗斯实际上是在卖百年奥运的历史、荣誉等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三步,别具一格的融资、赢利模式。 尤伯罗斯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融资和盈利模式,让奥运会为主办方带来了滚滚财源。尤伯罗斯出人意料地提出,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做商业广告。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一家公司急于加入赞助,甚至还没弄清所赞助的室内赛车比赛程序如何,就匆匆签字。尤伯罗斯最终从150家赞助商中选定30家。此举共筹到1.17亿美元。 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权转让。尤伯罗斯采取美国三大电视网竞投的方式,结果,美国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尤伯罗斯又首次打破奥运会广播电台免费转播比赛的惯例,以7000万美元把广播转播权卖给美国、欧洲各国及澳大利亚的广播公司。 门票收入,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新闻炒作,也取得了历史最高水平。 第四步,出售与本届奥运会相关的吉祥物和纪念品。 尤伯罗斯联合一些商家,发行了一些以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山姆鹰为主要标志的纪念品。通过这四步卓有成效的市场运作,在短短的十几天内,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5.1亿美元,盈利2.5亿美元,是原计划的10倍。尤伯罗斯本人也得到47.5万美元的红利。在闭幕式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向尤伯罗斯颁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报界称此为“本届奥运最大的一枚金牌”。突破是创新的核心。创新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现成方法可套用,它是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的努力探索。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按照自己的常规思路,经历了千万次的试验,还是没有取得成功;有时取得成功却全不费功夫,这种突然而至的东西就往往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创造性,甚至会迫使人们放弃以前数年辛苦得来的成果。学会适当的变通,让对手永远猜不透我们在想什么,永远跟不上我们的节奏,成功往往更容易实现。 |